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虎子”一直以來都是最受世人尊敬的,古有楊家將,今有毛澤東,無不是滿門忠烈。
遠的不說,毛澤東與兒子毛岸英的事蹟就激勵著無數人。
1950年抗美援朝,毛岸英自告奮勇地報名參加志願軍。
但有的人反對,毛澤東就說:“我毛澤東的兒子是兒子,別人家的兒子就不是兒子?岸英參加抗美援朝,是光榮的!”
在擔任彭德懷秘書期間,他也從來不向人吹噓自己是毛澤東的兒子,只盡心盡責,辦好自己手頭的事情。
直到11月25日犧牲,大家才知道他是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兒子。
類似的事情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也有發生。
1979年2月23日,一江西士兵在與越軍作戰時,本可以全身而退時,他冒著危險,連續三次進入越軍包圍圈,救出自己的戰友。
然而在最後一次救出戰友時,自己身中4槍倒地,再也沒有醒來。
當時並沒有人知曉其身份,直到戰友們將他的遺體運送回國,看到新疆軍區首長羅榮時,才知這位江西籍士兵竟然是羅榮的親兒子。
和毛岸英一樣,他也是自告奮勇,要求上戰場,他就是羅粵寧,父親便是1955年授銜的開國大校。
不得不說毛岸英的事蹟與精神,確實鼓舞了共和國一代又一代的幹部子弟。
在工作中,他們不僅紮根基層,爭做黨的好戰士,在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候,他們又挺身而出,奮勇向前。
比如曹耘山、李和平、曲寧江、張又俠、周偉等,他們的父親無一不是功勳卓著的開國功勳,然而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他們每一個都自告奮勇,報名參軍。
而我們今天的故事,正是回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從羅粵寧講起。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一共三次派出軍隊赴越作戰。
第一次是抗法援越,第二次是抗美援越,第三次則是“對越自衛反擊戰”。
前兩次是幫越南打仗,最後一次則是打越南。
眾所周知,我國是禮儀之邦,中國共產黨更是一貫主張與鄰國修睦友好。
比如曾經朝鮮有難,我們抗美援朝,寮國有難,我們也出兵幫助。
對於越南,我們也曾盡過袍澤之誼,當初甚至不惜得罪美、法等帝國,前後兩次出人、出力、出武器地幫助他們打贏了衛國戰爭。
為了抗美援越,毛主席還曾對胡志明主席這樣說:“我們是一家人,要人給人,要物給物,要多少給多少。”
既是一家人,那又為何最終兄弟鬩牆,惹得我國奮起反擊,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呢?
這一切還要從越南主席胡志明逝世、越南開始進入黎筍17年的統治時期說起。
眾所周知,胡志明一直都與中國交好,可黎筍不同,他上位之後的政治主張則是一邊倒地親蘇。
當時,盲目自信地越南在蘇聯的挑唆下開始在我國邊境製造摩擦,侵佔邊土,給我國邊境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1979年2月,為了響應我邊境人民的號召,我國決定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
鑑於越南的狼子野心與囂張氣焰,中央軍委特別下令,作戰範圍將不再侷限於中越邊境,可長驅直入越南境內一舉痛擊之。
2月17日,在中越5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萬炮齊射轟向越南境內,同時《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佈對越開戰。
戰鬥僅打到23日,我軍便以摧枯拉朽之勢佔領了越南境內的孟關、清水、河鹿縣長白山、老街、同登、高平、包樂、河江等越軍重鎮。
在千千萬萬參與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士中,當然也包括了羅粵寧。
羅粵寧,江西吉安人,生於1953年12月,於1969年1月入伍。
與絕大多數出身普通的戰士不同,羅粵寧的出身相當顯赫,他的父親是新疆軍區的領導,曾任副司令員、副政委等職。
然而,羅粵寧非但無半點養尊處優的紈絝作風,反而出奇地自律自覺,覺悟更比常人要高出一大截。
孩童年代,父親常和他講毛岸英的故事,使得這位將門子弟打小就對毛岸英極其尊崇。長大後,他時刻不忘向毛岸英學習,走入基層,從戰士做起。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前,羅粵寧在53561部隊擔任副連長一職。
戰爭打響後,該部隊奉命劃入陸軍163師麾下。
163師在與友鄰部隊協同殲滅了同登之敵後,師偵察連於22日下午奉命進駐611高地北側無名高地準備開始戰後偵察任務。
