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5歲,患糖尿病47年,目前健康狀況:血糖、血壓、血脂、尿酸、體重控制在達標範圍內,沒有明顯併發症,正奔跑在患糖尿病超過50年的闖關路上,我有信心挑戰成功。
我在抗糖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總結出許多教訓及糾錯的辦法,願意與大家分享。
1.多學糖尿病知識,少走彎路
回首過去,我走的抗糖彎路太長太多,吃虧不懂糖尿病管理知識,被錯誤的控糖管理方法給誤導了多年,如飢餓法、高脂飲食法、吃糠咽菜法,聽信各種偏方,喝銀杏葉、柿子葉茶等等。
彎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管理糖尿病必須掌握知識,必須學以致用,必須用知識引領“五駕馬車”才能奔跑,知識就是健康,健康離不開知識的引領。
得了糖尿病,最怕不懂知識,在錯誤的抗糖路上徘徊,甚至錯上加錯。
2.一定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可能會發生嚴重低血糖,危及生命。
1978年,我在河北承德參加全國計劃工作會議。早餐不敢吃饅頭、稀粥,害怕餐後尿頻,跑廁所影響工作。為了精力充沛,會前空腹圍著招待所的樓跑了一圈,提提神。
會議中突然暈倒不省人事,醫生和周邊的人都嚇壞了,幸好搶救及時挽回了生命。
自那以後,我不敢不吃早餐了。
3.不要吃得太多,吃撐了
即使吃低升糖食物,多吃了血糖照樣飆升。比如西瓜含糖5.6%,但不可多吃,多吃等於喝糖水,吸收快,一次最多吃帶皮西瓜200克。
4. 飯後一定要活動
飯後不動,坐著看電視,感覺挺舒適,可血糖不知不覺高上去了,自我感覺渾身乏力。
餐後能站著不坐著,能坐著不躺著,最好餐後1小時能夠讓自己動起來。
5.不要道聽途說吃偏方
道聽途說吃偏方,對身體傷害很大。我曾經吃麥麩燉稻草根,上吐下瀉,特別難受。
6.用餐別偷懶
以前我用餐圖省事,早餐一碗稀粥,燒餅夾油條,餐後血糖由餐前6-7mmol/L上升至餐後13-15mmol/L,翻了一倍多。
後來我悟出一個道理:飲食一定要合理搭配,不能圖省事,圖快。
7.用餐15字方針
我是這樣做的:主食固定量,副食交換份,總能量控制,15字方針。
米飯、粥、固定用餐碗,麵食包子、餃子數個吃,麵粉稱重,一斤麵粉做餃子60個,或做包子20個,每餐主食控制在75克之內。
副食使用食物交換份變著花樣吃,每天吃一個雞蛋,2-3兩肉,上午1袋鮮奶,下午一盒酸奶,雞、鴨、魚肉每週吃1-2次,確保營養均衡。
8.巧飲食,控制血糖波動
為了控制早餐後很難控制的高血糖,我的做法是:先吃蛋喝奶,吃包子、餃子的餡,過1小時再吃包子或餃子的皮。透過多次指血監測,驗證了這種做法血糖波動小,既符合分餐制,又有針對性調理2型糖尿病。
另外,剛出鍋的饅頭、包子、餃子、米飯、粥不要馬上吃,放涼一會再吃,也有助於控制血糖波動。
專家說了,放涼一會吃,澱粉變成了抗性澱粉,吸收就慢了,血糖就不會升得那麼快了。
9.要想血糖穩,少往餐館跑
生活中,我細心摸索,多次測血糖發現,凡在飯店用餐,血糖總是高,吃一盤炒雞丁加一小碗米飯,血糖飆到13mmol/L,原因是菜裡放糖多。
飯館裡做的菜離不開糖,用糖調味,口感好,連玉米餅子都放糖。
一位糖友天天吃玉米麵餅子,粗糧加清水煮菜,可是血糖仍然高,後來追問賣餅老闆娘才知道餅裡放糖,口感好,買的人多。
另一位糖友告訴我,疫情期間,附近商店關門,只有一家賣發麵大餅,她天天吃這家的大餅,血糖越來越高,換了降糖藥也不下降,醫生讓她查原因。
原來是因為麵餅放糖發酵快,膨脹得好,口感好。這位糖友吃得量比較大,導致血糖居高不下。
兩位糖友的真實經歷,值得借鑑。
10.動動手,自己製作控糖美食
糖尿病逼我下廚學做飯,不敢偷懶吃外賣。
- 雜糧飯製作方法
材料:大麥粒、燕麥米、黑米、蕎麥米、薏米、各種豆類(黑豆、豌豆、花豆、綠豆、紅小豆)、糙米,熬成粥或蒸成飯,食用後血糖波動小,既營養又美味,適合炎熱的夏天食用。
- 麵食製作方法
全麥面、蕎麥麵、白麵混合,製作包子、餃子、菜餅,用牛肉、芹菜拌餡口感好、食慾大增,能吃飽、吃好、抗飢餓,還能保持血糖穩定。
我常吃西葫蘆、芹菜、紅蘿蔔、小白菜、苦瓜等各種蔬菜製作的菜餅,換著花樣吃,嘴巴再也不用像40年前那樣吃苦捱餓了。
現在,我天天吃飽、吃好,和健康人一樣享受新時代小康生活。
糖友朋友們加油!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努力,學好健康知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走科學抗糖路,當好控糖第一責任人,擊敗糖尿病,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作者:王文英
