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後,大多數人會選擇進行火化的方式來處理親屬遺體,這種方式也被稱為火葬。火葬所使用的工業溫度可以達到870-980度,這個溫度可以確保遺體可以被完全瓦解,而火化過後,剩下來的物質只佔原本質量的3.5%左右。一般來說男性的骨灰在3公斤左右,女性則大概是在2公斤左右。那麼問題來了,基因作為人體的遺傳物質,在火化之後,基因到底哪裡去了呢?
基因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搞清楚基因到底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基因屬於遺傳物質,父母和孩子長得很像, 實際上就是基因在作怪。那基因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們常常把基因稱為DNA,而DNA只是脫氧核糖核酸的縮寫。脫氧核糖核酸是一種生物大分子,是由核苷酸重複排列組成的長鏈聚合物,脫氧核糖核酸骨架由磷酸與糖類基團互動排列而成,糖類集團與四種鹼基相連。這四種鹼基分別是:腺嘌呤(縮寫A)、胞嘧啶(縮寫C)、鳥嘌呤(縮寫G)與胸腺嘧啶(縮寫T),其中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配對,胞嘧啶(C)和鳥嘌呤(G)配對,是透過氫鍵來相互吸引的。
於是,兩條DNA單鏈透過鹼基的互補配對,構成雙螺旋的結構。而鹼基的序列,也就是含有A,T,C,G的DNA序列,就蘊藏著遺傳資訊。它可以指導合成蛋白質,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性狀和實現生命活動。在人類基因組中大約有30億個鹼基對,它們共同組成了46條染色體。
在生殖過程中,生殖細胞透過減數分裂生成精子和卵細胞。精子中有父親一半的遺傳資訊,卵細胞中也有一半母親的遺傳資訊,補充一句,這裡主要特指細胞核裡的遺傳資訊,卵細胞中其實還有部分母親細胞質中的遺傳資訊。精子進入卵細胞,最終形成受精卵後,這時候兩個“半份”的遺傳物質就構成了一個整份。而受精卵會慢慢分化生長成為胚胎。正是因為胚胎接收的是父母各一半的遺傳物質,所以才使得孩子和父母長得很像。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DNA都是基因,基因只是DNA序列上的有效遺傳片段,也就是可以發揮功能的DNA。如果用火來燒基因,那就意味著是在用火燒DNA。
基因被高溫燃燒後會如何?
對於DNA而言,它其實很耐燒,甚至還被用來當成是防火材料。之前就有來自於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從鯡魚精液中提取的DNA,用於提升棉織物的熱穩定性和阻燃性。這裡的原理在於,DNA受熱後會產生磷酸和含氮基團(A、T、C、G),前者的機構非常穩定,在加熱後會構成穩定的交聯狀固體物質或碳化層,後者高溫下會釋放出氨氣,氨氣是有阻燃效果的,這就使得DNA具有阻燃的效果。因此,如果用普通的溫度來燒基因,我們會得到一堆磷酸和含氮基團。平常我們做飯時,飯菜當中還會有嘌呤,這其實就是DNA在高溫蒸煮下的產物,它們並沒有因為高溫而消失。
對於DNA而言,最脆弱的其實是連線鹼基的氫鍵,在高溫下就會被破壞,所以才會留下磷酸和含氮基團。不過,火化可不是一般的燃燒,而是持續的870-980度的燃燒,整個過程大概要持續2小時。長時間的持續高溫燃燒,即便是具有阻燃作用的DNA也是扛不住的,最終磷酸和含氮基團都會被燃光,以氣體的形式排出。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DNA會在火化中消失不見,那留下來的骨灰又是什麼呢?
火化後剩下來的基本上都是骨頭碎片,其中主要是鈣磷酸鹽及次要礦物質,這些幹骨頭碎片的重量基本上和人體骨骼的重量是差不多的。工作人員會把這些幹骨頭碎片放到骨灰研磨機(粉碎機)進行粉碎,最終磨成沙土狀態的骨灰,最後把這些骨灰放到容器中。因此,如果是充分燃燒的遺體得到的骨灰,是不含有基因的成分的,基因已經在持續的高溫燃燒中以氣體的形式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