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年多的解放戰爭中,我軍已經消滅了將近800多萬國軍,其中還包含了很多高階將領。而在這些將領裡面,有的是在戰場上被斃傷和俘虜,有的則是起義和投誠。根據不完全統計,在作戰期間,這些高階將領一共有1600多人脫離國軍陣營,除了轉文職和戰場陣亡外,大部分國軍將領要麼是被俘虜,要麼是棄暗投明起義投誠加入到人民的懷抱。被俘將領很多人都知道大部分去了功德林改造,少數進入了戰犯管理所或。
那麼,和被俘的將領相比,那些主動脫離國軍隊伍,以及投誠我軍的其他將領結局如何呢?
主動脫離將領的結局
這些人一般都是高階將領為主,甚至於很多人都是國軍中的原來人物。他們或多或少都和我軍有聯絡,而且都是反對老蔣挑起戰爭的主要人物。他們在開戰前後主動離開國軍陣營,積極跟我們一起建設新中國的積極分子。
因此他們的政治覺悟、實力和資歷,都能讓其在新中國中擔任重要位置。
比如張治中將軍,光看他的出身絕對是嫡系中的嫡系,黃埔系出身,曾經掌握過國軍精銳的德械部隊,在抗戰時深得老蔣的信任。在八一三淞滬會戰的時候還擔任王牌第五軍的軍長,徐耀庭、杜聿明和廖耀湘等人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在抗戰中期主政湖南的他積極和我黨與我軍合作,組成抗日統一戰線。作為國軍政治部部長的他在皖南事變後,積極性修復和我軍關係共同抗日。
因為時常為和平奔走,因此也被人稱之為“和平將軍”。
在解放戰爭中,他也一直主張建立聯合政府和平解決衝突,多次拒絕出任西北行轅主任和我軍作戰。據說當時老蔣還想成立“西北剿總”想讓他當總司令,還是多次被婉拒。在1949年的時候,張治中將軍致電促使了在新疆的陶峙嶽將軍起義。到了新中國成立後,除了擔任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之外還有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位。
和張治中將軍一樣,很多雜牌系的將領們在新中國成立前,也紛紛加入到人民的陣營裡面。比如在湖南軍政等地都有知名度的程潛將軍,其在國軍中的資歷要比張治中高,曾擔任過國軍總參謀長,在抗日戰爭期間更是被授予一級上將的稱號。在解放戰爭中已經快退休的他積極聯絡湖南軍政要員,促進陳明仁在長沙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更是擔任了湖南省省長。
而衛立煌這位在東北和我軍作戰的抗戰名將,也於新中國成立前從香港回來,參加了開國大典。同樣和衛立煌出身的粵軍一樣,蔣光鼐打一開始就不喜歡老蔣,他率領19陸軍在一二八抗戰中曾給予日軍重創,在新中國成立後也稱為了廣東省委員,紡織工業部部長。
投誠起義將領結局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都算起義,投誠實際上算主動起義。前者往往是代表更高階的國軍軍官協商後的起義,後者多是在一場或者一次戰役中在情況不明朗的時候軍隊指揮官(多是中將以下)做出棄暗投明的選擇。
在這些起義和投誠的將領中,多是非中央嫡系和旁系將領。
比如解放戰爭期間,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國軍二級上將傅作義,在1946年還和我軍死磕的他,到了1949年時醒悟後,主動停止戰鬥並脫離國軍陣營。投誠後還主動斡旋和平解決綏遠問題,成為出席開國大典的國軍4大將領之一。而他在戰後不僅進入政協,還擔當了新中國第一任水利部長。
在四野南線大追殲和二野席捲大西南的時候,這裡的地方軍閥們也都選擇了投誠。在雲南的盧漢作為參加過徐州和武漢會戰的抗戰英雄,適時的易幟投誠我軍,在解放後擔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主持的雲南省工作。同樣是在雲南,當時跟隨二馬一起南下的馬鴻賓被稱之為第三馬。早年跟隨馮玉祥,最後加入二馬,在我軍解放西北後,逃到了雲南,在4野進入雲南之後,主動和盧漢將軍一起投誠。
雲南如此,在四川則是有大量軍閥選擇投誠二野。對抗日做出重大奉獻的鄧錫侯將軍在大時局面前率部投誠,在戰後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同樣是川軍軍閥,劉文輝將軍也在西康進行投誠,曾經的“西康王”在新中國建立後被任命為四川軍委會副主席,在1955年雖然未被授銜,但是也獲得了一級解放勳章,晚年的他還被任命為林業局局長,繼續為革命做貢獻。
起義將領,則是是偏向於一些掌握實權的中級軍官,這些人或為兵團司令或為軍長師長。相對於投誠的大佬們待遇也不差。
在東北給我軍造成很大麻煩的陳明仁,在1949年率部在長沙起義,其後還作為兵團司令繼續領軍在西南剿匪,極大的維護了當地的治安,讓主力部隊可以前去參加抗美援朝。而說到抗美援朝,在長春起義的曾澤生60軍被改編成我軍50軍進入朝鮮作戰,作為第一個攻入漢城的我軍部隊在朝鮮立下赫赫戰功。同在朝鮮負責基建和後方的23兵團也是一個起義兵團,司令員是傅作義手下的董其武將軍。
因此在這些起義後的的中級軍官,有很多也在我軍內部任職,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董其武、陳明仁和陶峙嶽被授予上將,而曾澤生等人則是中將軍銜。
雨田君說
在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擁護的我軍對於這些原先國軍將領的安置,也體現了我們對新中國和革命有貢獻的老一輩革命家尊重和功勞的肯定。他們不僅可以在地方上任職,甚至可以在重要部門和軍隊中服役。而且即使是那些進入功德林的戰犯們,他們在被特赦之後,也被分配到政協、文史等部門去工作,有的人也出國和家人團聚。
概言之,從我軍對待這些國軍將領既往不咎、寬容任用和改造的態度,就能明白國軍為何失去江山。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