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生前曾不止一次反對別人為自己祝壽,幾乎從來沒過過生日。在他生日的當天,總是都過的十分簡單和節約,不搞排場,最多就是和身邊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子女們聚在一起,吃頓家常便飯。
在毛澤東50歲的時候,一些同志們準備為他祝一次壽,結果他知道後直接嚴詞拒絕,並親自寫信給宣傳部的副部長,說:“生日決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會生出不良影響。目前是內外困難的時候,時機也不好。”
所以在毛澤東生日的當天,延安沒有舉行任何的祝壽活動。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毛澤東就沒有怎麼過過自己的生日了,後來他直接提出:“為了節約,無論哪一年都不要祝壽。”
但是在1964年毛澤東生日的那一天,他卻意外地請來了幾位賓客,並且舉行了一次公開的生日宴會。這是他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公開的生日宴會。為何毛澤東會突然間想要辦一次生日宴會了呢?他在宴會上又請了哪幾位賓客,都說了些什麼呢?
自掏腰包辦宴會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71歲生日,出乎人們的意料,毛澤東竟破天荒地要在這一天請客,並且還是自掏腰包。當日他在人民大會堂請了30多個賓客,並且沒有讓子女們來參加。
其實這次宴會的主題是招待勞模,當天,在一間不大的房子裡,品字形地擺了三張桌子,陶鑄夫婦、李富春及胡耀邦提早到了宴會現場。不一會兒,毛澤東走了進來,他環視了一下四周,說:“東興同志講,羅長子和陶鑄讓我請客,好嘛,今天我就來請。李敏要同我來,我說你不下鄉,你沒有資格來。李訥好,李訥下去搞‘四清’了。”
又過了一會兒,江青進來了,跟在她的身後的,還有幾位特殊的客人——錢學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帶頭人邢燕子、董加耕,大慶“鐵人”王進喜,還有大寨黨支部書記陳永貴,他們都是正在參加第三屆全國人代會的代表。
這幾位身份特殊的代表們,都是平生第一次走進中南海。這一天,陳永貴在黑棉襖外面套了一件家裡最好的黑布對襟夾衣,頭上裹著白毛巾。邢燕子、董加耕也是一身農民裝扮,他們都顯得有些緊張、還有點不安和激動。
1964年12月20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外面是寒風凜冽的隆冬季節,人民大會堂內卻是溫暖如春。新當選的數千名人大代表,按地區分片入座。
幾天後,又恰逢是毛澤東的71歲的生日,幾位大區書記想透過某種方式來緩解會上的緊張氣氛,就鼓動陶鑄勸毛澤東,要他在生日那天請客。毛澤東一開始沒有直接同意,說:“以前有規定,中央領導人不做壽。”
但陶鑄說一再堅持:“不是做壽,就是要你拿稿費請客。”毛澤東只好答應了:“你們都要我請客,那我就請吧。”於是就有了他生日這天的第一次“被迫”的生日宴會。
參加這天的晚宴的人員名單,是毛澤東親自定的,有部分領導同志、周恩來夫婦,陳毅,賀龍等人,還有各大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跟著江青進來的那4位特殊嘉賓。
周恩來按照毛澤東的意思,安排幾位科學家和勞動模範與毛澤東同坐主桌。毛澤東到得比較晚,他一進來,大家就立即起立鼓起掌來,但毛澤東馬上也跟著打手勢,讓大家都坐下,請客人們抽菸、吃糖。
大家都坐定後,毛澤東紅光滿面,顯得十分親熱。起初的氣氛有些嚴肅,因為毛澤東一開始就說:“今天是我的生日,過了年就 71 歲囉。我老了,也許不久就要去見馬克思了,所以今天請大家來吃飯……”
這樣的開場白,的確使客人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後來毛澤東接著說:“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壽,而是實行‘三同’,我用我的稿費請大家吃頓飯。我的孩子沒讓來,他們不夠資格。這裡有工人、農民、解放軍在一起,不光吃飯,還要談談話嘛!”
這句話一說,大家又重新笑了起來,氣氛一下子就緩和了不少。
有些人不好,尾巴翹得太高了
在上菜前夕,毛澤東挨個地聊起天來。他先問了餘秋裡讀了幾年的書,聽餘秋裡回答“3年小學”之後,他又接著說:“3年小學能搞出個大慶來,不錯嘛!”
