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一直被認為是全球重要的軍事力量之一,最新的軍事實力排名中自衛隊竟然排在第5位,比英法都強,似乎除了美俄中三大國,沒有人能打得過它,事實真是這樣嗎?
自衛隊的紙面實力確實很唬人,尤其是海上裝備,退居二線的8艘朝霧級驅逐艦暫且不論,海上自衛隊的主力通用驅逐艦還有2艘金剛級、4艘愛宕級、2艘摩耶級、9艘村雨級、5艘高波級、4艘秋月級、2艘朝日級,以及正在建造的5000噸級最上級護衛艦,預計要建造22艘的規模,徹底取代朝霧等老舊戰艦,這個規模的海上力量確實可觀,放眼全球都沒有幾個能比的國家。
比如大英帝國只有6艘7300多噸的45型驅逐艦,另外那幾艘4200噸的23型護衛艦簡直不夠看,雖有2艘6.5萬噸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但也是故障頻發,連艦載機F-35B都配不齊,來東亞巡航一圈只能借用美軍的同款戰鬥機充場面,除了擁有4艘7400噸的機敏極核潛艇、4艘15900噸的前衛級戰略核潛艇以及它們搭載的核彈頭拿得出手之外,大英帝國海軍在實力排名中輸給海上自衛隊,好像也沒什麼不妥,簡而言之,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英國海軍未必是海上自衛隊的對手。
(英國的戰略核潛艇搭載16枚核導彈,一共可以攜帶128枚核彈頭)
自衛隊的戰艦確實可觀,金剛、愛宕2個級別6艘戰艦,都是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縮水版本,都配備了96個單元的MK-41垂直髮射系統,可以填裝標準-2防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打擊空中目標的最大高度接近2萬米;最新建造的摩耶級是萬噸大驅,垂髮單元增加到112個(也有說128個的),火力明顯上了一個臺階,而且能夠搭載標準-3 Blook 2A防空導彈,這種導彈的直徑比標準-2的343mm增加了190mm,效能大幅度提升。
標準-3 Blook 2A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可達2500公里,標準-2只有區區167公里而已,可以說摩耶級防空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星半點,能與之相比的大型驅逐艦恐怕也只有韓國的世宗大王、我們的055、美國自己的阿利伯克了。
但這麼好的戰艦有個致命傷,那就是缺少打擊水面目標的遠射程反艦導彈和打擊深陸目標的巡航導彈,也就是說它只能被動防禦,不能主動出擊,這樣一來就十分尷尬了,一艘排水量1萬多噸的巨型戰艦,打海戰只能用艦炮和魚雷,這樣一來只要具備射程300公里的反艦導彈,誰都能擊敗自衛隊。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日本其它戰艦上,比如外形非常美觀的秋月級、朝日級,滿載接近7000噸的排水量,擁有32個單元的垂直髮射系統,可以填裝海麻雀防空和火箭助飛魚雷,海麻雀是射程只有50公里的點防空導彈,優點是可以一坑四彈,也就是說秋月級、朝日級雖然只有32單元的垂直髮射系統,但最高可以裝填128枚防空導彈,這火力密度也是沒誰了。但它們同樣沒有巡航導彈可用,打擊岸上目標是不可能的。
(秋月級的垂直髮射系統很簡單,一般認為它預留了安裝更多垂直髮射系統的空間)
自衛隊也不是傻瓜,它知道美國幫助其建造戰艦時有意閹割反艦、反陸作戰能力,因此一直在積極研發自己的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日本自己研發的第一款反艦導彈是戰鬥機掛載的空射型ASM-1,海軍改進後裝到戰艦上被稱為88式反艦導彈,雖然射程很短但好歹有了(日本海自第一次裝備反艦導彈是1981年);此後日本又開發了強化射程後的90式反艦導彈(也被稱為91式),射程也就是150到200公里的樣子,這款導彈普遍裝備在自衛隊的戰艦上,是其反艦作戰的主力裝備。
(90式反艦導彈特寫)
只是150公里的射程放在今天有點不夠用,而且速度慢容易被攔截,說它沒有也不為過,連印度裝備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都能達到350公里的射程,比較主流的反艦導彈都能達到240公里左右,我們的鷹擊-18更是有500公里的射程半徑,相比之下日本的反艦導彈確實不夠用了,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
不過日本也沒有閒著,神秘的ASM-3一直千呼萬喚就是出不來,ASM-3反艦導彈比較神秘,也可能是日本自身的技術儲備有限,研發過程很低調(直接點說就是沒能力),關於ASM-3的效能說法不一,但它原本要在2019年大量生產的,但由於遠東其他國家的反艦導彈效能太變態,日本直接放棄生產ASM-3,說是要繼續升級性能,直到今天也沒個動靜,估計是黃了。
最後,日本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地升級現有陸基12式反艦導彈,將其射程提高到400公里並換代制導裝置,升級後的新導彈被命名為17式。而且,17式還有戰鬥機搭載的空射型號,只是射程有所減少,所以不要再說海自、空自沒有反艦導彈了,只是它們的效能不是太先進而已。
(自衛隊至少有2種空射型反艦導彈,上圖是使用衝壓發動機的ASM-3反艦導彈,應該是可以超音速飛行的,所以空中自衛隊可不是隻能空戰的紙老虎)
直到今年羽黑號(摩耶級二號艦)驅逐艦入役時,外界觀察到它的反艦導彈外形非常與以往不同,它採用的方形發射箱與之前的圓形差異明顯,很可能是17式已經量產並裝到羽黑號上了,最新的最上級護衛艦也肯定要裝。
(羽黑號驅逐艦吊裝反艦導彈的畫面,發射箱是方形的,這種導彈很早就亮相了,不知道為啥直到現在才大規模列裝,可能是技術問題未完全解決吧)
不過日本的小心思可不會滿足於400公里的射程,它最終的目標還是想擁有打擊內陸目標的巡航導彈,參考敘利亞戰爭期間,北約戰艦發射戰斧式、風暴陰影式巡航導彈打擊陸上目標的操作可知,只有裝備了巡航導彈的戰艦,才能發揮出進攻效能力,否則就是人畜無害的。
(秋月級驅逐艦配備的反艦導彈是圓形的發射箱)
日本會在17式、12式基礎上繼續升級導彈射程,並加入巡航導彈特有的地形識別、主動制導能力,最終獲得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導彈(如果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援,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
(美F-15戰鬥機試射JASSM的畫面)
日本甚至想借用美國JASSM和LRASM反艦導彈來強化自己的巡航導彈,JASSM的射程大約1000多公里、LRASM的射程大約900公里,美國自己的定義是反艦巡航導彈(也叫遠端反艦導彈),射程很可觀還有資料鏈和智慧化能力,但不能超音速飛行,這讓人懷疑它們的末端突防能力。不過,JASSM和LRASM對美國自己來說都是沒影的事情,日本啥時候能用上就更難說了。
總結:日本自衛隊裝備先進、規模龐大,放眼全球也沒幾個能與之匹敵的對手,但在很多關鍵武器上存在不可忽視的短板,目前它還只是美海軍的輔助性作戰力量,專注於防空、反潛,確實不具備進攻能力,真打起來連韓國海軍都能擊敗它。但這種短板要克服起來並不難,如有需要,直接進口美製反艦、巡航導彈就可以了,所以要對自衛隊的戰力有清醒的認識,既不能被它的表象迷惑大意,也不能將其過分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