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內閣有一半的官員是猶太人,喜歡空口說大話的國務卿布林肯就是他們的頭頭,副總統哈里斯的老公也是猶太人。拜登的老婆、兩個兒媳婦、一個女婿,都是猶太人。
可以說,美國總統將公務交給猶太人打理,在私人生活中被猶太人包圍,鑑於他年近八十,在公開場合經常面露憋傷之色,將其視作猶太人的傀儡也無不可。
那猶太人是不是真的控制了美國呢?這個說來話長,具體可以從猶太人的特點談起。
(一)猶太人的第一個特點,是善於製造概念、販賣思想。
比如製造“應許之地”這個概念。
猶太人並不是巴勒斯坦這塊地方的土著。
猶太人的祖先是亞伯拉罕,原本住在蘇美爾的烏爾,就是現在伊拉克的南部一帶,過得不是很如意。
據說上帝告訴亞伯拉罕:恭喜你們中彩票了,我選中了你們,你們從此以後就是我的選民,我把迦南那塊風水寶地送給你們。
迦南位於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範圍還稍大一點,姑且可以將巴勒斯坦視作迦南。
亞伯拉罕有點自我懷疑,鄙人何德何能,可得此榮寵?轉念一想,五百萬的彩票不要白不要,於是帶著族人來到迦南。
這塊寶地水草豐滿,既有利於放羊事業的發展,又扼守埃及和星月沃地兩大文明高地之間的咽喉要道,能從貿易中獲利。一切都很完美,除了一個小小的瑕疵:有幫文明水平更高的原住民賴在寶地不肯走。
作為一個外來戶,亞伯拉罕他們的角色基本是打工人,替當地小國王做做僱傭兵什麼的。一旦他們發展壯大,當地國王就讓他們搬走,省得喧賓奪主。
亞伯拉罕有個孫子叫雅各,雅各的後代就是以色列人。
站穩腳跟之後,以色列人開始奪取土著的城市。比如,雅各的兩個兒子攻打一個叫示劍的城市,然後這地兒就歸他們了。
創業維艱,因為在迦南吃不飽肚子,以色列人跑去埃及混生活。
原本以為在埃及能吃香喝辣,沒想到卻是生活拮据,飽受歧視,日子看不到頭。於是在一個叫摩西的頭頭帶領下,他們逃出埃及。
據說在渡紅海的時候,上帝顯靈,把海劈開,讓以色列人過去,然後使海水複合,淹死了埃及追兵。上帝的事蹟這麼牛批,就問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的。
猶太人如此神化自己,讓埃及祭司非常不滿,後來他們毫不客氣地開炮,說整個過程是一群麻風病人和其他受感染的猶太人,被趕出了埃及。
歷史就像一個普通女孩,精緻的妝容讓她美若天仙,要是抹上菸灰,她也能醜出天際。
以色列人回到迦南,問題是土著還在那裡,並沒有主動消失,可咋辦捏?
好辦,自己弱則談判勸降,強則攻城拔寨。
談判下來的城市,原住民“做了劈柴挑水的人”,也就是做了奴隸。對於圍城攻破的城市,聖經中的原話是:“他們又將城中所有的,無論男女老幼、牛羊和驢,都用刀殺盡。”太TM文明瞭。
花了大概兩百年進行屠殺和奴役,迦南就成了以色列人的故土,就像現在的美國成了昂撒白人的故土一樣。
總之,這是一個遊牧蠻族征服文明原住民的悲傷故事。
啥叫應許之地?
就是我造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叫上帝,說人間所有事都得聽他的。然後上帝答應把一塊本不屬於我的地方給我。
上面住了原住民咋辦?
上帝最大,上帝答應給你,還不夠你臭屁的麼?要啥地契,直接搶過來得了。
我藉此由頭,用暴力手段將該地土著殺光或奴役,從此以後,我就與這塊土地永不分割了。即使我跑到別的地方,這塊地上住了別人,並持續上千年,但這塊地仍然是我的。
我造的神答應我的事,管一億年。
論製造一個概念,販賣一種思想,給自己的野心找理由,沒人比我更牛批。
稍微引申一下, 一個普通人可以再造另一個神,比如叫天帝,然後天帝答應把阿拉斯加那塊地方許給這位普通的哥們,那是不是阿拉斯加就成了這哥們的“應許之地”了呢?
或者說把阿拉斯加換成美國本土?
(二)猶太人的第二個特點,是派系林立、內鬥不止。
猶太教是一神教,在早期面臨原始多神教的競爭,都是信神,憑什麼就你的那個是至高無上的?
