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太平洋證券/李宏濤)
1 21年回顧:前低後高,市場逐步恢復
2021年通訊指數前低後高,capex和應用驅動景氣
今年以來,申萬一級行業指數5個行業板塊漲幅超過20%。其中,通訊(申萬)下跌5.9%,表現低於市場,在申銀萬國28個 一級行業分類中位列第17位。通訊板塊內可交易個股中,年漲幅前三為萬隆光電(107.26%)、*ST實達(104.96%)、億通科技(94.01%),年跌幅 前 三為ST凱樂(-77.80%)、瑞斯康達(-42.49%)、中嘉博創(-40.72%)。通訊指數前低後高主要驅動是6月份鴻蒙釋出驅動物聯網、元宇宙方向,7月份運營商集採。
通訊板塊持倉與估值預計超跌反彈
通訊(申萬)2021Q3機構持股比例為34.80%,處於2016-2021年5年來的歷史低位。2021Q3機構持股比例下滑幅度 前三名為盛洋科技、億聯網路、新易盛,2021Q3機構持股比例前三名分別為長飛光纖、七一二、威勝資訊。當前通訊(申萬)市盈率(TTM)為35.38,2016年1月1日至今,估值處於底部區域,具有有超跌反彈的潛力。
運營商集採推後、運營商退市砸出黃金坑
運營商集採:受廣電資金限制的影響,6月700MHz 5G集採推遲;運營商對於光電線纜的集採價格和數量未達預期,光模 塊內卷嚴重。 運營商美股退市:1月6日,美國稱將推進中國三大運營商在紐交所退市;1月20日,三大運營商分別向紐交所書面要求復 核退市決定;5月6日,紐交所駁回三大運營商的複議請求,維持退市決定。
2 22年策略: 科技博弈的增量和新型資訊化底座
通訊業“十四五”:新基建、新應用、低能耗是主賽道
2022年5G基站建設仍處於高峰期。資料中心開 始增速拐點。2023年邊緣計算、資料中心大規模建設。工業 網際網路標識體系基本成型。 2023-2025車聯網、大規模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大 規模發展。 總5G基站數達到370萬站(26站/萬人),當 前115萬,5G的大規模覆蓋,明年應當還是處 於最高峰。 10Gpon大規模替換Gpon,1200萬個,約有 12億元需求。
中美技術關係再回不到從前,外圍和側翼協同高價值
全卡在光刻機:作業系統、伺服器人工智慧晶片、應用場景、5G專利都具備,等21年光刻機28nm突破 ; 5G建設不受影響:99%通訊裝置5G基站、光裝置、IP等可以使用28nm。當前7nm庫存夠用。中國啟用700M重耕不是 AAU是RRU、也不是mass mimo,用的5G空口技術,不用高階晶片 ;協同公司有價值:FPGA(紫光國微)、伺服器(紫光股份)、物聯網場景(華測、移遠)等。
東昇西落:FPGA與頭部裝置商協同,國產化2年三代進步顯著
全球曾有近60多家公司先後嘗試搶佔FPGA的高地,包括了英特爾、IBM、TI、摩托羅拉、飛利浦、東芝、三星等半導體巨 頭,但是最終只剩下美國四家公司:Xilinx(賽靈思)、Altera(阿爾特拉,被英特爾收購)、Lattice(萊迪思)、 Microsemi(美高森美)。 2019年末Xilinx與Altera佔87%市場份額(Xilinx56%、Intel-Altera31%、Lattice3%),專利60+%壁壘很高。美國禁令使國產替代成為必然。賽靈思FPGA佔華為採購比例超過95%,國產替代成為必然。 公司具有硬體+軟體系統+EDA工具和自有技術架構,與裝置商的技術協同帶來產品門數的極大提升和訂單量的急劇增加。(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智慧基建:半封閉區間的物聯網+車聯網
交通部在全國測試車路協同,雙向車道50-100萬/公里投資(RSU7-8萬、雷達30萬、邊緣計算控制器3-6萬)、應用場景不明,難以驅 動。單車智慧是可行的方向。(半)封閉道路是最有可能優先爆發的場景:港口、碼頭、物流園區、景區、運動場館等。2019年開始9省市13條路試點,交通部21年底做彙總評議。
智慧流量:資本驅動和切片網路需求,IDC/雲加速
