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中國近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曉暢多種外文,包括英、法、德語,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臘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讀過中國的史學、哲學、文學經典,同時不曾間斷過對西方新舊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的閱覽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聲譽的學術著作。
1912年12月19日,福新麵粉公司由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立於上海,它與茂新麵粉公司共同構成當時中國最大的私營麵粉企業集團。兩公司共有12個廠,分設於上海、無錫、濟南、漢口等地。每晝夜生產麵粉96000多包,約佔全國機制麵粉生產能力的32%,所擁有的資本佔全國私營麵粉廠總資本的30.5%。1956年包括福新麵粉公司榮氏企業在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後,在榮毅仁的帶領下成為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部分。福新麵粉公司的誕生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為抵抗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做出了一定貢獻。另外在支援抗戰方面也起過一定作用。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ЛеонидИльичБрежнев,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前蘇聯政治家,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和軍隊最高領導人。對社會主義國家,他推行“有限主權論”,聲稱當華沙條約成員國的社會主義政權受到威脅時,蘇聯可以進行武力干涉,此為臭名昭著的勃列日涅夫主義。他執政後期,經濟改革趨於保守。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勃夫因心臟病卒於莫斯科,終年76歲,安葬在列寧墓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宣告》,簡稱《中英聯合宣告》,是中國與英國就香港問題共同發表的一份宣告,於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簽訂。這份宣告指出,英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把香港地區(即包括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交還中國政府,同時亦確定了中國在香港迴歸後應採取的基本原則。《中英聯合宣告》解決了持續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為國輿國之間處理同類矛盾創造了一個範例,也為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和平穩過渡、順利迴歸,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4年12月19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倒計時牌”在天安門廣場矗立。在925個日子裡,全國有數千萬群眾曾經來到它的前面,表達他們對香港迴歸祖國的企盼和愛國主義情懷。在香港迴歸倒計時活動圓滿結束之後,新華社《中國名牌》雜誌社代表當初共同倡議樹立倒計時牌的單位,把倒計時牌模型贈送給中國革命博物館,倒計時牌將遷建到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繼續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2001年12月19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瀋陽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馬向東,瀋陽市財政局原副局長、國有資產管理局原局長郭久嗣被執行死刑。
1997年12月19日,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正式公佈總統選舉結果,新政治國民會議的總統候選人金大中以40.4%的得票率,戰勝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和國民新黨候選人李仁濟,當選韓國第15屆總統。
1972年12月19日在完成了系列登月計劃中歷時最長的一次使命之後,“阿波羅17”號飛船濺落太平洋,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全部結束,3名宇航員中有2名--尤金-A-塞爾南和哈里森-施密特總計在月球上逗留75小時,與此同時,第3名宇航員,羅納德-E-埃文斯駕指揮船繞月球飛行。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廣東肇慶人,現代中國畫家,與趙少昂、關山月、楊善深並稱為嶺南畫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畫家。黎雄才早年師從高劍父,後到日本學畫,曾任廣州美術學院顧問、教授。與嶺南畫派其餘畫家一樣,黎雄才致力於中國畫的創新與改革,將傳統國畫的技法與日本畫、西洋畫技法融合,但其風格又有不同。黎雄才擅長巨幅山水,畫作氣勢雄渾,自成一格,其畫松亦為一絕,被稱為“黎家山水”“黎家松”。其代表作品有《瀟湘夜雨圖》、《寒夜啼猿》、《一覽眾山小》、《森林》、《武漢防汛圖卷》、《萬古之春》等等。
《中國白話報》,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創刊,創辦人林白水,號白話道人。初為半月刊,自13期起改為旬刊。1904年10月出至24期停刊,最後4期合一冊發行。設有論說、歷史、地理、傳記、新聞、時事問答、科學、實業、小說、戲曲等欄目。每期60至80頁,約3萬字,32開本,採用洋式裝訂。所刊文章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深受讀者歡迎。是當時出版的白話文刊物中歷時最久、影響最大的一種。
中國攝影家協會,簡稱“中國攝協”,英文名稱為China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縮寫為CPA,成立於1956年12月19日,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攝影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全國各民族攝影家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全國性攝影組織,中國攝影家協會擁有各省、市、自治區攝影家協會團體會員32個,行業性攝影團體會員20個,個人會員16000餘人,匯聚了中國最優秀的攝影家,以及在攝影理論、教育、出版、活動、技術、製作等方面富有成就的專家,可謂人才濟濟、精英薈萃。
1957年12月19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意美國在歐洲部署核武器,包括中程彈道導彈。這個決定是在北大西洋公約理事會召開的一次非常首腦會議上透過的。召開這次首腦會議的目的在於彌合美國和同盟國之間在聯合方向及對蘇聯政策等問題上日益擴大的裂痕。歐洲人同意美國提出的建議,即透過增加核武器來加強聯盟的軍事力量。美國同意在裁軍問題上對蘇聯採取更靈活的步驟。
1984年12月19日,美國負責國際組織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喬治·紐厄爾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宣佈,美國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在招待會上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年所做的改革還不夠徹底,辦公費用太高並向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提供經費等。他還說,美國政府1983年12月指出的該組織存在的問題現在仍存在。
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應李鵬總理的邀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時隔34年之後印度總理首次訪華,是中印關係中的一件大事。
1995年12月19日,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哈維爾-索拉納在北約布魯塞爾總部正式就任北約新秘書長。索拉納向新聞界發表講話時強調,北約“是新的歐洲安全格局一個不可替代的要素”,北約“應當繼續把歐洲和北美聯結在一個不可分割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體內”。
1998年12月19日美國眾議院舉行全體會議,以簡單多數通過了彈劾總統克林頓的兩條理由——在與其有關的緋聞案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克林頓從而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位遭彈劾的總統。這是眾院表決後,克林頓在白宮前發表講話表示不會辭職,將尋求一妥協辦法完成任期。
[比心]親,如需瞭解下期,請點選關注、點贊支援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