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旅遊的朋友,都會對長安大街路口那一排既蘊含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北京飯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改革開放之前,這裡堪稱北京最高階、最尊貴的對外飯店,不僅招待五湖四海的外國客人,也經常接待來京開會的地方領導幹部,因此,能住進北京飯店,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
北京飯店始建於1900年,原本是兩個法國人經營的,抗戰勝利後被國民政府接收,新中國成立後,又成為新中國國務活動和外事接待的重要場所。
後來,隨著中國外交事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1972年美國總統訪華,日本、歐洲等西方國家紛紛緊跟美國步伐,積極謀求與中國改善關係,來華的政要、經貿文化代表團日益增多,北京飯店只有300多個客房的規模,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必須重新擴建。
周總理的意見是,起碼要能滿足同時招待1000名客人下榻,2000名客人就餐,於是就有了在北京飯店主樓(老樓)東側增建一座東樓的計劃。
這個新樓既要有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又要借鑑國際先進建築理念,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北京建築設計院,由我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張鎛擔任總設計師。
張鎛是滿清重臣兩廣總督張鳴岐的兒子,張鳴岐是洋務派大員,希望子女學習外國先進文化,當時學建築是中國人非常熱衷的顯學,於是張鎛也像梁思成那樣成為建築學家,中西合璧巍峨壯闊的人民大會堂,就是他的手筆。
接到這個任務時,張鎛已經是六旬老人了,身體也不好,但為了儘快實現總理的急切期盼,張鎛不顧疾病纏身,不分晝夜伏案設計,最終拿出了20個方案。
其中的第20號方案,受到周總理的好評,這是一座高度在50米,傳統文化色彩濃郁,與天安門遙相呼應的建築。但是,周總理歷來是非常民主的,他看中的還不能立即拍板,還需要更多的領導來討論。
當時已經是70年代,雖然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但一些新鮮的現代氣息,還是悄然在中國的知識界、文化界興起,比如北京幹部界就流行“參考片”,就是最新的外國影片小範圍觀摩,當看到西方日新月異的現代化景象,即使是一些老革命、老幹部,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一些影響,這次在東樓的建設問題上,這種影響就顯現了出來。
一些老領導提出,北京地皮太緊張,尤其天安門周邊寸土寸金,佔一塊地就少一塊,因此必須要向高度要空間,50米還是太低,應該像歐美那些高樓大廈那樣,建它100米、200米!
張鎛權衡這些意見後,最終決定東樓的建築高度為100.25米,如果落成,就將是北京第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大廈。
張鎛的新模型一擺在大家面前,許多老同志就高興地說:“很氣派,終於看到想要的方案了!”
周總理看了新方案後,儘管內心並不是很滿意,但他還是尊重大家的意見,於是就開始緊鑼密鼓,按照這座百米大廈的圖紙進行建設。
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大型的現代化建築工程裝置,全靠工人手藝,但工人們幹勁十足,幾乎一個星期就能建成一層。但是,當建到14層的時候,一個大多數人都沒有預料到的問題,突然浮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由於天安門故宮就是北京中軸線,周邊沒有什麼高層建築,視野一馬平川,建到14層時,站在東樓的西側,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南海的全貌!
有一天,周總理晚上工作到很晚,出來透透氣,散散步,當看到東樓建築工地的燈火時,他也隱隱感到有些不安。
當時,西方科技高度發達,已經有了可以遠距離偵窺的間諜裝置,如果西方國家的間諜以旅客的身份下榻東樓,住進面朝中南海方向的房間,就會非常方便地進行窺測。
更可怕的是,如果這些間諜使用高精尖的狙擊武器,甚至架設迫擊炮,正好對準了中南海,那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周總理緊急叫停東樓的建設,並立即約見張鎛,商討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周總理儘管不是建築專家,但他有著非常廣博的知識閱歷,往往能提出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議,這次,周總理就提出,東樓停止原來100.25米的方案,維持14層的高度,酒店西側的房間一律不接待客人,而且還要在西側和北側加蓋一道擋風牆,不僅阻擋視線,也能阻擋冬季的風沙。
另外,周總理還提出再建一座屏風樓,既與東樓形成對稱,更加和諧美觀,也能更好地擋住中南海,徹底解除這個隱患。
周總理的建議,張鎛非常贊同,於是在原有基礎上做了較大的修改,最後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成為北京重要的對外接待視窗。
這就是周總理的過人之處,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問題,想出別人想不出的辦法,事無鉅細,總覽無餘。
(參考資料:《北京晚報》《黨史博採》《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