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中國人對龍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情結,華夏語言中處處皆是,如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畫龍點睛、生龍活虎……
本期《溫州寶藏》,我們也帶您看一件與龍有關的寶貝。它就是溫州博物館珍藏的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堆塑龍瓶,瓶身肩部雕塑的戲珠龍紋栩栩如生。它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前世傳說
瓶身有戲珠游龍
瓶蓋有一隻哀鳴的仙鶴
溫州博物館珍藏的這件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釉堆塑龍瓶目前正在該館歷史廳的顯著位置展覽。此龍瓶時間為南宋,連蓋通高22.3釐米。瓶體呈多級塔式,由下腹部到肩部逐級縮小,器形保留北宋時期多管瓶的風格;下腹部剔刻有凸起的蓮瓣紋一週;口部斜直,蓋子下有子口,可以穩穩地安放在瓶口。再看它的蓋子,中央蜷縮著一隻仙鶴,仰頭朝向天空,動作、表情比較痛苦,似乎是在為墓主去世而哀鳴。溫州博物館研究員伍顯軍表示,目前已經確定的是,它的年份應是南宋年間。
瓶身肩部雕塑一條盤旋飛舞的戲珠游龍,龍仰頭朝上,龍口大張,龍鼻長而捲曲,龍角、鬃須朝後,龍身呈“W”形盤旋於瓶子的肩部,體態矯健,四肢粗壯,龍爪有力。龍頭前塑有一個火珠。戲珠龍紋栩栩如生,從雕塑的藝術水平來看,無疑是相當成功的。
伍顯軍表示,這件龍瓶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它燒製技術較高。胎呈灰白色,胎質細膩堅硬,說明燒成溫度較高。器物內外壁施梅子青釉,釉厚勻淨,滋潤晶瑩。口沿與圈足無釉,呈硃紅色。因此,無論是從燒製技術,還是從雕塑藝術來看,這件龍瓶在目前已發現的同類龍泉窯龍瓶之中是一件精品之作。因此,1995年,這件龍瓶就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定為一級文物。
伍顯軍表示,這種龍瓶,實際是一種冥器。龍虎瓶屬於冥器的一種,因肩部常附有順向堆塑的一條龍或一隻老虎而得名,這種似瓶非瓶、似罐非罐的器物與穀倉罐很相似,由南宋中期的多管瓶演變而來,從其器形較長而歸為瓶類。龍虎瓶的出現,反映了道家的宗教思想。道學著作《性命圭旨》篇中記載:“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龍虎相親,坎離交濟。”道家把八卦中象徵水的坎卦和象徵火的離卦引申出龍與虎,因此,人們逐漸用龍虎瓶取代了多管瓶,有讓龍與虎“相親”與“交濟”,以保亡者冥福、祈生者陽泰的寓意,表明道教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地位和作用。
十二生肖龍排第五
龍的形象自古常有提及
龍是中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神話傳說生活於海中的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萬獸之王,司掌行雲布雨,是風和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徵祥瑞。龍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龍圖騰形成的時間,可以上溯到上古伏羲時代,伏羲氏以蛇為圖騰。而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龍鳳》《端午考》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傳說。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而關於龍的形象,自古有許多著作都有提及。《荀子·賦》:“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東漢王充《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東漢班固《漢書》:“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的形象卻未提及。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透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而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龍在民間文學藝術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龍王有為民造福的,也有與民為害的。在神話小說《封神榜》《西遊記》,戲曲雜劇《柳毅傳書》《張羽煮海》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龍王出現。
今生故事
甌窯對龍泉窯青瓷發展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龍泉窯是我國陶瓷史上的著名瓷窯,在宋代形成巨大瓷窯體系,因窯場主要分佈於甌江上游的龍泉市而得名。它不但燒造歷史悠久,而且延續至今,是中國製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窯系。在古代制瓷中心南移的時代大背景下,龍泉窯因山清水秀、民風淳樸、資源豐富、水運便利、匠師雲集等優勢而崛起,在北宋形成風格、南宋至元代繁榮鼎盛,其粉青、梅子青釉將我國古代青瓷釉色之美推到歷史頂峰。以大窯、金村和溪口為中心的窯址群是龍泉窯的南部核心產區,產品質量高,代表了龍泉窯的最高生產水平。
溫州港口歷史悠久。唐五代,溫州航運發達。後梁初,溫州設立“博易務”,管理對外貿易。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溫州、明州每年造船六百隻,居全國第一位。元祐七年(1092),龍泉民眾在左朝散郎關景暉的帶領下,對龍泉溪、惡溪、好溪等甌江上游支流淺灘進行了開鑿治理。造船業的發達和航道的改善,使船隻晝夜航行更加安全,龍泉青瓷和其他土特產透過船舶順流而下運輸到溫州港口裝上海船外銷。溫州城內設立了專門招待外商的“待賢”“容成”“來遠”驛館。楊蟠任溫州知州時,曾作詩稱讚溫州“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 伍顯軍介紹,由此可見,甌窯和溫州港口對於龍泉窯青瓷的興起、發展和外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伍顯軍介紹,早期龍泉窯窯場較少,生產規模較小,品種、器型、釉色、紋飾受到了越窯、婺州窯的影響。北宋,龍泉窯進入形成自身特色的發展期,生產了許多淡青色釉瓷器,有明顯受到甌窯的影響。有專家甚至認為,這類瓷器可能是由甌窯的工匠直接到龍泉經營生產的。南宋至元代,與龍泉窯的蓬勃發展相反,甌窯漸趨衰落,大部分窯場轉產龍泉青瓷,永嘉縣橋頭鎮、朱塗鄉、巖頭鄉、鯉溪鄉,還有泰順縣與文成縣交界地帶,形成窯址密集區。
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
入選省年度十大重要發現
去年12月22日,浙江考古界“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結果出爐,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名列浙江省年度十大重要發現。這也是該縣繼坦頭唐代甌窯遺址(2017)、永嘉甌北丁山漢六朝墓群發掘(2018)之後,再次入選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馬鞍山窯址位於永嘉縣三江街道南岙村馬鞍山南麓,西距楠溪江約1.5公里,南距甌江約4公里,在其北側不過500米處即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坦頭窯址。2020年4月,為配合杭溫高鐵建設,溫州博物館聯合永嘉縣文物館對永嘉馬鞍山窯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揭露面積近230平方米,揭露出龍窯1處(不同時期窯尾3處)、儲泥池1處。
馬鞍山窯址年代為元代中晚期,產品特徵與龍泉東區窯場較為相似,產品型別包括盤、碗、洗、高足杯、爐、小口罐、粉盒等等。在蘇州太倉樊涇村元代遺址和福建平潭大練島元代沉船中發現了與馬鞍山窯址相似的雙系小口罐、刻劃花盤等器物,故推測馬鞍山窯址也有部分產品為外銷瓷器。
溫州博物館梁巖華副館長曾表示,太倉與平潭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運要道,前者更是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起錨之地,此次的考古工作實證了溫州曾深度參與海上絲綢之路,溫州製造的瓷器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行銷世界。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