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正值新春歡聚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襲擊了人們的生活,一座上千萬人的城市封城,上億人的生活受到影響,驚慌害怕替代了歡歌笑語,城市裡上演著生死急速,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一種未知的病毒,我們將之命名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
Tip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這個病毒來的十分迅猛,人們沒有一點防備,僅2周就感染了城市中大半部分人傳播速度之快、發病之迅猛都比04年的非典病毒更勝一籌。專家醫生對於這個未知的病到底是從哪來的進行了排查,最後在賣野味的市場上發現了線索猜測可能是蝙蝠之類的野味傳染的病毒。一時間,全城的野味店都被關閉、消毒,甚至號召消滅蝙蝠。
Tips:病毒傳播是指病毒透過多種途徑侵入機體,並在易感的宿主細胞中增殖的過程。人類病毒是指能感染人體或對人有致病作用的病毒。
如今我們透過病毒溯源發現不同機構對於病毒的傳染源、傳染途徑和發病機制眾說紛紜,但是蝙蝠本身就是一個病原體攜帶多種病毒。但是如果人類將全世界的蝙蝠都消滅,其後果是不可估量的。那麼今天我們 就來講消滅蝙蝠到底會出現哪些毀滅性後果吧!
蝙蝠大揭秘
近年來,隨著各種病毒的傳播,一種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備受責罵,人們將它視為疫病與災禍的“幕後黑手”,它就是蝙蝠。蝙蝠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就是一種長著翅膀的老鼠,髒兮兮的,攜帶著多種病毒。但實際上,蝙蝠屬於翼手目動物,是僅次於老鼠所在的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雖然人們對蝙蝠的瞭解十分的片面,但這阻擋不了蝙蝠成為世界上分佈最廣,進化最成功的哺乳動物。整個大家族中有19科185屬962種,是哺乳動物中的“飛行家”,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洞穴中。
Tips: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
蝙蝠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一般只在夜間活動,並且每次出場都是一擁而上,鋪天蓋地的就像一團黑雲,十分震撼。白天時,它們習慣倒掛在陰冷潮溼的洞穴或樹林中休眠,等到晚上全軍出動覓食。因為這種夜行性生活,導致許多人將它們視為恐怖的意象,在文學作品中傳播甚廣,最著名的就是見光死的吸血鬼。不過長期的夜間生活,倒是讓蝙蝠鍛煉出一副“夜視眼”,在夜晚的視力非常優秀,但這僅限於大型的蝙蝠,比如說澳大利亞翼展長達6英尺的狐蝠。而小型的類似熊蜂大小的熊蜂蝙蝠,因為視力退化,主要依靠回聲來“聽聲辨位”。
Tips: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種類,體型較一般蝙蝠大,兩翼展開長達90釐米以上。由於頭型似狐,口吻長而伸出,故稱狐蝠。
蝙蝠的生存能力十分強悍,堪稱動物界的“貝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們不挑食,基本上什麼都能吃。蝙蝠不像偶蹄目生物,即使分支不同吃的食物還是一樣的,它們各科生物的食性各不相同。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蝙蝠主要以果實為食,因此被當地人稱之為果蝠。其他的蝙蝠有的食蟲,一晚上能幹掉自己體重三分之一的昆蟲。有的食魚,像醍醐一樣掠過水麵抓魚吃。有的食蜜,同時兼具傳播花粉的重任。
Tips:蜂在採集花蜜時,對花朵是有選擇性的。一般含苞或是剛開放的花,蜜蜂是不進行採集的。它的採摘物件是盛開的花朵。
蝙蝠的種群雖然大,但是佔全世界1100多種哺乳動物的四分之一。但實際上,蝙蝠一年一胎,妊娠期大概2到6個月。因此它們的繁衍速度並不高,並且隨著人類對蝙蝠種群的攻擊,已經有40多種蝙蝠面臨滅絕。
蝙蝠與病毒
蝙蝠雖然和老鼠不是一類,但是它們都是病毒青睞的物件。據檢測,蝙蝠身上大約攜帶有100多種病毒,其中經證實的有狂犬病毒、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為什麼病毒如此偏愛蝙蝠?蝙蝠又是如何在病毒中生存下來的?
