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這幾天又在進行新技術兵器的測試,用一艘兩棲船塢登陸艦搭載新型150千瓦級鐳射武器,成功在亞丁灣水域摧毀了一個水面目標,實現了前兩年成功防空打靶之後第一次反艦打靶,初步驗證了這款新鐳射炮的高平兩用能力;應該說,面對現在大國對抗當中的種種全新形式的威脅,美國海軍對鐳射武器還是寄予了厚望的。
150千瓦一級的鐳射裝置,已經算得上是一種具備實用戰術價值的鐳射武器了,至少對於不超過1噸的無人機都有非常好的攔截與摧毀能力,美國海軍這兩天的實驗也證明了,對海上的漂浮障礙物,水雷,有無人小艇等等,殺傷效果也堪稱相當好,算是一種已經具備了初步實用能力的高能武器。
那問題來了,這種測試成功的鐳射武器,距離美國海軍想要的所謂的下一代近防系統,能替代密集陣和海拉姆對包括高超音速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進行攔截的真高能鐳射炮還差多遠呢?能在當代的新銳反艦導彈的威脅下給航母等高價值海上裝備撐起末端防護傘嗎?
那隻能說還差的遠呢,用這種東西攔截鋯石灌頂那和直接舉手等死並沒多大區別。別看美國人現在的鐳射武器似乎跑的很快,150千瓦級鐳射武器已經上艦,300千瓦級的鐳射武器研發進展也相當順利,但是歸根結底這種數百千瓦級的鐳射武器,攔截能力的上限也就是一兩枚亞音速反艦導彈的突襲;不能說比起密集陣來沒有進步,好歹用途廣泛了很多,反無人機反小艇都變得更實用了。
要是放在10年之前,那對美國海軍來說確實也算是一種很是實用的法寶,能有效的在波斯灣或者亞丁灣這樣的非對稱性風險地區確保艦隻的安全,攔截伊朗之類國家的小艇靠近,或者中小型無人機凌空突襲,乃至小型導彈艇在狹窄地區抵近利用亞音速反艦導彈搞突襲;這些攔截視窗長,堅固程度也不足的目標,確實很適合用這樣的鐳射武器去對抗;而且能發揮出比密集陣這樣的近防炮更好的攔截效果。
但是十年之後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美國海軍早就放棄了什麼由海向陸什麼介入中東的想法,直接的區域對手也早就從伊朗的導彈艇乃至索馬利亞的自殺式海盜艇變成了盾艦核潛艇航母一應俱全,海陸空三位一體反艦體系完備,高超音速導彈,反艦彈道導彈,超音速導彈乃至各種亞超結合掠海導彈一應俱全,且有飽和戰役反艦能力的大國海軍,這個時候什麼150千瓦的鐳射,那真的說不上能起到什麼作用。
別的不說,按照美國海軍學院自己的相關論文,150千瓦的鐳射也只能打一打無人機,攔一攔小快艇;即使是未來幾年300千瓦的鐳射器實用,那也就夠攔截一下魚叉或者鷹擊-83這樣的老一代掠海亞音速反艦導彈;至於說想要攔截鷹擊-12或者鷹擊-18這樣的末端數倍音速的反艦導彈或者彈道導彈則至少需要1.6兆瓦級的鐳射炮,也就是把現在的這個鐳射武器功率翻上10倍才行;至於說現在剛出現的新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那還得更加高的輸出功率才行。
且不說1.5兆瓦與150千瓦之間看起來只有10倍的功率差距在背後所代表的技術跨度要有多大,對於鐳射器的製造能力,發熱控制能力部件散熱能力等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尚且不是10年內就能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並實用化的。
就光是如此高功率的鐳射器所要面臨的能耗問題,也超出了目前美國絕大部分軍艦所能提供的供電能力上限;按照人類短期內能達到的科技能力上限來計算,1.5兆瓦發射功率水平的鐳射炮,起碼需要6.5兆瓦左右的輸入功率才能正常使用,而這也不過只能起到最基礎的攔截超音速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的作用而已,如果想真的達到高效率的攔截所有威脅,那所需功率還要更高。
就當7兆瓦來算,目前美國海軍全部建成的和在建的主力艦當中,老批次伯克的供電總功率只有6兆瓦,還不夠帶動一門這個功率的鐳射炮呢,更別說船上的宙斯盾雷達和其他船電武器系統也需要足夠的功率;新批次的伯克3是將發電功率提升到了8兆瓦,但是去掉雷達等系統必須的5.5兆瓦耗能之後,冗餘的電量也只剩2.5兆瓦,也是別想帶動什麼能對高超音速彈藥進行攔截的近防鐳射炮;算來算去,美國海軍裡真的能湊出這個供電能力來的,應該還是隻有那三艘寶貝DDG-1000(也許還有福特級航母)。
所以說,美國海軍現在這個鐳射炮,那也就更多的還停留在看個新鮮的狀態上,發展到最後很可能還是部分艦艇上試裝一點ODIN這樣的百千瓦級,放在一些次要的地區承擔一些應對非傳統威脅的任務應該也就是極限了;至於什麼當近防武器攔截高超音速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的戰役級飽和打擊,那還是算了吧,屬於夢裡什麼都有;最後難免就和之前的貴物電磁炮一樣,發現投入巨資但是實戰意義短期內又太小,就直接轉入技術封存去了。
至於說什麼攔截海軍空軍火箭軍聯合組織的戰役級反艦行動,靠著鐳射炮這種水平的鐳射炮將原本沒能力攔截的反艦彈道導彈或者高超音速導彈攔截下來保護航母?那真的是,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