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作孽,就能活!今日禍,今日避;今日債,來日還。”看到兒子靳雲鵬無助的眼神,邱氏磊落地說出了這番話。
靳雲鵬貧苦人家出身,天生右眼歪斜,從一個“輔兵”做起,官至兩任國家總理。後人評價:“ 靳氏大貴,得於其母。”
靳雲鵬的母親邱氏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洞悉人情世故,可謂是那個時代的第一流人物。在這裡不談那些大人物的傳奇,只講講老太太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
1877年,靳雲鵬出生于山東鄒縣苗莊村的一個貧苦農家。其父因病早逝,其母邱氏辛苦持家養大7個兒女。
雖然家中貧困,但邱氏對子女教育還是很重視的,尤其對大兒子靳雲鵬那是寄予厚望。她省吃儉用供靳雲鵬讀了幾年私塾,這為靳雲鵬之後在軍中崛起打好了基礎。(軍中能識字的不多,包括很多北洋將領)
靳雲鵬長大後,因為識字找了個染布作坊當夥計。老二靳雲鶚沒上過學,但有一膀子力氣,就推著小車沿街賣水。
兩個兒子能夠掙錢養家了,邱氏輕鬆了很多,但對於剛剛邁入社會的兒子,她反覆叮嚀道:“想安家立業,先要學會做人,要始終心存仁善。”
靳雲鵬很聽老孃的話,朋友、鄰里有什麼困難,他都熱心幫忙。寧肯自己日子過得緊一點,也要盡全力救助別人。
有一次,靳雲鵬的一個窮兄弟染了重病,無錢醫治。他竟把作坊裡的布偷偷賣了,害得自己沒法向老闆和顧客交待。
正在靳雲鵬焦頭爛額之際,二弟靳雲鶚在街上賣水時,又得罪了劣紳家的紈絝少爺,被打了一頓不說,還要訛他一筆銀子,不然就要打斷他的雙腿。
眼看禍事就要臨身,靳氏兄弟不敢隱瞞,只好找到老太太拿個主意?這才引出了文章開頭邱氏一番耐人尋味的話語。
雖是好心救助朋友,但私自賣布的錢,還是要賠。現在賠不起,以後一定要還!至於遭到惡霸欺凌的事,我們惹不起,只有躲災免禍了。
於是,一家人連夜跑到了濟南城租了個屋子暫住了下來。兩個兒子惹了禍事,不能拋頭露面,只能在家裡躲著先避一避。
為了生計,邱氏便主動出去找活路。要不說“天無絕人之路”, 因邱氏面善,看起來像個利索人,被在市場上找“奶媽”的潘守廉一眼看中了。
邱氏來到潘家,潘守廉不讓她幹粗活、重活,只叫她照顧好兒子潘馥(北洋總理)就行。遇到了好的僱主,邱氏知恩圖報,把小少爺照顧得比親兒子還好。
有一天,土匪摸進了潘家門,想要綁架小少爺勒索錢財。正好邱氏帶著潘少爺和小兒子在一起玩耍,邱氏覺得少爺不能在自己手裡出事,一狠心,就將親兒子交給了土匪。
後來,土匪知道了真相,欽佩邱氏的仁義,將孩子平安地送還了回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見到沒有人來找兒子的麻煩,邱氏就讓老大還是去作坊染布,老二還是繼續推車上街賣水。
然而,兩個兒子好似心裡有了陰影。在做事之時,總是擔心被人抓捕和毆打,整天提心吊膽的,事情做不好,反而精神上出了問題。(濟南離家不遠,來往兩地的人也多,難免會碰到幾個熟人)
邱氏一看,再這樣下去,兩個兒子就廢了。於是,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帶著子女遠走高飛,去闖關東。
路經煙臺時,因路費花盡。邱氏就開始支起攤子,在路邊賣煎餅、豆腐。
因為味道好,料也足,生意紅火的不得了,一家人的生計找到了,也就沒了到關東冰天雪地去掙命的想法了。
“時也,運也!”有時候,真的說不清楚。
邱氏的煎餅卷豆腐遠近聞名後,引來了一個給袁世凱招募新兵的官員。來的次數多了,也就知曉了這家人的遭遇。
有一次,這位官員看著在店裡幫忙的大小夥子,就跟邱氏說:“老嫂子,你這兩個兒子老實又有把子力氣,為何不去當兵,幹好了博個前程,也免得再受欺負。”
邱氏一想也在理,兩個大男人總不能老圍著鍋臺轉,就跟兩個兒子商量此事。
最後商定,哥哥先去投軍,弟弟留下照顧老母和弟妹。等到哥哥混好了,再讓弟弟跟著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靳雲鵬在複試環節中,面試官看他右眼歪斜,當即給了個批諭:“五官不正,著即除名。”
還沒進軍營,就捱了當頭一棒。靳雲鵬不甘心,就找到了當時招他當兵的官員幫忙,最後好不容易跟著去了天津小站,當了一個“備補兵”。
他的職責就是負責打掃馬廄、廁所,總之髒活、累活都幹,兵餉也少。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機遇就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袁世凱一次巡營時,見到幹完活的靳雲鵬正捧一本《孟子》,在反覆背誦。
努力的人,總會得到上司的喜歡。因此,袁世凱決定給這個輔兵一個機會。於是,靳雲鵬的人生從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不久,邱氏被兒子接到小站,繼續賣煎餅、豆腐。閒暇時,給來吃飯計程車兵們補補衣服和襪子,後來北洋系的督軍們大多受到過老太太的恩惠,都尊稱她一句“太夫人”。
邱氏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人一輩子,不管什麼光景,都不能忘本……”
有這樣的老孃在,兒子能大富大貴,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