10個控糖經驗
- 多學糖尿病知識,少走彎路;
- 一定要吃早餐;
- 不要吃得太多,吃撐了;
- 飯後一定要活動;
- 不要道聽途說吃偏方;
- 用餐別偷懶;
- 用餐15字方針;
- 巧飲食,控制血糖波動;
- 要想血糖穩,少往餐館跑;
- 動動手,自己製作控糖美食。
本文點評專家
糖友雲診所主任;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教授;
兼任健康中國科普出版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首批專家;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專家組成員;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糖尿病之友》雜誌主編、多種糖尿病專業期刊編委;
專家點評:我與王文英老師熟識,她既是糖尿病患者,又是許多患者和醫務人員的老師;她關愛糖友,熱愛與熱心公益,願意並善於開展醫學科普工作,特別是糖尿病的科普教育和知識宣傳。
王文英老師雖有“糖齡”47年,但仍然是糖尿病的健康者,雖然有糖尿病,但並無糖尿病併發症,健康指標是很好的,如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得很好,體型很好,精神狀態、體力和腦力仍然非常好。
她的經歷和形象就是例項,告訴我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可防可治,患有糖尿病多年,依然可以沒有糖尿病併發症。
王文英老師是高階知識分子,不僅僅是她工作領域裡的高階知識分子,也是糖尿病領域的高階知識分子。
她不僅僅長期堅持學習和實踐糖尿病知識,還不斷分析和總結個人的抗糖經歷和體驗,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傳播科學資訊,造福於患者,貢獻於社會。對此,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敬佩。
本文中,王老師總結了她本人這些多年來的控糖經驗體會,提出了10條個人的抗糖經驗。這10條經驗大多具有普適性,如多學糖尿病知識,相信科學,不要道聽途說吃偏方;注意健康飲食,吃得合理,吃出健康,吃出血糖穩定;適當活動;儘量不在外面餐館吃飯等。
這些都很重要,在我從事糖尿病臨床專業四十餘年的過程中,見到過不少由於學習知識不到位,落實科學合理的醫囑不到位;既不相信醫務人員的醫囑,也不相信身邊親人的關愛,而是相信素不相識路人所言和網上等媒體的所謂偏方;不相信降糖藥物而迷信保健食品等等以致釀成許多悲劇。
花了錢和時間,結果帶來了糖尿病併發症,更為嚴重的是誤了自己的性命。
10條經驗中也有一些具有個體的特殊性,也就是這些對於王老師本人是有效的合理的,但對於他人不一定適用。
尤其是吃什麼、吃多少和如何吃這類問題。
因為每位糖友的糖尿病病程、體型、胰島細胞功能以及器官功能、服用的藥物或治療方式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異。比如,有的病友偶爾吃冰棒、甜品,不見得會引起血糖升高;有的病友喝稀飯也不會引起血糖陡升;還有的患者吃了西瓜後血糖反而降低。
至於個人能夠吃什麼和不適宜吃什麼以及吃多大量,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個體化的體驗與實踐,最關鍵的就是自我監測血糖,透過規律的進食和運動,觀察血糖變化及其分析血糖變化的原因,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方式。
還有一點就是可行性問題,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難以做到自己製作點心、食品,也沒有必要米麵定量到克,吃餃子餛飩這類一定是幾個就可以、多一個就不行,而是總量差不多就可以,因為我們人體有個自我調節和適應的機制,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還有一定的胰島功能。
當然,我說的是差不多,而不是差得很多。
所以,自我血糖監測至關重要,尤其是生活方式有了變化時,可以透過血糖監測瞭解這種變化對於自己的血糖控制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