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盧氏潘河有個“燕王墓”,但到底是哪個燕王,從哪裡來,當地的文史研究者也是莫衷一是!
約上好友,一起去看看吧!尋找當地人人皆知的“燕王墓”。
尋找“燕王墓”
從沙河鄉的王村、周家村向西,就是盧氏西出潼關直達長安的小道。雖然不是正規的官道,但古來留下許多傳說故事,包括李自成起義、紅軍長征等,都是大致沿著這一方向進出豫、陝兩省的。
沿途雖有平整的縣鄉公路相同,但不是沿著山溝的溪流走,就是沿著山樑蜿蜒前行。站在山樑上,可以欣賞山區美景。但溝溝岔岔更適合徒步,才能感受在山裡旅遊的樂趣。
站在山樑上,友人指著一個山包說:聽說那個山包就是“燕王墓”,我也沒有來過。
眼前的山包有稀稀疏疏的柏樹散佈,看著是有幾分墓葬的外形,但仔細一看,明顯的石質山岩,顯然不符合土夯墓葬的特點。
下邊是個山窪,草叢中有一條小路通向山下。友人說:那就下去看看吧,也許就在山底。
被雨水長期沖刷的山路坎坷不平,裸露的岩石成了天然的臺階。
山溝裡的小路,你不繞過幾個彎,永遠不知道前邊是風景還是溝壑。
穿過一片叢林,繞過幾個小灣,將近溝底的時候,豁然開朗,是一片平整的農田。靠著西側偏南的山腳下,突兀著一個碩大的土堆。
友人終於肯定地說:這肯定是燕王墓了。
“憑弔”燕王墓
墓葬大致呈東西向,頭西腳東。後背靠山,前腳是小山溝,但沒有流水。如果右側的小山溝也算上,應了風水上“雙龍戲珠”的意思。
冢高大約十多米,周長至少在百米以上。背部靠山相連線的地方,玉米杆覆蓋著一個黑洞,懷疑是一個盜洞,其他三面都是農田,整齊的巖頭可以看到明顯的夯土層。
從外形上看,確實像一個巨大的古墓葬。
感到遺憾的是沒有任何殘碑之類的文字東西,“土堆”之上也沒有古樹,只有雜亂的幾棵小樹和灌木叢。
不論是當地《縣誌》一類的書籍,還是文史人員考證研究,均認定這個“燕王墓”是古墓葬,但到底埋葬的是不是燕王,是哪一個燕王,都沒有確定的說法。當地的老百姓都稱之為“燕王墓”,卻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但他們一致肯定這就是古老的“燕王墓”。過去墓上有很多高大的古柏樹,後來被破壞了,才成了現在的樣子。至於有沒有其他附屬設施,又都不知道了。
我國數千年的歷史,大大小小的燕國其實有很多個,文史研究者甚至區分為北燕國、南燕國、東燕國、西燕國等,還有前燕國、後燕國、王燕國、高燕國等。
這也難怪,中國歷史上都有成為“王侯將相”的夢想,即使是農民起義,也要首先立一個旗號,甚至所謂的“國號”。所以也造就了歷史上多如牛毛的各類“國號”。
但歷史上這些燕國有一個共同的歷史脈絡,所有的燕國都處於現在的河北、天津一帶,就是俗稱的“燕趙大地”。即便是偏離一點,也不外乎山西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至少和河北接壤或者重疊一些,這樣的燕國好像才更有說服力。
盧氏處於河南西部,和陝西接壤。豫西山區向北發展,跨過黃河也頂多和山西相接,怎麼也和河北聯絡不到一塊兒。
這也是諸多憑弔“燕王墓”的當地文人雅士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燕王墓”埋的到底是不是燕王,是哪一個燕王?
臆測“燕王墓”
翻閱歷史書籍,尋找“燕王墓”的蛛絲馬跡,發現歷史上還有一個“偽燕國”。不但與河北的“燕趙大地”有關聯,也和豫西山區有關聯,但是不是與盧氏大山深處的“燕王墓”有關聯,就只能臆測了。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今河北涿州)起兵反叛,一路所向披靡,同年十二月攻陷洛陽,直逼潼關城下。天寶十五年大年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為大燕。
這就是直接導致大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亂”。唐王朝和叛軍在西起長安、東至范陽的廣大地區,特別是中原一帶展開了長達八年的平叛戰鬥,中原一帶生靈塗炭。
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父子們和後來的史思明父子們均自稱為“大燕皇帝 ”,互相傾軋、殘殺,都想過一把皇帝癮。因為子孫眾多,按照封建傳統,肯定會有更多的以“燕王”自稱的徒子徒孫。
戰亂期間,在長安和洛陽、襄陽之間戰鬥過程中,會不會有一個自稱為“燕王”的人埋在此處呢?因為是叛軍,所以歷史稱之為“偽燕”,也符合中國講究正統的歷史傳統。但老百姓不懂這些,只知道是一個“燕王”,哪裡管他偽不偽呢,反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封建時代,大抵都是如此的。
只是可能性的臆測,沒有任何可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