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汽車缺芯問題浮出水面,到目前仍沒有得到解決。
缺芯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發生之前,汽車行業已經出現持續性下行,導致整車廠商對未來並不樂觀,沒有提前下足夠的汽車晶片訂單,不少半導體廠商把汽車晶片產能轉到景氣度很高的消費電子上了。
疫情擾動下,汽車晶片供給進一步壓縮,導致缺芯事件愈演愈烈!汽車缺芯對傳統燃油車衝擊很大,給了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機會。因此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股票(鋰電池、電機、電控)不斷創新高。
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42.9萬輛,環比增長17.9%,同比增長131.7%。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80.7萬輛,同比增長190.2%。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7.8萬輛,同比增長122.3%,環比增長19.8%。1-11月新能源車零售251.4萬輛,同比增長178.3%。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徵,實現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並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乘聯會資料顯示,11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20.8%,1-11月滲透率13.9%,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7.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19.4%;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6%。
同時,乘聯會釋放了一個重要訊號:汽車晶片供給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原預計晶片供給改善促使生產回升到去年11月水平,可實際環比增長14%。這超出了市場預期,意味著,制約汽車生產的最大的軟肋:缺芯,正在改善。
當然,2020年以來的汽車缺芯,主要是ESP晶片與MCU晶片。隨著汽車從電動化向智慧化邁進,汽車晶片的需求將轉移到IGBT與智慧駕駛等領域。於是,不少機構指出2022年,將是汽車晶片的投資大年。
方正證券指出汽車晶片存在10大投資方向:
1、電車之心(IGBT):斯達半導、中車時代、聞泰科技、士蘭微、華虹半導體、新潔能、華潤微、揚傑科技。
2、電車之心(MOSFET):聞泰科技、華潤微、立昂微、新潔能、揚傑科技、捷捷微電、士蘭微
3、電車之腦(CPU、FPGA、ASIC):安路科技、紫光國微、復旦微電、芯原股份
4、電車之心(第三代半導體):三安光電、鳳凰光學、聞泰科技
5、電車之核(MCU):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國民技術、芯海科技
6、電車之能(電源管理):芯朋微、士蘭微、晶豐明源、聖邦股份、思瑞浦、明微電子
7、電車之耳(V2X射頻模擬):卓勝微、思瑞浦、紫光展銳、聖邦股份、雅創電子
8、電車之眼(CMOS攝像頭):韋爾股份、格科微、晶方科技、聯創電子、舜宇光學、歐菲光
9、電車之憶(DRAM、NAND、NOR):兆易創新、北京君正、聚辰股份、普冉股份
10、底層支撐(半導體裝置):北方華創、芯源微、盛美上海、中微公司、萬業企業、華峰測控、光力科技。
這麼多標的,實際投資中還是比較難以選擇的。我們需要針對當下行情做進一步的篩選,縮小投資範圍。回到前文的判斷:隨著汽車從電動化向智慧化邁進,汽車晶片的需求將轉移到IGBT與智慧駕駛等領域。
12月9日訊息,比亞迪已經正式下單士蘭微車規級IGBT,訂單金額達億元級。“一方面是比亞迪半導體產能確實緊張,另一方面是為了壓縮與比亞迪集團的關聯交易。獲得訂單的不僅是士蘭微,還有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等,只要透過比亞迪驗證匯入的廠商幾乎都有份。”
顯然,能夠獲得比亞迪車規級IGBT的公司,都可以重點關注一下:比亞迪、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
智慧駕駛領域則是新的藍海。目前大型科技公司,介入汽車製造,往往是從智慧駕駛切入的,比如蘋果、華為、特斯拉、百度等均推出自己的智慧駕駛系統。
目前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自動駕駛技術上,對資料採集往往採用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ADAS 攝像頭以及環視攝像頭,另外資料傳輸方面則採用5G通訊技術。
智慧駕駛ETF的重倉股主要是:中科創達、科大訊飛、立訊精密、華域汽車、宏發股份、韋爾股份、星宇股份、長城汽車、匯川技術、三花智控。
其中相對比較貼合智慧駕駛業務的主要是中科創達(智慧汽車作業系統平臺)、科大訊飛(語音互動系統)、立訊精密(汽車電氣以及智慧網聯)、韋爾股份(攝像頭)、三花智控(華為智慧座艙零部件供應商)。
由此,我們建議大家重點關注: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中科創達、科大訊飛、立訊精密、韋爾股份、三花智控等8股。
本文依據公開資料梳理,僅供參考。非個股推薦,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