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請不要對孩子說
@文/Lily Bailey
@譯/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路yiyi
當你的孩子或者某個你認識的孩子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你:他們擔心自己有心理問題,甚至是某一種確切的精神疾病時,你一定要記住,在你看不見的背後,他們很有可能克服了許多掙扎並鼓足了萬分的勇氣。
因此,他們心底是脆弱的,所以會對你即刻的反應極度敏感。
下面我分享一些不要觸碰的“雷區”——你在與他們對話中避免說的話,以及一些好的回饋——可能可以幫助到他們的話。
不要說:“我們有時候也會那麼做或有同樣感覺。”
人會傾向於快速安撫孩子,告訴他們,他們正在經歷的是十分正常的,沒什麼可擔心的。
這麼回答的家長,都有一個好的初衷,然而,問題在於,那樣的回答聽上去十分“滿不在乎”,尤其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所以當我們在談論心理問題時,不要說每個人都會這樣。
事實是,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對於心理問題,不能聽之任之,需要採取一些行動來改善這些問題。
當你認為“大家都會這樣”時,就關閉了對話下去的可能性,因此也關閉了能真正探討癥結所在的關鍵對話。
不要說:“等你長大了就不這樣了。”
在你看不見的背後,他們很有可能克服了許多掙扎並鼓足了萬分的勇氣。當然,這句話常常是想讓對方安心,可對於心理疾病,卻不管用。在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中,如果不加干預,症狀會根植得越來越深。
即使在某些情境下,孩子確實會“長大了就不這樣了”(通常是因為讓他難過的事情,比如考試失敗、友誼翻船等,都是一些具體事件,所以長大了就不這樣了)可即使是這樣的情境,用這句話安慰正面臨巨大問題的孩子,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無效安慰。
不要說:“其他人比你更糟。”意圖讓其“關注積極面”。
真理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疼痛,儘管很多時候,其他人也可以比你更疼。如果你頭痛欲裂,哪怕有人告訴你,現在在醫院裡有一個人比你經歷的痛更痛,你也不會覺得好受。
當聽到“你沒什麼可難過的”時,孩子會產生負罪感,因為他們潛意識裡也知道自己不缺什麼,但就是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難過——可能他們已經試圖用這種邏輯安慰自己,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不要說:“那不正常。”
雖然“我們有時都會那樣”聽上去有點漠不關心,但“那不正常”是另一個極端的打擊——把孩子推往驚恐之中。
當聽到你說他們不正常時,他們之後很有可能會掩藏自己的問題並停止詢問有關的話題——然後用盡全力去“裝作更正常”。這樣做的後果會加劇痛苦的內化,代價相當慘痛。
不要說:“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
父母或者其他家長們也很容易給孩子建議,不要把自己的問題告知別人。背後是羞恥心在作祟,家長們會擔心別人“發現”他們的孩子有精神疾病後,產生閒言碎語。也出於一個被誤導的擔心——擔心一旦被別人知道,孩子們會被排斥或者霸凌。
即使這些擔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視精神疾病為一種禁忌或難以說出口的話題,會讓孩子們更容易感到不被接受,甚至內心破碎。
如何給孩子一個感覺被支援的對話:
從來沒有一本指南教導父母該如何解釋這些問題,所以父母說這些話,是本能地想安慰他們愛的子女“沒事的,都會好起來的”。
想要有一個產生意義、感覺被支援的對話,便要在和孩子對話前先做好準備。下面是一些可以對焦慮中的孩子們說的話:
聽上去真的很難。
可以告訴我更多發生的事嗎?
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對我們剛剛談論的內容,你是什麼感覺?
你能對我說這些話,我覺得很高興。
你覺得我們之後能做些什麼?你有任何想法嗎?(如果沒想法也沒問題)
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讓我們一起做個計劃,看看接下來能做些什麼。(這涉及你要帶著孩子一起做一些調查,和醫生談一下話或定一個下次聊天的時間)
總之,一定不能關閉對話,你需要仔細聽!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會盡全力支援他、幫助他,現在正在進行的任何談話,都是有益的!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劉博文
責編:王鐳錚 宿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