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橘子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立國之戰,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一窮二白的中國要想抗衡當時的世界霸主之一美國,就必須傾舉國之力,並派出最優秀的指揮員和部隊,才可能看到勝利的希望。
為此,在一開始調兵遣將的時候,總部考慮的第一人選是我軍戰神粟裕和林總。但林總一來對抗美援朝持保留態度,二是身體狀況欠佳,早年因為被誤擊而導致的神經損傷,變得越來越嚴重,已經很難在那麼緊張惡劣的戰場環境下指揮作戰。
粟裕將軍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青年時期被敵人的炮彈片擊中,幾枚小碎片一直嵌在身體裡,在後來的戎馬生涯中,他又日夜高度緊張指揮作戰,用腦過度,因此患有嚴重的頭痛症。頭痛起來,風吹頭髮都會頭痛欲裂,根本無法專門工作、有效指揮。考慮到種種情況,最終請彭德懷出馬,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然而到了1952年,粟裕的健康已經有了改善,又被任命為解放軍總長,而此時朝戰還在進行,彭總由於操勞過度,眼部長出了瘤子,需要回國動手術。
這個時候,戰場很需要一個能夠堪當重任的指揮員,為什麼此時依然沒有安排粟裕入朝指揮作戰呢?
其實這時戰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到了1952年,抗美援戰戰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最艱難、最危急的階段,主要發生在1950年至1951年,這期間美國依仗雄厚國力和先進武器,根本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中,戰爭進展得格外殘酷。
面對美軍運用各種先進武器展現出來的強大現代化多兵種協同作戰戰術,我軍只能祭出長期革命戰爭中鍛造出來的“法寶”——運動戰,參戰部隊必須不斷的進行大兵團穿插、迂迴、分割、包圍、佯動、奇襲等靈活戰術,規避敵人優勢火力,迷惑敵人的判斷,尋找敵人的空擋破綻進行打擊,以此化解敵人火力優勢,彌補自身不足,這正是需要粟裕這樣善於大兵團指揮、展現非凡智慧計謀的時候,但遺憾的是粟裕此時卻還在病中。
到了1952年,志願軍官兵已經和敵人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戰役,充分讓美軍領教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戰鬥力。色厲內荏的美國此時心中已經萌生退意,不願意在朝戰中繼續進行傷亡巨大的大規模戰役,而謀求透過談判進行解決。
此時的戰爭形態也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轉變為借用坑道防禦工事進行陣地戰,表現形式就是對軍事目標反覆進行爭奪與反爭奪,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是典型的代表,作戰雙方部隊甚至透過“狙擊手作戰”,使用冷槍冷炮戰術零散消滅敵人以積累戰果取得階段勝利,這樣低烈度的軍事謀略較量,已經不需要粟裕這樣的大兵團作戰指揮員出馬,軍一級的指揮員就可以勝任了。
因此,當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到這一階段的時候,不僅彭總回國了,就連中途參戰的陳賡將軍也回國進行哈軍工的籌建。此時的志願軍司令員鄧華,運用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戰術,取得了重大的戰果。
實際上,朝戰自1952年開始便以談判為主、軍事為輔的格局,軍事行動也無非是想為談判多爭取一些話語權,“短平快”的戰鬥模式成了戰場的常態,雙方再沒有大規模大範圍的兵團角逐。
此時反觀國內,除了抗美援朝戰爭外,還在進行西南剿匪、東南沿海防禦作戰,“挖蔣根、反敵特”的鬥爭,以及學習蘇聯進行新中國建設,也是很重大的任務。
從軍事方面來說,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軍隊雖然已經是一支擁有600萬員額的龐大軍隊,但軍隊內部也存在不少問題,如軍隊過於龐大、編制雜亂,必須進行精簡裁撤。
解放軍迫切需要進行現代化、正規化的革新,這是內部的壓力,而退守臺島的蔣氏又在不斷叫囂“反攻”,東南方向的壓力同樣不可小視,千頭萬緒的工作擺在總參面前。
建國後,擔任總長的徐向前重病纏身,粟裕接任後,肩膀上的重擔是遠比當時的抗美援朝階段性戰事要艱鉅得多。此時,粟裕無法抽身也無需抽身再赴朝了。
【歡迎讀者朋友點選下方“助力”,為我們參加頭條生機大會加一把油!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肯定與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