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就喝粥”、“便秘時多吃菜”……相信這些說法已經深深印刻在不少人的腦海之中了吧!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所謂的“常識”可能並不正確,照著做反而會讓身體越來越“受傷”呢?
今天小二就來揭開4個“偽常識”的真相,趕緊看看這些年你錯信了幾個?
生病就喝粥,喝粥能養胃?
還記得張文宏醫生曾經說的“生病期間少喝白粥”嗎?此話一出,當時不少人就很納悶:這和我們平時所知道的“常識”不太一樣啊!
“生病了就喝粥”已成為很多人的預設做法。的確,粥軟軟爛爛、容易入口,對於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的病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食物。不過,白粥的營養顯然不夠均衡豐富,對於很多正處於康復期病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即便其中添加了肉、菜等食材,營養價值上升了,經過熬煮後它仍不需太多咀嚼,這會導致唾液澱粉酶分泌減少,消化時間延長。長期食用會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並使胃的消化功能逐漸退化。可見“喝粥能養胃”這個說法也不成立。
建議
對於吞嚥困難、只能吃流質的病人來說,喝粥是不錯的選擇;但對於可正常進食的人來說,最好合理攝入多種肉蛋奶、豆製品、水果蔬菜等,補充充足的營養素來恢復身體機能。
另外還要注意,粥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便秘時,多吃蔬菜助排便?
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因而不少人覺得便秘時多吃點菜有助於潤腸通便。
但是,便秘的誘因其實有很多,比如運動過少、腸道菌群數量下降、肛門疾病、藥物副作用等,多吃蔬果對於其中部分便秘確有一定成效,但卻不是“萬能方”。
而且,盲目地大量攝入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反而可能增加消化負擔,加重病情。
建議
①對於因膳食纖維缺乏、運動過少、肥胖、年老體弱等導致的無張力性便秘,可以適當多吃粗糧、蔬菜及帶皮水果,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纖維量,促進腸胃蠕動;
②對於胃腸道疾病、某種神經失調或使用瀉藥過久導致的痙攣性便秘,應食用質軟、光滑、低纖維飲食,如蛋類、牛奶、魚、嫩肉等,減少腸道刺激;
③對於因腸梗阻而導致的阻塞性便秘,建議遵醫囑透過手術或其他治療手段去除病因。
晨起一杯淡鹽水
“排毒”又養顏?
“晨起一杯淡鹽水,去火排毒又美容”的說法流傳了很久,不少人都信以為真,把起床後喝一杯淡鹽水當做養生好習慣來實踐。
事實上,經過一夜的呼吸、排汗、排尿等生理活動,人體急需補充流失的水分。可淡鹽水中含有較多的鈉離子,早起飲用反而可能加重高滲性脫水,導致口乾加劇,水分流失更多。
而且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水可能會致使血壓上升得更高,對於本身就有高血壓等疾病的人來說很容易引起危險。
建議
大家晨起後、早餐前,最好飲用一杯200ml左右的溫白開水。
運動量過大、大量出汗時,或者腹瀉以後可以喝杯淡鹽水,以穩定組織液的滲透壓,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活動。
飯前開水燙碗
有效殺菌更衛生?
外出就餐時,很多人都有用開水燙洗餐具這個習慣,覺得這樣能起到消毒殺菌作用。
但現實卻是:開水沖洗餐具只能帶走極少數的致病菌,殺菌消毒作用非常有限。
一般來說,殘留在餐具上的微生物主要有幽門螺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乙肝病毒等。其中,幽門螺桿菌的滅菌溫度需高於80℃;金黃色葡萄球菌需在80℃以上高溫環境下、並持續30分鐘才能被消滅。
也就是說,長時間的高溫才能有效殺滅大部分微生物。而餐廳提供的熱水多在七八十攝氏度,衝燙時間通常也只有十幾秒,所以很難起到明顯的殺菌消毒效果。
小貼士
在外就餐時,可以先用手摸一下餐具的表面有沒有水漬或油汙,再聞一下氣味,若有刺鼻的消毒水味,則說明餐具沒有洗乾淨。
在家做飯的朋友,最好每週把碗筷放入100℃的沸水中,煮15分鐘左右,以消毒殺菌。
來源: CCTV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