分出伯仲的方法就是搞封建迷信,比如比賽降雨。
有一次,對手的祭司先行擺攤施法,全套流程走下來,天空萬里無雲。然後,猶太教的先知施法,上帝先降火,把對手的旗幟燒掉,所有人拜服:“火雲邪神,絕技在身”,一哄而上把對手祭司給殺了,上帝再降下大雨,完成神蹟。
宗教有一半是封建迷信,另一半是心靈雞湯,組合起來,就能割韭菜。
迦南這地方沒多大,也就跟海南差不多,但以色列人愣是分出了十二個支派,互相不服,老子天下第一,另外十一個都是二貨。
各支派獨立行動,有時候還會發動戰爭,互毆一番。對此時的以色列人而言,生活就像動作電影,有時候自己是領銜主演,打死對手,有時候自己是反派,被主演打死。
這時候,來自海邊的入侵威脅讓他們團結起來,承認一個支派的首領為國王。
國王是南方人,北方人對他口服心不服,但無論如何,糾集的大軍還是出發了,去和對頭死磕,結果出師不利,國王和他兒子都被磕掉了。
一個叫大衛的人繼承王位。
據說大衛曾用彈弓打敗過一個叫歌利亞的巨人,靠彈弓肯定是當不上國王的,大衛的實力源自他的外國僱傭軍。
大衛戰功彪炳,甚至還開疆拓土,把原有地盤擴大了。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佔領了耶路撒冷。是的,耶路撒冷之前一直都在土著手上,到此時才被以色列人霸佔。
大衛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繼位。
所羅門開始營建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城市。勞動力是以色列人,技工則是從外國招募的。以色列人的基建技術一直不咋地,這個毛病延續至今。大家可以回想,關於猶太人的種種傳說,是否包含修路、造橋這一類。
統一維持的時間大概是八十年,所羅門的兒子沒有本事把控局面,王國分為南北兩個部分,持續了幾百年。
從根子上說,猶太人的內部是傾向分裂的,不服管教愛自由,這和他們對外展現的團結不一樣。
今天的以色列也是宗派林立,有一個叫哈瑞迪的派別,俗稱極端正統派,他們的男性從小不接受世俗教育,一輩子不工作、不納稅、不服兵役,只會唸經和生小孩。
以色列總共就700萬猶太人,這幫大爺有120萬。關鍵是他們還特別能生,育齡女性的生育率是7.1,據估計,再過五十年,哈瑞迪人口將達到以色列人口的50%。看來,毀掉以色列的,必定是他們的天龍人。堡壘還是要從內部攻破。
(三)古代猶太國家的覆滅
中國的歷史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於小地方,其實是分久必被滅門。
以色列分南北之後,北方先被一個叫亞述的帝國抹掉,南方精英階層隨後被巴比倫帝國給擄走,所羅門營建的耶路撒冷也被摧毀,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教的“第一聖殿時期”終結。
波斯帝國取代巴比倫帝國之後,決定把猶太人放回去。
猶太人當年是被擄走的,現在可以回家了,但願意回去的人不多,很多人留在巴比倫城。第一次迴歸因為當地人的抵制,還失敗了,此後一百多年,又來了三次迴歸,拖拖拉拉的總算把事給辦完了。
願意回去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巴比倫還是有許多猶太人,此後一千多年,巴比倫成為一個重要的猶太文化中心。
對於這些自願留守巴比倫的猶太人來說,上帝許給你的地方,有條件你就得回去守護,你不回去,那個地方就成了事實上的祖籍地。你不能用著現居地的資源,還說祖籍地仍舊是你的,這是慾壑難填。
回到耶路撒冷,猶太人再次開工建宮殿,這就是“第二聖殿時期”。
羅馬崛起之後,橫掃地中海周邊,以色列也不例外。羅馬實施的是開明統治,任命的統治者是猶太人,也不管刁民們信啥教,別惹事就行。
好景不長,被任命的統治者過世之後,沒有合適的人選接任,羅馬只能安排總督,搞直接統治。猶太人無法接受,先後發起五次反抗。
就在反抗如火如荼之際,猶太人中出現了一個叫耶穌的精神小夥。小夥說你們跑到聖殿搞崇拜活動是不對的,人可以和上帝直接建立聯絡,在哪都可以拜神,也不需要非得遵守什麼律法。
耶穌的說法和猶太教的傳統背道而馳,猶太長老會想判他死刑,但好像沒有這個權力,長老會於是將他移交到羅馬執政官那裡。
耶穌自稱“彌賽亞”,也就是拯救者,說自己是來救萬民於水火的。而這類自稱的拯救者到最後總是造反,執政官只得判耶穌死刑,將他釘死在十字架上。
“彌賽亞”是希伯來語發音,翻譯成希臘語,就是“基督”。耶穌死後,傳說他又復活了,並且越傳越神,一門新的宗教,基督教就誕生了。
現在大家可以知道,好萊塢電影那麼熱衷推出超級英雄來拯救地球,根子就在這裡。對他們而言,耶穌就是史上最強超級英雄,是個人英雄主義的代言人。
相比耶穌,好萊塢的那些超級英雄簡直弱爆了。