網際網路巨頭投資驅動IDC發展:國內外大型網際網路公司資本開支繼續增長。阿里未來3年投資2000億元投向雲計算,騰訊 未來5年將投資5000億。2021前三季度,北美四大雲廠商資本開支合 計 845.49億美元,同比增長 41.26%。 流量持續增長拉高IDC建設需求:21年底5G網路實現全國覆蓋,當前戶均移動流量超過10G,使用者數超過1.7億,富媒體、 ARVR、雲遊戲平臺正在搭建,切片式應用逐步落地。 運營商投資向IDC傾斜帶來增量:中國移動傳輸投資在capex佔比從24%提升到26.8%,其中IDC/雲將佔16%約600億元。 約增加5萬個IDC機櫃。中國電信雲業務收入將從58億增長到113億左右,實現翻番增長。
3 投資方向:基建邊際增量,應用賽道龍頭
主裝置:市場份額傾向國內裝置商,總體價值量提升
運營商啟動5G基站集中採購。中國電信+中國聯通5G SA 2.1G無線主裝置,採購總量共約24.2萬站。最高投標限價為205 億元。中國移動+廣電700M主裝置48萬站。加上3.5G與2.6G基站,全年約90萬站,比20年增長50%。向國內裝置商傾斜,中興通訊受益。我們判斷華為市場份額約61%,中興通訊超過31%,第三廠商(信科/愛立信)約8- 9%。愛立信在700M主裝置中的市場份額會有大幅度萎縮甚至某標包為0。中興的市場份額相對擴大。 總體價值量提升。
主裝置:訂單數量增加和毛利率提升,帶來利潤增長
中興通訊:5G基站90萬站,中興微7nm基帶晶片部分自主、國產替代率提升, 5G基站市場份額將從20年的28%提升到 31%。促進中興通訊毛利率從34%提升到37%,預測全年淨利潤將超過65億元。2021年集採晚,運營商將友好首付款比 例和付款週期,Q3業績體現。 紫光股份:7月9日母公司紫光集團推進司法重整,股價壓制因素釋放。因為華為放棄伺服器市場,子公司新華三在運營商 集採中標份額大幅度拔高超過30%,公司營收利潤拐點式增長;自研伺服器晶片加深護城河;預測集團改制後將剝離紫光 數碼,成為純粹雲公司。
雲/IDC:資本驅動和切片網路需求,推動新基建加速
網際網路巨頭投資驅動IDC發展:國內外大型網際網路公司資本開支繼續增長。阿里未來3年投資2000億元投向雲計算,騰訊 未來5年將投資5000億。2021前三季度,北美四大雲廠商資本開支合 計 845.49億美元,同比增長 41.26%。 流量持續增長拉高IDC建設需求:21年底5G網路實現全國覆蓋,當前戶均移動流量超過10G,使用者數超過1.7億,富媒體、 ARVR、雲遊戲平臺正在搭建,切片式應用逐步落地。 運營商投資向IDC傾斜帶來增量:中國移動傳輸投資在capex佔比從24%提升到26.8%,其中IDC/雲將佔16%約600億元。 約增加5萬個IDC機櫃。中國電信雲業務收入將從58億增長到113億左右,實現翻番增長。(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雲/IDC:頭部廠商和PUE控制優秀廠商具有更大機會
寶信軟體: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74.05億元,同比增長23.63%,歸母淨利潤為14.15億元,同比增長率為 44.57%,均保持穩定增長。寶信軟體在水、電、能耗資源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並擁有自主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的能力,在 IDC領域佈局清晰,發展勢頭強勁。 新華三(紫光股份):ICT基礎設施領跑企業,產品線覆蓋全產業鏈,可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紫光股份收購後成為該公司 核心資產,是紫光股份營收和利潤的最主要來源。
物聯網模組:eSIM全面獲批,NB-IoT納入5G標準
eSIM全面獲批,物聯網加速滲透。目前三大運營商均已獲批在物聯網領域提供eSIM技術應用服務。eSIM體積小,且省去使用 時的物理插拔,更利於物聯網終端裝置快速滲透。預計到2024年 將達到8.75億,CAGR為27%。NB-IoT正式躋身5G國際標準。2020年7月,NB-IoT正式被接受為ITUIMT-20205G技術標準。疊加2G/3G騰退轉網的趨勢,NBIoT產業鏈發展有望進一步加速。
報告節選: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