Tips:老鼠是哺乳綱、齧齒目、鼠科的齧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
病毒,一般是由遺傳物質(DNA/RNA)與蛋白質外衣組成的非細胞結構生物,是以入侵生物的細胞為生。病毒十分挑食,一種病毒通常只會入侵一種生物,因此動物、植物、人類所感染的病毒大多不相同。病毒為了在宿主體內生存更長的時間,它的生存策略就是“潛伏性強、傳染性高,致死率低”,這樣才能儘可能多的複製病原體,延長生存時間。畢竟病毒只是個寄生生物,宿主活得久它才活得久。因此,蝙蝠就成為病毒生存的最佳宿主。
Tips:寄生蟲可以改變寄主的行為,以達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人類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腦部的寄生蟲,如終生寄生在腦部的弓形蟲Toxoplasmosis,反應能力會降低。
首先,蝙蝠種群的基數夠大,而且還是群居動物,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鷹溝中生活著3000多隻蝙蝠。而且蝙蝠會飛,可以將病毒傳播到更多的地方去。其二,是因為蝙蝠的致死率低,即使攜帶多種病毒仍然還是活蹦亂跳的。這一是因為蝙蝠是變溫動物,溫度低時只有幾度,但是溫度高時可達40度,在這樣的高溫下大部分病毒的活性消失。二是因為,蝙蝠體記憶體在DNA修復基因,能夠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因此蝙蝠才能存活並且擁有40年的壽命。
Tips:DNA攜帶有合成RNA和蛋白質所必需的遺傳資訊,是生物體發育和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
因為蝙蝠的這種特殊的生存技巧,使的病毒屢屢入侵,成為病毒的樂園。但這並非是蝙蝠的本意,是一些人類因為好奇捕捉蝙蝠為食,而那些飛行較低能被人類抓到的蝙蝠又是病毒較多的,因此蝙蝠上的病毒才有機會感染人類。不過有些人也說,蝙蝠能有吸血,透過血液傳播病毒,因此為了人類的健康要將蝙蝠滅殺一空。但是事實真就如此嗎?如果我們將蝙蝠滅殺一空又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吸血鬼or福獸
蝙蝠是吸血鬼,透過吸血來傳播病毒的說法,實際上是歐美吸血鬼文化大肆傳播的結果。其實,962種蝙蝠中只有3種蝙蝠是吸血的,而且這些吸血蝙蝠都生活在拉美洲,是當地的“特產”。再說,它們也不是像吸血鬼一樣咬開之後直接吸血,而是像小狗一樣舔舐血液,並且它們的唾液中還含有抗凝血酶,阻止血液凝固,目前這種抗凝血酶已經被提取出來開發成治療中風的藥物。因此蝙蝠本身對人體是無害的,只是因為人類的獵奇心作祟,吃蝙蝠才讓蝙蝠病毒傳播到人體。
Tips:抗凝血酶antithrombin,是一個較小的蛋白質分子,可滅活凝血系統幾種酶類。抗凝血酶是一種由肝產生的糖蛋白,由432個氨基酸組成。
而且,蝙蝠諧音“變福”,在我國是一種代表福氣、幸福的象徵,經常被古人繡在荷包、絲巾上,比如“五福捧壽”圖,就是五隻蝙蝠圍繞一個壽字。在日本蝙蝠也常作為福氣的象徵廣為流傳,還是日本福山市的市徽和吉祥物。所以蝙蝠不僅是“吸血鬼”還是一種福氣的象徵。
Tips: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經典象徵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蘊含著自然魅力,優美、莊嚴的神山。
那麼如果人類毀滅了蝙蝠種群會是怎麼樣的後果呢?結局比澳洲野兔氾濫還要悲慘。蝙蝠是生態鏈的重要一環,是生態網路中的貫通上下的中間點。沒有了蝙蝠,曾經的天敵就會無止境地繁殖,最終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運轉,生態系統破裂,人類自能自食其果。
不可或缺的蝙蝠
蝙蝠實際上是一種消滅害蟲、傳授花粉,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維持生態平衡的“益獸”。一隻蝙蝠能消滅自身重量三分之一的昆蟲,其中包括吸血的蚊蟲和蝗蟲等農業害蟲,據統計每年蝙蝠都能為美國財政節省37億美金的除蟲預算。如果蝙蝠滅絕,那麼每年的除蟲預算就是一大筆花費,將給困難的財政雪上加霜,同時農牧業損失慘重。
Tips:蝗蟲,俗稱“螞蚱”,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蜢總科、蝗總科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同時蝙蝠還兼任著傳播花粉的職務。東非大草原上的猴麵包樹被稱為“非洲生命樹”,為其傳播花粉的就是蝙蝠,並且只有蝙蝠才能為它授粉。同樣的有著“世界上最臭水果”之稱的榴蓮也是隻有蝙蝠才能授粉,其他植物如桃子、龍舌蘭、蘋果等等植物都要靠蝙蝠授粉。
其二,某些種類的蝙蝠是季節性遷移動物,因此這些蝙蝠可以將果實的種子和花粉傳播到其他地方,豐富植物多樣性。一旦,蝙蝠滅絕,那些植物沒有蝙蝠的授粉,不能正常生長,將給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因為植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不僅能產生氧氣還能是分解者和消費者的唯一能量來源。
Tips:猴麵包樹又叫波巴布樹、猢猻木或酸瓠樹,是木棉科、猴麵包樹屬的大型落葉喬木,分佈於南非、和馬達加斯加等位於熱帶或亞熱帶非洲的國家,分佈地侷限於氣候炎熱、乾燥的地區。
此外,蝙蝠雖然是眾多病毒的攜帶者,但實際上並不是每隻蝙蝠都攜帶者多種病毒,其中攜帶狂犬病毒的只有5%,而且只要不去故意招惹這些蝙蝠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蝙蝠不僅對生態系統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回聲定位系統和極大的翅膀、以及能夠壓制病毒複製的DNA修復基因和吸血蝙蝠的抗凝血酶都是對人類有著重大研究意義的課題。
Tips:回聲定位Echolocation;某些動物能透過口腔或鼻腔把從喉部產生的超聲波發射出去,利用折回的聲音來定向,這種空間定向的方法,稱為回聲定位。
因此,我們不能因為病毒愛在蝙蝠身上“抱窩”就一杆子打死,只要我們不去招惹蝙蝠,蝙蝠就是一種利大於弊的有益生物。說不定某天,我們就從蝙蝠的抑制病毒基因中找到能夠治療新冠肺炎或其他病毒的特效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