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一天,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在一間80平米的辦公室裡緊張忙碌著,擺在他辦公桌上的不同顏色的電話響個不停,讓陳毅都無暇分身,就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這時,一名警衛快步流星走進了陳毅的辦公室大聲喊道:“報告,首長您的信!”。“念!”陳毅忙得手眼並用,哪裡還有時間停頓下來去讀一封信啊!
然而,當警衛將信的內容唸完後,陳毅一把奪過信件從頭到尾再仔細看了一遍。
原來,這封信是謝晉元的夫人凌維誠寫給陳毅的求助信,信的內容是請求陳毅能把上海吳淞路466號三層樓留給她。在信中,陳毅還得知,當年抗戰期間,血戰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依然健在,只是他們現在窮困潦倒,這才無奈託凌維誠給陳毅寫信,希望稍稍改善下生活的窘況。
當陳毅收到這封信後,立馬下令軍管會答應她的全部請求:一、三層樓給她用,不收任何房租;二、空地留給她,軍管會不再接收;三、妥善安排抗戰老兵的生活出路。
八百壯士血戰上海灘後,出路非常悲慘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震懾日軍、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決心拼死力守,對外以414人“冒充”800人進駐四行倉庫,與日軍展開血戰。在四天四夜的激戰中,日軍200多人被擊斃,殺紅眼的日寇為了拿下四行倉庫窮極了一切手段,但依然被“八百壯士”殺得陳屍滿地。
1937年10月29日,激烈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引發英美等西方國家的關注,盤踞於當地附近的外國租界打著“人道主義”的幌子從中調停,並允諾英租界將收容撤退回來的“八百壯士”。當謝晉元率領的“八百壯士”突破敵寇的火力封鎖撤退到英租界時,背信棄義的英國人收繳了“八百壯士”的所有武器。然後在白俄匪徒的羈押下,將他們安置在了公共租界的15畝荒地上,用鐵絲網圍住,嚴加看守。
就這樣,曾經威名赫赫的“八百壯士”在英國人的監視下被羈押的整整四年。“八百壯士”變成了淪陷區內的“孤軍營”。
在長時間的羈押生活中,他們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當時一名親赴公共租界慰問的上海女學生回憶:
當我跨進營門時,眼前的一切,讓我非常驚訝……路的右邊是一排排用蘆蓆蓋頂、粗毛竹支撐、泥土砌牆的營房……最引人注目的是操場近海防路的一側,有一座升旗臺,高高的旗杆上,中華民國的國旗仍在隨風飄揚。這是我們萬萬想不到的,整個租界裡都看不見這面旗幟了……
儘管失去了人身自由,但“八百壯士”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毫不失軍人的風度和錚錚鐵骨。他們在上海各界愛國人士的幫助下孤軍建起了宿舍、廚房、禮堂、球場等生活設施,並且還開辦了制皂、織襪、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補貼生活外,全部用於支援抗戰。他們還每天堅持出操訓練、跑步強身。甚至在1938年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週年,“八百壯士”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升起了國旗,並與前來鎮壓的外籍軍隊赤身肉搏。這些都極大鼓舞了淪陷區內人民的抗日鬥爭,同時還迫使租界當局不得不撫卹在肉搏中犧牲的4名英雄,給日寇黑暗統治下的上海人民的對敵鬥爭帶去了堅持的曙光。
“八百壯士”在謝晉元的率領下,在黑暗中等待著黎明前即將到來的勝利。在這段艱苦難熬的歲月裡,謝晉元曾多次代表“八百壯士”義正辭嚴地拒絕了汪偽政府的勸降和大漢奸陳公博的遊說。在“八百壯士”看來,汪精衛、陳公博不過是日本人的狗腿子,是中華民族的可恥敗類,因此,每當有漢奸前來許以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妄圖引誘“八百壯士”集體認賊作父之際,謝晉元總是義憤填膺予以怒斥痛罵,搞得前來遊說的漢奸代表們灰頭土臉、狼狽而逃。
“八百壯士”誓死抗日到底,絕不做漢奸的舉動,早已被日本人和他們的狗腿子汪偽政權視若眼中釘,肉中刺,急欲除之而後快。為此,日偽政府收買了謝晉元手下的敗類郝鼎誠等4名叛徒士兵。4人趁著謝晉元不備,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朝著謝晉元一頓猛刺。可憐的堂堂中華抗日英雄,沒有血灑疆場、馬革裹屍,反倒斃命於四名宵小之輩的手中。
抗日英雄謝晉元突遭飛來橫禍,引起了全上海,乃至全國的極大震動。國軍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追晉他為陸軍少將,租界超30萬人前去弔唁,租界工部局特別法庭以共同殺人罪判處了四名兇手的死刑。
謝晉元的死使得原本處境維艱的“八百壯士”更是雪上加霜,可“八百壯士”並沒有因為長官的不幸破罐子破摔,而是繼續以一名愛國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抗爭在救亡圖存的地下戰線中。
數月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翻臉不認人的日寇攻入租界,將僅剩的340人全部俘獲。日寇亮出血淋淋的屠刀,給出了“八百壯士”兩條路。其一,投降做偽軍,吃香的喝辣的,榮華富貴樣樣都有;其二,被送去做九死一生的苦力,永不見天日。
面對日寇架在脖子上的寒刀,“八百壯士”無一人畏縮,寧可做苦力也絕不與日寇為伍!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也許是對“八百壯士”的最好詮釋吧!
