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的時候,真的不想起床啊!可是歷來各種俗話都說早睡早起身體好,賴床總歸讓人覺得有點“心虛”,是不是?別急,全國名中醫林毅教授告訴你,冬天是一個連老祖宗的醫典都喊你賴床的季節,終於可以天經地義地賴床了!
古代早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冬天還要怎麼養才好?聽聽林毅教授怎麼說。
林毅說,腎是人體先天之本,依賴後天供養,在人體生長髮育、生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冬季則是養腎最好的季節,可以透過以下兩種方式溫養腎臟:
首先是沐足。透過水的溫熱作用,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迴圈,達溫經活血通絡的功效。建議在每天晚上9時許沐足是最佳時段,更有效地增強溫養臟腑功能之功。
其次是溫灸。艾灸可以藉助藥艾燃燒的溫熱作用在區域性腧穴,發揮防病治病的效果。冬季養腎可以選擇艾灸關元、氣海、腎俞、命門、八髎、三陰交等穴位。需要提醒的是,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腹部、腰骶部穴位尤應謹慎。
調節情志 寧靜致遠
林毅教授介紹,古代醫典提出冬季應收斂神氣,使心情平和、安寧,避免情緒波動。中醫認為人的各種精神活動是有限度的,某一種精神心理活動太過則容易生病。冬季應借天地閉藏之性,收斂神志,也為蒞年的陽氣升發做好準備。
首先,要心態淡泊,減少思想負擔,可以讓人變得更加坦然、暢達,使神志寧靜。負面情緒易致氣機阻滯、擾亂心神,不利於神志的潛藏。
其次要培養專注心志和規律生活習慣。斂心神不同於終日無所事事、吊兒郎當、無慾無求,與“躺平”心態也有本質區別。凝神斂思除了使精神清淨,還需使志有所專,排除雜念。這樣可以從潛意識勉勵自己,培養規律的生活起居習慣,有助於學習和工作,也有助於潛養心神。
溫補得當 重在養陰
冬季是重要的進補季節,此時由於機體需要禦寒,人們更加容易感到飢餓,脾胃運化也更加充分。不妨充分利用人體吃得多、消耗快的特點,做一個快樂的吃貨。但應注意避免過食油膩生冷,損傷脾胃。
1. 食材選用
可以在冬季選用一些高熱量、高營養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鱉等。藥食同源食材宜選用性質溫潤之品,如人參、核桃仁、龍眼肉、黑豆、當歸等。同時應兼顧健運脾胃,可適當佐以淮山、蓮子、陳皮等健脾理氣,避免過食滋膩肉類、補品使脾胃受損。
《金匱要略》載“當歸生薑羊肉湯”可能是中醫經典專著所記載最好吃的一個藥方,具有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的功效。方中當歸、生薑用量較大,用於治療寒疝腹痛。普通人食用可適當減少當歸、生薑用量。
做
法
/
羊肉500克,當歸30-50克,生薑30-50克。
當歸、生薑清水洗淨後切片;羊肉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浮沫,取出放涼,切條或切片。羊肉下鍋,放入清水適量,再下當歸和生薑,武火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亦可加入白蘿蔔、蒜等一起燜煮。
早臥晚起 適寒就溫
冬天是個老祖宗都叫你賴床的季節,有《素問》為證:“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是指冬季夜晚陰寒氣盛,應早睡晚起,隨太陽昇降安排起居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以潛藏陽氣。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大部分人可能只做到晚起而做不到早睡,不少人可能出現工作到凌晨,反而難以入睡的情況,這是體內陽氣無法潛藏的表現。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更加應注重早睡。
冬季早晚溫差大,應適時增減衣物,衣物保暖又不宜過多過厚,以免汗出,汗出則腠理開,容易受涼感冒。
動靜結合 持之以恆
冬季雖天寒地凍,許多人只想窩在家中,並美其名曰“生命在於靜止”。但即便在封藏的季節也不能忘記鍛鍊。
儘管南方多暖冬,冬季依然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只因冷空氣驟然來襲之時,不僅寒冷使血管收縮,長期不動也會降低血液流速,增加血栓形成風險。
冬季運動應注意:
1. 擇時
寒風裡鍛鍊,不僅容易感受風寒,而且增加受傷的風險。冬季室外運動應選擇天氣晴朗、空氣清新的時候進行。早晚氣溫寒冷,且容易出現霧氣,此時不妨進行輕度室內鍛鍊。
2. 適度
冬季運動往往需要更長時間的熱身,以減少關節肌肉受傷風險。過高強度運動往往導致大汗淋漓,汗出沾衣,容易感受風寒。因此運動強度應遵循適度原則,並穿著保暖透氣的運動服,及時添減衣物。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以及林毅教授所創的女性養生導引功、乳房保健八法等,可在室內進行,是冬季鍛鍊的佳選。
醫學指導
首屆“全國名中醫” “桂派中醫大師”,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兩次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被譽為現代中醫乳腺病學奠基人。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分會名譽主委,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乳腺病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主任導師。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宋莉萍
編輯/李津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