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了口腔潰瘍,吃飯疼、說話疼、刷牙更疼……口腔的每一次「輕微牽動」,就好像酒精滴到傷口一樣疼,除了含淚忍住,什麼都做不了。
普通口腔潰瘍一般可以自愈,但有一些很危險。《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劃出需要就醫的潰瘍,並教你如何預防。
受訪專家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腫瘤中心主任 吳 劍 主治醫師 龔靖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 付 茜
口腔潰瘍超兩週不愈要警惕
口腔潰瘍多數時候忍忍就過去了,但也有人口腔長潰瘍總不好,還越來越嚴重。反覆發作、經久不愈、持續存在的口腔潰瘍,如果在初期沒受重視,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引起後患。
據瀟湘晨報,重慶一位患者長了一顆口腔潰瘍,兩個多月了都沒好,而且越長越大,越來越疼,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口腔癌。
其實,錯把口腔癌當成口腔潰瘍並不是個例。在臨床上,根據發生部位,常見口腔癌分為舌癌、牙齦癌、頰黏膜癌、顎癌、口底癌等。其中,舌癌大多發生在舌側緣,也可發生在舌尖、舌背,大多表現為潰瘍型,容易被誤認為是“潰瘍”。
為此,專家提醒,口腔潰瘍超過2周不愈就要警惕。如果同時伴有言語不清、張口受限、吞嚥疼痛、舌固定、牙齒疼痛鬆動、頸部摸到相對固定的腫大淋巴結等,應儘早就醫,明確診斷,評估病情,千萬不要存在僥倖心理。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頜面部的惡性腫瘤的總稱,進展速度快、浸潤範圍廣、預後比較差,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
平時可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也可每天刷牙時自查7個部位:
臉部
看臉部左右是否對稱;再看表面面板,觀察顏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塊是否比先前變大、變厚或顏色改變。
唇
檢查時用手將上下唇均往外翻,自己觀察是否有異常情形,如潰瘍或突起、白斑。
牙齦
將唇往外翻,使牙齦部分露出,檢查頰側及舌側,看顏色是否有異,表面是否有腫塊、潰瘍、出血及不正常的牙齒動搖。
兩頰黏膜
頰部內面是口腔癌的好發部位,表面常呈乳頭狀或潰瘍狀,近咬合面處易被牙齒咬到,留意其是否有病變、損傷。
舌及口底肌肉
檢查時將舌頭伸出嘴外,左右擺動,檢視舌頭的活動性,正常情況下應該很靈活。接著將舌頭捲起,檢視舌腹面,看左右舌緣、口腔底部組織,用手指觸控口腔底部有無突起。
顎部
檢查時將頭向後傾,口張開即可見到(舌在嘴裡往上翹所接觸的平面),注意有無任何潰瘍、粗糙表面或突起。
頸部兩側
檢查時以手觸控兩側頸部,看有無硬塊,包括頸部各區大於2釐米的淋巴結群。
6種口腔潰瘍很危險
什麼樣的口腔潰瘍需要看醫生?存在以下任意一條都建議去口腔科進一步檢查:
01面積
口腔潰瘍面積過大,最大直徑超過0.5釐米。
02時間
絕大多數口腔潰瘍7~10天就能痊癒。但如果同一處潰瘍數週或數月不愈,需及時去醫院檢查。
03形狀
潰瘍的形狀凹凸不平、邊界不清。
04伴隨其它症狀
除了潰瘍,還伴發了其他症狀,比如發熱、皮疹、腹瀉等。
05位置
危險潰瘍的好發部位,常見於舌尖兩側、舌根兩側、兩側頰部。
06其它部位疼痛
除了潰瘍部位疼,還會伴有其他部位如舌頭、牙齒等的疼痛。
但這種不好的口腔潰瘍發病率很低,大多數時候是複發性口腔潰瘍,1~2周內可自愈,以週期性反覆發作為特點。
口腔潰瘍,三分治七分養
口腔潰瘍具有複發性、週期性、自愈性等特點,通常見於唇內側、舌頭和軟顎等部位,常伴有明顯疼痛,影響日常生活質量和正常進餐。口腔潰瘍病因有:
- 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壓力;
- 飲食因素:頻繁食用醃製、燒烤、煎炸類,或過燙、過硬的食物;
-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鐵、鋅、維生素B1、B2、B12及葉酸等;
- 口腔衛生因素:口腔不清潔,刷牙習慣不好;
- 遺傳因素:口腔潰瘍的遺傳率為8.2%;
- 免疫因素: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發生率升高,如熬夜、過度疲勞、感冒等;
- 細菌因素:口腔潰瘍與幽門螺桿菌密切相關。
根據口腔潰瘍的發病因素,建議三分治七分養:
“三分治”,體現在醫學上的對症治療:可以歸為三類,含漱液、止疼藥、促癒合藥,分別從清潔口腔、減輕疼痛、加速癒合上來治療口腔潰瘍。長了口腔潰瘍,越早應用這些治療方法,潰瘍癒合速度就越快。
“七分養”,指生活方式的選擇:加強運動,改善體質;保持充足的睡眠;不挑食,多吃黃色和深綠色的水果蔬菜,例如橙子、黃瓜等;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經常用溫水漱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老年人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查查牙:
臨床發現,有老年人因為放任嘴裡的牙殘根不管、不合適的假牙將就著使,結果蹭來蹭去,腮幫子三天兩頭被磨出潰瘍來,最後潰瘍處癌變了。所以,提醒老年朋友,有壞牙一定要趕緊處理,不然“創傷性”口腔潰瘍可能會找上你。
最後提醒,還要避免口腔的創傷和易過敏的食物藥物,例如咬傷、牙刷過硬的劃傷等。▲
本期編輯:鄧玉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熊志翔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