300多名“八百壯士”在泯滅人性的日寇迫害下,有的被送到蕭山做苦力;有的送到安徽煤礦上幹活;有的被送到南京養馬;甚至有的被送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個島上挖礦。這些人受盡了摧殘、歷經了磨難。他們有的被日寇當成摔跤的靶子活活摔死;有的被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做成了標本;有的僥倖逃脫東躲西藏。在遭遇了迥然各異的人生命運後,這些人終於熬來了抗戰的勝利,僅存的100餘人零零散散先後又聚集在了上海這座城市。
謝夫人重回歸大上海
“八百壯士”再次回到大上海後,此時的大上海已是物是人非,原本就出身湖北保安團的壯士們,在上海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裡舉目無親。在日寇屠刀下歷經萬般劫難的“八百壯士”此時不願捲入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內戰,另一方面,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也讓他們有了安頓下來的想法。可在人單力薄、毫無背景的上海又如何能立足呢?
於是,老兵們有了迎回謝晉元夫人凌維誠的想法,一是告慰謝團長的在天之靈,讓他永無牽掛;二是寄託老兵們對團長謝晉元的思念。
凌維誠本是上海人,自幼出身商賈之家,雖非大富大貴,但也打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無憂生活。在凌維誠很小的時候,父母還將她送去讀書,因此,凌維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堪稱大上海風靡一時的翹楚佳人。
20歲那年,俊俏佳人凌維誠偶然結識了比自己大兩歲的謝晉元,那個時候的謝晉元還只是一名身份名不見經傳國軍小將,且又出身農村。因此,二人的結合引起了凌維誠全家人的極力反對。可對愛情執著嚮往的凌維誠不顧家人們的激烈反對態度,毅然決然跟謝晉元舉辦的婚禮。
婚後的七年時間是二人最甜蜜的時刻。與其他國軍將領喜好在外拈花惹草、出入煙花是非之地不同的是,謝晉元始終鍾情於凌維誠,一有閒暇就回家陪伴妻子,轉眼間二人生育了兩女一兒,過著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奈何此時的日寇對泱泱中華早已是虎視眈眈,身為保家衛國的熱血軍人,謝晉元豈肯坐視狼子野心的日寇肆意踐踏中華寸土!
1936年初春節過後,88師師部中校參謀的謝晉元即將奔赴前線。為護周全,謝晉元把妻子凌維誠以及三個兒女護送到廣東農村老家,臨別時,匆匆寫下一封信:
巧英吾妻愛鑑:
日內即將率部進入滬淞參戰,特修寸箋以慰遠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蠶食,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素志也;而軍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復門哀祚薄,親者丁稀,我心非鐵石,能無眷然乎!但職責所在,為國當不能顧家也。老親之慰奉,兒女之教養,家務一切之措施,勞卿擔負全責,庶免旅人之分心也……
閱罷信件,凌維誠的思緒回到了臨別前丈夫謝晉元的囑咐場景:“等到抗戰勝利那一天,我親自把你們接回上海。肚子裡的孩子生下來,如是男孩就叫‘繼民’,讓他繼承先輩的優良品格。”,誰知這一次分別竟成永別。
凌維誠帶著孩子回到廣東農村後,從此開始拉扯孩子和公婆。為了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凌維誠脫下旗袍,換上粗布麻衣,扛起鋤頭二話不說開始下地幹起了農活。播種、挑糞、施肥、除草......一個原本享受錦衣玉食的大家閨秀卻從此幹起了髒累的農活,這個中的心酸和勞累恐怕只有凌維誠本人才能真實體味到。
儘管如此,但這位偉大的母親絲毫不怨天尤人,她竭盡心力地照顧著全家8口人。風霜在她的臉上雕刻出了縷縷皺紋;生活的重擔壓得她漸漸佝僂了腰;繁重的農活把他的纖纖玉手早就打磨成了滿布老繭的雙手......此時的凌維誠儼然與一位農婦無異。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凌維誠用一位農婦的韌勁默默耕耘在農村的土地上,她心中只有一個夢想-------與丈夫謝晉元早日團聚!她等呀盼!望穿了秋水、數遍了漫天星星,依舊沒有得到丈夫的任何訊息。直到1941年丈夫謝晉元的死訊傳來後,她整個人的腦子裡一片空白,宛如天旋地轉般,刷的一下栽倒在了地上。
1946年6月,在謝晉元老部下的盛邀下,凌維誠幾經周折終於來到了她久違的上海,見到了曾經與丈夫並肩戰鬥的“八百壯士”們。他們有的落下了終身殘疾;有的肢體不全;有的身染重病,一派悽然的景象睹之讓人心塞。
生活所迫,求救於陳毅
