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軍事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為什麼在長江邊就止步不前了,感覺好奇怪,總是無功而返,他們難道真的打不過去,還是另有原因。
北朝為什麼不願意南征到底?
西晉繼秦王朝之後,成為歷史上第二個短命之統一王朝,只不過“永嘉之亂”後,西晉在北方異族打擊之下滅亡,後面並沒有實現類似漢代大一統的局面。
長期的南北分立是以前沒有的,東晉在南北士族扶持下,有幸偏駐江南,卻又北伐無功,徒任“神州陸沉,百年丘墟”。
而北方強大起來的前秦苻堅政權發軍伐晉,淝水之戰,無功而返,此後再也沒有大規模的南征。
就這樣,形成南北朝,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南北政權對峙的時期,始於420年東晉權臣劉裕代東晉立南朝宋,結束於589年隋滅南朝陳。
整整170年的時間,北方軍隊始終沒有越過長江這條防線。
在南北朝之際,中國基本上分為南北兩個政權,雖經常在軍事上互有徵討,但誰也滅不了誰,各自更迭,好像是兩個王朝一樣。
在疆域上,南朝在前三朝時較大,能夠佔有長江以北的一些地區,南朝陳最小,只依長江守住東南一隅。
其中,南朝總共歷經宋、齊、梁、陳四朝。
有趣的是,四朝均是前朝的大臣篡權而立,並以自己原來的封號為新的國名。
四朝均以南京為都城,存世時間也都比較短。
420年,東晉將領劉裕篡位,改國號為宋,稱宋武帝。
宋武帝出身軍旅,為人剛毅直樸,稱帝后尚能厲行節儉,一時政風甚佳。
開國皇帝頭起得好,所以政權延續了60年之久。
北魏統一北方後,宋就和它形成對峙狀態。
479年,蕭道成篡位,建立齊朝,稱齊高帝。
502年,蕭衍篡位,建立梁朝,稱梁武帝。
557年,陳霸先如法炮製,廢梁自立,建立陳朝,稱陳武帝。
- 北朝起止時間:公元439~581年
與南朝對峙的北方,由於前秦在淝水之戰中的慘敗,各少數民族貴族組織的割據勢力又開始分庭抗禮。
直到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部首領拓跋矽於公元386年建立的北魏,經過幾十年的征戰,才由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了北方。
此後,在公元439~581年,約與南朝同一時期,北魏先後被少數民族建立的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依次替代,史稱北朝。
北魏的統一,結束了中國北方自西晉以來1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北方地區從長期的戰亂進入了比較安定的社會環境。
事實上,南朝相峙並存。
一般以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39年算起,至楊堅建隋代周(581年)為止,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歷時142年。
北方五個王朝的統治者出自塞北的鮮卑族,或與鮮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
然而,在一百多時間裡,他們都沒有決心南征到底的戰略。
感覺北朝不是不敢南征來一統天下,而是不願意南征到底,原因如下:
1
北魏對北方地區更加重視,似乎對南方興趣不大,主力部隊的征伐基本在北方
423年明元帝死,其子拓跋燾繼位,他先後滅夏、北燕,於439年滅北涼,完成黃河流域的統一,結束了一百多年北方十六國分裂割據的局面,北朝從此開始。
北魏統治者是鮮卑拓跋部的貴族。
東、西魏本來就是從北魏皇室中分裂出來的,它們的實際掌權者高歡、宇文泰,同時又是北齊、北周政權的真正建立人。
東漢末年,鮮卑族的檀石槐政權瓦解後,許多鮮卑及號稱鮮卑的部落在今內蒙古和山西北部一帶活動,拓跋部就是其中之一,又稱“鮮卑”,他們以遊牧為生。
齊、周時期,北朝的疆界有擴充套件。
北齊南並淮水流域,瀕長江與陳對峙。
北周居然佔有梁、益,控制江陵,長江上游、漢水流域全歸周有。
太平真君十年,太武帝親率大軍擊敗北方的柔然,使其北徙,消除了長期以來對北魏的嚴重威脅。
可見,北魏是對北方草原更加感興趣!
攻打柔然就是為了長期在北方生活下去。
當然,他接著也曾經揮師南下,兵鋒直抵現在的江蘇一帶,但都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繼續南下的意思。
似乎,馬上可以一統天下,可是北魏根本沒有南下的意思。
北朝時期,統治時間最長、疆域最廣的是北魏,其全盛時西至焉耆,東到海,北界六鎮與柔然接壤,南臨淮與南朝對峙。
2
北魏人對南方確實不太感興趣,人家遷都洛陽都不願意,何況是繼續南下!
北魏是遊牧民族建立的,他們多數是北方人,根本不適應南方潮溼的地理環境。
北朝時期,孝文帝銳意進取,用漢臣,文武兼施,統北方。
待到時局暫穩定的時候,決定遷都去洛陽。
鮮卑貴族很多不願南遷洛陽,多來勸擋他。
這個魏孝文帝態度堅決,下詔強制學習漢文化,最終才將都城遷洛陽。
可見,遊牧民族也喜歡草原,就像漢族喜歡耕地一樣,再說了,北方氣候乾燥,南方潮溼,他們根本不願意到南方生活。
所以北朝攻打南方的目的,可能僅僅是搶劫財物和女人,他們在北方一旦住慣了,就不會輕易南下!
探討南北朝歷史,歡迎關注和助力我。
作者|龔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