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輻射與核安全司特別關注蘇聯時期以來鈾礦床積累的放射性廢物。經查,烏茲別克積累了400萬噸放射性廢物,遠低於其他中亞國家——哈薩克2.4億噸,吉爾吉斯斯坦1.32億噸,塔吉克4200萬噸。
烏媒報道稱,在蘇聯時代,中亞鈾礦開採持續50餘年,從其他國家進口鈾礦進行加工,大量放射性物質沉積在垃圾場和尾礦中。到1995年,大多數鈾生產設施已經關閉,但在礦場和加工廠關閉之前或之後,幾乎沒有進行環境補救。
據亞洲快訊訊息,塔吉克北部的鈾礦開採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5年在(現今)塔吉克奇卡洛夫斯克市,組建了第六礦業和化工聯合企業。正是在這裡開採和加工的鈾,製造出了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
隨著當地礦山的枯竭,加工原料從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蘇聯其他共和國進口。
塔國北部的鈾尾礦
據悉,塔吉克北部無人看守的鈾礦目前有5480萬噸開採後的廢料,佔地180公頃。
塔國第二大城市胡佔德市附近有幾個儲存設施,最大的位於該市北部的塔博沙爾市,包含約1200萬噸放射性廢物。
來源:亞洲快訊、報紙網
編譯:阿尼亞、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