凌維誠攜子女回到上海後,被老兵們安排在了上海吳淞路466號的一棟三層洋樓裡,她見到了她日思夜想的丈夫謝晉元,只是此時他已經躺在一個方方的墓地中,一別10年了,往事如煙般再次浮現在眼前,凌維誠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巨大憂傷嚎啕大哭了起來。一個人的死亡是個悲劇;成千上萬人的死亡卻只是個數據。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又有多少個家庭夢碎沙場呢?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既然丈夫的不幸無法逆轉,當年的“八百壯士”那就由我來挑起這個照顧的重擔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哉!謝晉元犧牲後,老蔣允諾優撫軍屬,宋美齡為安撫輿論煞有其事地接見了她,裝模作樣地用上海話套近乎道:“維誠啊,儂放心,國家不會忘記儂的。今後可以每年來重慶一趟,搭儂一道講講。”,其後一番口頭撫慰後,給了5萬法郎便把凌維誠草草打發了。但沒過多久,通貨嚴重,物價飛漲,原先的5萬法郎很快就貶值了,壓根兒什麼都做不了,凌維誠的生計再次陷入了困頓。
此時,一個弱女子要安排一大幫老弱病殘的老兵實現再就業又談何容易!可縱使凌維誠明知這項任務無比艱鉅,卻也依然挑起了這副重擔。她到處跑人情、拉關係,希望能給老兵們謀個差事,讓他們待在一起幹,好相互有個照應。
起初,她原本打算想讓老兵們接管黃浦江上的一個碼頭,可上海灘所有的碼頭全部被幫會控制著,他們有著非常深的背景,勢單力薄的老兵們想要躋身碼頭這塊“肥缺”簡直就是難如登天。只要老兵們稍有風吹草動,警察、流氓立刻找上門,哪裡還能過得上安穩的日子啊!
凌維誠於是又疏通各種關係,給老兵們找到了一份公交線路的差事,讓他們能做個司機、售票員,好安安穩穩混口飯吃。就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不久,幾名警察又找上門來挑事。忍無可忍的凌維誠便立馬趕到了重慶,想找蔣介石和宋美齡討個說法。這一次,蔣介石夫婦再也沒有給她好臉色看。蔣介石直接對她的到來不予理睬,宋美齡在見到凌維誠後冷冷地說:你的事情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到時候給上海那邊打個招呼。
凌維誠沒有解決好問題,只能悻悻地回到了上海,繼續找上海市政府討要說法。宋美齡的話只是對凌維誠的一個敷衍,她絲毫沒想過給凌維誠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凌維誠找了上海市政府後,各個部門相互間“踢皮球式”的推諉扯皮,一大圈繞下來,竟沒有人管昔日為國而戰的老兵們的死活。
凌維誠終於認識到了蔣介石集團的醜惡嘴臉,她不再寄希望於國民政府,而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後逐個把老兵們安頓在了不同的崗位上,老兵的安頓問題總算是解決了。
可不久,解放戰爭打響,民心盡失國民黨軍開始了大潰退,即便是在潰退前,他們也不忘肆無忌憚瘋狂搜刮老百姓,整個上海的秩序陷入了一片混亂,大家的日子再次窘迫了起來,沒辦法,凌維誠只好拿出了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全部分給了老兵們。
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很快,凌維誠也斷炊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此時,走入生活絕境的凌維誠實在是想不出任何辦法來幫大家渡過難關,無奈之下,只好提筆給陳毅寫了一封信,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此時,上海已經解放,陳毅擔任上海市長,按照我黨我軍的政策,凡是國民黨搜刮來的資產都要接收,而正當不明情況的我軍準備接收凌維誠和“八百壯士”的棲身之所時,凌維誠的信件及時被送到了陳毅手中。當陳毅閱罷信件後才得知,原來當年名震天下的抗日英雄群體“八百壯士”還活著,只是他們已經窮困潦倒,生活來源遇到了很大問題。
我黨在得知了“八百壯士”的境況後,立即作出了幾項安排:
一、不接收他們的房子
二、給凌維誠安排工作。凌維誠後來被安排到了一個託兒所擔任副所長兼保育員,一家人的經濟來源有了保障,孩子上學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三、給尚有勞動能力的“八百壯士”安排正式工作,喪失勞動能力或不願在上海工作的,派專人照顧或妥善安排異地擇業。
此後,“八百壯士”按照自己的意願走上了新的人生旅途,凌維誠也過上了兒孫繞膝的幸福生活。
50多年後,當年的“八百壯士”中的絕大多數老兵都走完了人生的征途,只有91歲的老兵楊養正手捧鮮花再次來到了謝晉元將軍墓前,他挺立著胸脯,莊重地敬了個軍禮,末了,縱聲嚎啕大哭:“老團長,您的老兵楊養正來看您吶......”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在這個繁華盛世裡,每當我們享受著幸福的生活時,又有誰會回憶起當年四行倉庫那段悲歌往事呢?
謹以此文致敬謝晉元將軍、“八百壯士”以及在抗戰中犧牲的所有烈士,寫這篇文章是要告訴他們,這盛世,如您所願,可以安息矣!
我是歷史偵查處,下期精彩內容,我們再見,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訂閱公眾號歷史偵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