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安農村73歲的樊老伯今年夏天感冒後咳嗽導致肺部感染,可他認為自己體溫在35.3℃-36℃,並未發燒,不用專程到醫院看病,便到村衛生所隨便開了些抗感染的口服藥治療。
但用藥3天后,樊老伯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咳嗽加重、氣喘、呼吸困難、畏寒……感覺症狀越來越嚴重了。家屬只好將其送至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後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收住院治療。
有炎症感染,體溫越來越低不是正常現象,
不發燒更不能斷定感染輕微
該科室主任楊拴盈教授告訴我們,患者樊老伯入院後經仔細檢查,他的肺炎屬於一種陰性桿菌感染所致,但這種陰性桿菌感染有些患者並不發燒,相反還可能出現體溫降低現象。因此,隨著疾病的發展,當患者體溫越來越低,不僅不能貿然斷定感染輕微,還可能說明疾病越來越重。
有感染,但患者體溫升高和體溫降低,都是可能的。舉例說明,比如患者感染了革蘭陽性球菌,往往疾病和感染程度與體溫呈「正相關」,而陰性桿菌感染髮展為重症時,往往與體溫呈「負相關」。
當然,還有一些革蘭陰性桿菌及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及軍團菌)感染時常表現為相對緩脈(即體溫升高與脈搏加快之間不匹配,脈搏更快而體溫相對升高幅度小)。
臨床上透過問診,常見一些患者在疾病初期自認為沒有發燒,便斷定自己的感染輕微,擅自用藥,藥物使用不當以及拖延病情,最終導致發展為重症感染住院治療。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應注意。
那是不是每個感染導致體溫偏低的患者都會出現畏寒的症狀感受呢?
楊教授告訴我們,有的患者發高燒前或高燒時,會出現畏寒症狀,有的患者體溫降低(低於正常),也不出現畏寒症狀,是否有畏寒症狀視患者個體情況而定。
無論患者感染的是細菌、真菌亦或是細菌合併真菌感染,無論是感染陽性菌還是陰性菌,都可以伴隨發燒或不發燒,也可以伴隨體溫降低,這說明體溫和症狀感受並不能作為判斷感染程度的決定性標準,但「測體溫」是必須有的一個步驟,也是輔助我們判斷感染的一個重要體徵。
因此,患者切勿認為自查體溫、自我判斷是否有畏寒、發熱症狀,就自行購藥消炎。
鄉鎮/村衛生所也不會「隨便」開抗感染藥物,
「試驗性治療」基本可判斷有無效果,最終依靠實驗室檢查詢「真兇」
在患者樊老伯住院期間,其家屬認為,村衛生所隨便開出的抗感染藥物與住院治療時所用藥物不一樣,懷疑村衛生所在沒有檢查清楚的前提下就隨意開藥,導致患者病情嚴重,他們要負一定責任。對此,應該怎麼看呢?
楊教授告訴我們,患者就醫時,透過醫生的問診和基礎性檢查,給出的初步治療方案我們可以理解為是「試驗性治療」,「試驗性治療」的給藥方案一方面依靠醫生的經驗性判斷,一方面依靠病人及其家屬對病情的口述和查體所獲得的證據,也包括對病人病史的全面掌握。有的「試驗性治療」需要3-7天,有的則2周時間不等,可初步觀察到用藥是否有效。
而在醫學上,病原體、患者、抗菌藥物我們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永恆三角」的關係,因此,「感染」可說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每個患者的感染都可以是情況各異、錯綜複雜的。在診斷過程中,醫生從每次對患者病情的推斷到下定論,整個過程都需要大量分析,甚至是多學科團隊的會診。
抗感染治療的過程,相當於醫生與患者在同時「與時間賽跑」,因而不僅需要醫患的充分溝通,患者的高度配合及良好的依從性,還需要醫生掌握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大量資訊,包括用藥後身體的各種引數、指標,包括飲食量、排洩量等等。
不能僅因看到用藥的不同,或是治療過程中換藥,就認為是診斷失誤。即便在治療過程中,病情也在隨時不斷髮展和變化,需要根據病情隨時調整治療方案。臨床醫學講究證據,最終確定治療方案,還得依靠實驗室檢查結果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