23日,我軍已經全面擊敗了同登、探壟等地區的敵軍,但有相當一部分敵人躲進山林負隅頑抗,與我打游擊。
值得一提的是,越軍在正面戰場戰力一般在山林游擊戰上卻頗有章法,給我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為了更快地肅清殘敵,我軍正式派偵察連進入山林開始對敵進行偵察。
下午17時左右,偵察連任務圓滿結束,在撤退的過程中與伺機埋伏的敵人接上了火,偵察連死傷慘重。
為了確保偵察連把情報帶回團部,團部又命令羅粵寧所在的八連火速抵達探壟北側的無名高地與偵察分隊接頭。
在與偵察分隊碰上頭後,八連與偵察分隊卻落入了敵人的包圍圈。
這時候羅粵寧等所面臨的情況頗為棘手,八連不僅要救助傷員,還要與敵人周旋伺機突圍。
可是另一邊敵人就像瘋狗一樣死死地咬住他們不放,為了留住他們,不僅對他們進行大舉圍剿,還瘋狂地對他們進行炮擊。
17時30分左右,部隊指揮組負責聯絡的電臺被敵炮擊損壞,部隊與團部失去聯絡,陷入危局。
當此之時,副連長羅粵寧帶著一個排的戰士奮勇殺敵,決心為大家殺出一條血路。
然而敵人攻勢兇猛,加上又有炮火覆蓋,帶著傷員的八連註定跑不快。
只見羅粵寧就這樣在敵人包圍圈中揹著負傷的戰友,冒著槍林彈雨三進三出。
就在他又準備衝回包圍圈再救一位戰友時,敵人的子彈卻無情地擊中了他,可是他仍然頑強地往包圍圈跑去,然後又一顆、兩顆、直到他再也支撐不住時,這才倒下。倒下的時候,他目視前方,呈衝鋒之勢。
另一面,團部見偵察分隊與八連遲遲沒有回來,加上電臺又失聯,馬上作出判斷部隊遭到了敵人的伏擊,於是立馬派出增援部隊趕赴前線,這才幫助大家突圍。
戰友們把羅粵寧抬回後,才發現他身中4彈,早已斷了氣。
羅粵寧犧牲後,部隊的首長們紛紛聞訊趕來,之後將其遺體運送回國時,大家才發覺自己的副連長不一般。
原來羅粵寧的父親,竟是新疆軍區的首長羅榮將軍。
虎父無犬子,在戰士們心裡,副連長的形象越發偉岸起來。
羅粵寧的遺體運回國內,父親羅榮將軍接收時卻表現得分外剋制。
那一年,羅榮將軍60歲,兒子才26歲。作為父親,羅榮將軍對兒子寄予厚望。
他自覺而優秀,勇敢而善戰,不僅沒有倚仗家世,還自告奮勇地參軍,堅持從基本做起,父親羅榮總認為假以時日,兒子必是共和國的棟樑。
他的內心,對於兒子,有太多為之驕傲自豪的話沒說出來。
如今雖說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但是相比悲傷,同為軍人的羅榮將軍從兒子的身上感受到的更多是光榮與自豪。
還記得抗美援朝的時候,曾經彭德懷元帥在出徵朝鮮的動員大會上就說過:
我彭德懷本事不大,確實是廖化做先鋒囉,但是為了保家衛國,我已經抱著這樣一個信念,那就是:中國生,朝鮮死,朝鮮埋,光榮之至!
當初毛岸英在朝鮮犧牲時,毛主席也說:
打仗總要死人的,岸英也是一個普通的戰士,不要因為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就成了什麼天大的事一般。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是啊,誰家的兒子不是兒子呢?打仗總是要死人的,為了保家衛國,連毛主席的兒子都犧牲了,自己又能夠苛責什麼呢?
“死有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自己的兒子羅粵寧是為了國家而死,為了民族而死,死得其所,雖死光榮!
回顧歷史我們發現,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位像羅粵寧這樣的戰士,才鑄就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所向披靡。
他們英勇戰鬥又捨生忘死,他們澆築在共和國土地上的不僅有血和淚,更有令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與信仰。
在筆者看來,生與死是個問題,但卻不難,因為我們終將一死。
偉大與渺小,也是個問題,但卻極難,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抱著偉大的理想,卻自責地過完了渺小的一生。
生命的長度,在於時間,生命的深度,則在於自己。
唯有奉獻的一生,對祖國與人民有價值的一生,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完滿的人。
為了不使共和國的豐碑蒙塵,筆者願做一位擦碑人,唯願共和國豐碑長存,光輝不滅!
編者簡介:
我叫宋小樂,一位90後奶爸,普通家庭出身,專職寫作5年,靠自媒體寫作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現在已經月入過萬,還與多家新媒體公司有合作。
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實現財務自由,可以微信搜尋關注我的公眾號【今日人物誌】,一起探討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