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海豔研究團隊綜合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古生物學方法對牡蠣科貝類進行詳細的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研究,研究成果發表於《分子系統發育和進化》 。
研究結果表明,牡蠣科起源於早侏羅紀(約180百萬年前)環北極地區,之後經歷4次較大規模生物多樣性中心的轉移和物種更替,最終形成當前的分佈狀態。晚侏羅紀—早白堊紀(約180百萬年前—100百萬年前)環北極區域為當時牡蠣物種起源、儲存和擴散的重要區域。此時,環北極區域各大陸的連通與隔離,以及北大西洋的擴張促進了牡蠣各亞科的形成。白堊紀晚期(約100百萬年前—66百萬年前)北大西洋東西兩岸為牡蠣多樣性熱點區域,之後向特提斯海轉移。第三紀(約66百萬年前—23百萬年前)特提斯海的縮小促進了牡蠣主要支系的分化,特別是巨蠣屬,主要支系分化的時間地點與地質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相吻合。自印度與歐亞大陸板塊相撞之後(約45百萬年前),西太平洋熱帶海域逐步演變為現生牡蠣的物種多樣性中心之一,特別是中新世(約23百萬年前)以來,為牡蠣物種的儲存發揮重要作用。
該研究為牡蠣及其他貝類的物種多樣性形成過程及其多樣性中心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轉移過程提供了參考及新的見解。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