基督教是在猶太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猶太教規定只有猶太人能信上帝,這個上帝偏安一隅,格局不高,是個村炮,相當於村裡的二狗;基督教說所有人都可以信上帝,瞬間開啟視野,完成了上帝的國際化,二狗變成andy,渾身散發著洋氣。
宗教就像湘菜,必須把辣味降低,才能被外地食客接受。也就是說,猶太教因為自己的重口味,無法推廣開來,基督教是微辣版的猶太教,深得廣大精神吃貨的喜歡。
猶太人第四次反抗羅馬的時候,先取得了一點小勝利,羅馬人沒辦法,調集6萬大軍圍攻耶路撒冷。猶太人發揚派系林立的優良傳統,不同的派系控制城市不同部分,被逐步剿滅。然後,羅馬人把耶路撒冷城給推平了。
猶太人繼續鬧,第五次,羅馬派來12個軍團,順利平叛。大量猶太人被當做奴隸進行買賣,價格跌到比馬還低。
自此,古代猶太人國家就沒有了,猶太人開始在全世界的“大離散”。
(四)猶太人的第三個特點,是以放貸為生
三個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禁止借錢給教友的時候收利息,但沒有說不能收異教徒的利息。這條規定,構成了猶太人在世界各地發財的理論基礎:猶太人可以放貸給基督徒和穆斯林,並收取高昂利息。
在一個正常的古代社會,借貸關係是無法避免的,普通人沒什麼積蓄,很多事必須借錢才能辦,比如娶媳婦、蓋房子。當然,現代社會也差不多,大部分人買房都得貸款,某些地方還出現了彩禮貸。
大家都皈依相同的宗教之後,完全按照教規,不出利息的話,你會發現根本借不到錢。把錢借出去不但沒有任何好處,還要冒收不回的風險,那不如放床底下鎮宅。
當然,聰明的信徒想出了很多辦法,比如把借出去的錢當做投資,分紅總不違反教規吧。辦法雖然很多,但操作起來頗為麻煩,而且內心總會受點小煎熬,被宗教法庭抓住之後,懲罰也很嚴格。
基督徒和穆斯林無比糾結的時候,猶太人出現了:大家都來找我借錢哈,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因為缺少競爭對手,或者從理論上說,根本不存在競爭對手,猶太人的放貸事業迅速發展起來。比如,法國和義大利的猶太人幾乎不從事放貸以外的其他任何職業。
國王喜歡讓猶太人做放貸人,他們做的每一筆生意,國王都要抽成。國王沒錢了也向猶太人借,借太多還不上,直接把債主殺掉,根本用不著賴賬,太方便了。
羅馬教皇發動十字軍東征後,聖殿騎士團作為保護耶路撒冷的武裝組織,順帶幹起了鏢局業務,往來歐洲和耶路撒冷之間人員和財物的安全,都由他們負責。
古代沒有手機轉賬,錢都是金幣、銀幣,帶在身上長途旅行很容易被山大王打劫,尤其是大筆錢財,必須要武裝押運。
聖殿騎士團的網路遍佈歐洲,一個法國公爵把錢給巴黎的騎士團,拿到一張收據,跑到耶路撒冷之後,他就可以用這張收據取到現金。當然,手續費是少不了的。
聖殿騎士團乾的其實是銀行業務,這張收據就是紙幣,從巴黎到耶路撒的金錢流轉就是轉賬功能。聖殿騎士團是歐洲最早的銀行,除了轉賬,放貸也是他們的支柱業務。
於是,猶太人的很多高階客戶,比如教皇、大主教、國王、公爵、伯爵,都被聖殿騎士團給搶走了。猶太人第一次認識到競爭的殘酷性。
沒辦法,他們只能向小角色放貸,農民、工匠、個體工商戶等等,以前嫌棄的小客戶,現在都笑臉相迎。服務好小微企業,也能為經濟做貢獻不是。
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地區,猶太人的客戶,65%是農民,30%是城鎮居民,剩下的才是騎士、貴族和神職人員。
底層窮人借錢之後,違約的機率是很高的。所謂救急不救窮,就是因為很多窮人借錢之後還不上。放款人為平衡風險,對底層客戶肯定要收取更高的利息,這樣就讓他們更不可能還得起錢。
於是,一個惡性迴圈誕生了,放款人和借款人的對立越來越嚴重,普通老百姓對猶太人的憎恨與日俱增,反猶浪潮此起彼伏。
在黑死病爆發的過程中,每個地方的猶太人都被指控往井裡投毒,是瘟疫的罪魁禍首。有些猶太人屈打成招,承認了這些誣告。猶太人還被指控綁架基督教小男孩,進行神秘祭祀,這就更加劇了基督徒對猶太人的憎恨。
德意志地區在反猶的過程中,發展出一種特殊的排斥畫像:猶太豬。把猶太人畫得肥頭大耳, 跟豬一樣醜陋。猶太豬的形象影響力深遠,甚至在後來的納粹宣傳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民眾的反猶要求,使西歐各國開始驅逐猶太人。表面上,國王是響應民眾呼聲,其實是為了霸佔猶太人的財產。
鑑於很難把猶太人全部趕走,那就只能讓他們集中居住,用柵欄和外界隔離,眼不見心不煩,這就是所謂的“柵欄區”。
尾聲:
猶太人的特點講完了,此後,他們將開始分為三個階段的近現代生活。
這三個階段分別是:仰王公鼻息、抱英國大腿、蹭美帝霸權。
誰強他們就跟著誰。
感謝閱讀,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