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地球天區只有7000顆左右的星星,能被人類用肉眼直接看到,這其中有太陽系內的木星和土星等行星,但絕大部分星星都來自太陽系之外,銀河系之內,和太陽一樣都屬於恆星。
在直徑20萬光年,中心厚度1.2萬光年,邊緣厚度3000光年的銀河系裡,天文學家預計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把這組數字代入計算外星文明數量的德雷克公式後,科學家預計銀河系至少有1萬個外星文明。
但這些都不是今天的重點,因為外星文明目前還是偏科幻更多一些,屬於空對空的話題,這次我要給你們嘮點乾的。
關於銀河系上級天體系統的故事
科學界透過測定銀河系中心球狀星團的年齡,以及鈹元素的含量,認為銀河系至少有136億年的歷史,而宇宙大爆炸迄今也才138.2億年,因此銀河系基本上能被認為是大爆炸後第一批形成的星系之一。
在銀河系附近1000萬光年的宇宙區域中,還有50多個星系,距離最近的是大小麥哲倫星系,以及254萬光年外的仙女座,它們一起組成了本星系群。
當若干個本星系群開始在引力作用下運動後,就會形成本星系團,內部包含2500個星系,範圍橫跨1.1億光年。
到了以億為單位的光年尺度上,星系分佈的規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
天文學界目前用計算機生成的影象顯示:
本星系群和本星系團,在大尺度上呈現捲曲細絲形狀,這似乎是某種更大尺度天體系統的一部分,隨著若干個星系團集合到一起形成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又組成超超星系團,這個更高級別的天體系統終於露出了真面目。
完全體好似一片羽毛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就是銀河系和它的小夥伴們的頂頭上司,也是可觀測宇宙中真正的基本結構。
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有300到500個星系團,銀河系在其中連一粒沙子都算不上,地位就好像太陽在銀河系中的地位一樣,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羽毛狀結構,在宇宙學上被稱為宇宙網狀結構。
一條條由星系團組成的絮狀物的,被稱為宇宙長城,是可觀測宇宙中規模最大的單體結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武仙-北冕座長城”,長度達到了100億光年,要知道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才465億光年。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在地位上不如宇宙長城,確切來說屬於各條宇宙長城之間的連線點,而長城與長城之間的空隙,就是充斥著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宇宙空洞。
按照目前的宇宙模型,整個宇宙從外表上看,就像是一團鋼絲球,這個球體的觀測中心是地球,半徑是465億光年,星系組成的網狀結構和網狀結構之間的空洞,一起構成了目前我們探測到的可觀測宇宙。
根據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結合宇宙學中的各向同性原理,天文學界相信在可觀測宇宙之外,星系分佈也遵循相同的規律,也就是說宇宙長城和宇宙空洞,在更廣闊的未觀測宇宙中也同樣存在,而且分佈密度也和可觀測宇宙沒什麼區別。
有趣的是,人類大腦內部的神經元分佈和星系在宇宙尺度上的分佈是非常相似的,也屬於纖維網狀結構。
不要誤會,我說這個並不是指宇宙是一個大腦,而是說宇宙的整體構造和人類大腦的整體構造,是同一套物理定律下的產物。
釋家有云:納須彌於芥子
人類作為宇宙中形體微不足道的一份子,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和科學的方法,去探索半徑465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並把收穫儲存在自己幾十釐米見方的腦子裡,相當於把整個宇宙裝進了腦袋,不得不說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