【英烈簡歷】劉明遠,安徽太和縣人,1908年生,生前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199師炮兵團副團長。1949年2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2月2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因病犧牲。
【入葬情況】1953年2月5日,劉明遠入葬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墓地番號西區三排四號。
1949年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54門禮炮鳴響28響,以響亮的炮聲送走了舊世界,迎來了新世界。指揮禮炮分隊鳴放禮炮的指揮長叫劉明遠。很可惜,他隨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不幸病逝。
劉明遠的兒子劉強從未見過父親,因為父親一直在打仗。但在他心中,父親的形象越來越高大。2021年12月6日,劉強告訴記者,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不方便來瀋陽祭奠父親,他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向父親彙報家事:“親愛的爸爸,在您的光輝事蹟影響下,全家響應‘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號召,家族已有7名軍人,其中3名是軍官。全家人今後要一如既往地繼承您那鋼筋鐵骨般的意志、永不言敗的韌勁、勇往直前的魄力,教育好下一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北平和平解放加入解放軍
劉明遠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在安徽亳州油河集小李莊打長工。1923年,軍閥孫殿英在亳州招兵,劉明遠迫於生計被迫當兵,後參加國民革命軍,擔任見習連長,又到黃埔軍校第2期學習,成為炮兵學員,畢業後被編入國民黨軍第92軍,任騎兵營營長,參加過喜峰口戰役。在一次戰鬥中,他被日軍機槍打落下馬,身負重傷,後續部隊打退日軍的進攻,他才得以保命。
1937年,劉明遠隨部隊到山西抗日,任國民黨軍第92軍騎兵團團長。1947年,劉明遠隨傅作義部隊駐守北平南苑。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隨後,劉明遠所在部隊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7軍,奔赴解放戰爭一線,參加瞭解放大同、太原等戰役,劉明遠多次立功受獎。
開國大典上指揮鳴放禮炮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劉明遠擔任禮炮分隊的指揮長。
為了完成在開國大典上鳴放禮炮的光榮任務,華北特種兵司令部遵照中央軍委指示,從各炮兵單位抽調了優秀指戰員和100餘門火炮,集中至北平先農壇進行專門訓練。部隊和裝備在7月完成了集中。禮炮訓練內容主要是取用炮彈、裝填和發射等動作,看似比一般炮班日常訓練要容易,但想讓幾十門火炮、上百名炮手做到打響打齊,對於炮和人都是一項相當大的考驗。
經過計算,確定開國大典的28響禮炮必須在2分05秒內放完,每一響的間隔時間僅僅是4秒多,因此每個炮位三名炮手要在規定時間完成退彈殼、取炮彈、裝填和發射四個動作。為了練好這四個動作,上百名炮手在7、8、9三個最炎熱的月份,頭頂烈日、膝跪黃土,緊張操練。四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每天要重複上萬次,單是跪地和後腳尖支撐的動作就把馬靴給磨穿了,炮手的手指被炮閂等夾傷也是常有的事,但沒有人有過半句怨言。
開國大典上,這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徵著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建立的28年奮鬥歷程,而54門禮炮則代表政治協商會議54個領域、界別的人士。一時間,國歌聲、禮炮聲、人們的歡呼聲讓天安門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冷槍冷炮運動重傷敵人
1950年10月,劉明遠被任命為第67軍199師炮兵團副團長。1951年6月,劉明遠隨部隊入朝參戰。志願軍第67軍防禦區域位於金城以南,防禦正面寬24公里,199師為第一梯隊,正面之敵是美軍步兵第7師、第24師和南朝鮮軍第2師、第6師及配屬的14個炮兵營、200多輛坦克。面對強敵,67軍官兵不畏艱險,個個鬥志昂揚。
劉明遠作為炮兵團副團長,更是身先士卒,深入前沿陣地檢視地形,主動與步兵進行溝通,研究協同戰術,決心以劣勢裝備戰勝敵人。他憑著多年的作戰經驗,透過聽敵人炮聲判定敵炮兵陣地方位,指揮所屬炮兵準確打擊敵人,給敵人以致命殺傷。在轎巖山戰鬥中,劉明遠協助團長率炮兵團和友鄰炮兵部隊一起,穩、準、狠地轟擊敵人,受到兵團首長的讚揚。
1951年10月16日,志願軍首長致電表揚第67軍,電文說:“我67軍在兩次防禦戰中,均表現英勇頑強,雖然自己傷亡較大,但殺傷敵人更多,敵我傷亡成為二與一之比,使敵攻勢逐漸減弱,證明該軍在戰術上、工事構築均有顯著進步,仍望繼續努力,徹底粉碎敵之所謂秋季攻勢。”
1952年9月,67軍大力開展冷槍冷炮及小分隊出擊活動,劉明遠帶領炮兵團也加入到狙擊作戰中。冷炮加入狙擊作戰後,戰場協作效果更加突出。步炮兵根據武器效能、目標特點,明確任務區分和射擊區域,基本覆蓋陣地前500米至5000米的範圍,形成分工有序的狙擊組合戰術。比如,炮兵把敵地堡打塌後,步兵打逃出地堡的敵人,山樑正面用步槍、機槍打,山樑後用曲射火炮打。敵實施火力報復後,我軍以大口徑火炮還擊,或狙擊敵炮兵、坦克和輕型火炮。
在戰場上拼命,也讓劉明遠的身體越來越差,多次病倒在作戰一線。在上級首長的指示關懷下,他被送往東北軍區後勤部第一醫院治療。1953年2月2日,劉明遠因病醫治無效,不幸病逝。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周賢忠/文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供圖
編輯:王沛霆
責任編輯:張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