接著,他又和幾位特殊客人聊了起來。因為提到了大慶,他就先對王進喜說:“石油工人們一起奮鬥搞出一個大慶來,很不錯嘛!石油工人乾得很兇,打得好。要工業學大慶。”王進喜聽到後連忙應和著。來自太行山小山溝的陳永貴,平時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笨嘴拙舌的人,可是當他見到毛澤東的時候,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只顧咧著嘴笑,稍稍抬著頭仰視著,兩隻手緊緊握著毛主席的手。
毛澤東笑道:“你是農業專家噢。”陳永貴聽不懂毛澤東的湖南話,只是一個勁地連連點頭,咧著嘴使勁笑。
周總理見狀,在一旁笑著翻譯道:“主席說你是農業專家。”陳永貴聽了,立刻搖起頭來:“不,不,我不是農業專家,不是農業專家。” 毛澤東說:“大寨搞得好嘛。”
毛澤東又問起陳永貴的年齡,陳永貴說:“50歲啦!”毛澤東笑道::“五十而知天命喲。”不知陳永貴是聽不懂湖南口音,還是不明白孔夫子這句話的意思,他當時並沒有去否認他“知天命”。
說著說著開始上菜了,是分餐制,每道菜都裝在一個小搪瓷盤裡。第一盤毛澤東先端給了董加耕,董加耕又禮貌地讓給了毛澤東,他不好再推脫了,於是就說了句:“謝謝!”
隨即毛澤東又問起他:“你是哪裡人?”董加耕說:“江蘇鹽城人。”“你是蘇北鹽城人,知道鹽城有‘兩喬’嗎?”董加耕一愣,一時沒有聽懂這問話的含意,只是盯著毛澤東不答。
毛澤東看出董加耕沒有聽懂,便提示說:“‘兩喬’,他們都很會寫文章。”董加耕這時一下子想了起來,便高興地回答說:“我知道,他們是我的同鄉胡喬木、喬冠華。”毛澤東高興地笑了起來。
接著毛澤東又轉而問向董加耕和邢燕子:“你們在鄉里能看到《參考訊息》嗎?”董加耕說:“一個公社只有一份《參考訊息》,只有一把手能看到,並且一看完還要封起來退到縣裡。聽說要保密。我是黨委委員,偶爾從書記那裡看到《參考訊息》,就是字太小……”
聽到這兒,毛澤東馬上就對周恩來說:“《參考訊息》要多印一些,字要大一些。反面教材就是反面教員,可以教育人,我們也可以出蔣介石選集,可以教育我們。”
生日宴席上有葡萄酒和茅臺酒,毛澤東喝下3杯茅臺酒之後,不知道是有些暈了還是怕對方聽不到,指著錢學森大聲地稱讚說:“你是導彈專家,依靠你,使我國的原子彈早日爆炸。”錢學森聽到後連忙立起身來,恭敬地說:“我不敢稱為專家,距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差得遠哩!”
毛澤東示意錢學森坐下後,又接著說:“錢學森不要稿費,私事不坐公車,很好!”
毛澤東侃侃而談的時候,周圍人們的神情一直都很緊張,並且認真地聽著他講的每一句話。逐漸毛澤東似乎覺察到了這一拘謹的氣氛,就開始招呼著讓大家吃菜。
期間他問向身邊的陳永貴:“湖南菜,辣啊,習慣嗎?” 陳永貴趕緊頻頻點頭。他還不斷給坐在他兩邊的知青夾菜。
毛澤東不停地熱情請大家動筷夾菜,並且又一次肯定了大慶和大寨兩個先進典型。
最後,毛澤東突然有些嚴肅地說道:“有了成績,不要翹尾巴。有些人不好,尾巴翹得太高了。要夾著尾巴做人,做出一點成績不要翹,做出兩點、三點、四點也不要翹。”幾位勞模知道這是主席在告誡自己,於是都開始連連點頭,並且表示:“記住主席的教導,永遠不驕傲自滿。”
在他講完話之後,周恩來總理過來敬酒,氣氛也隨之活躍了起來。這次接見和宴請一共持續了兩個小時左右。散席前,毛澤東還給在座的幾位一人分發了一隻蘋果,並一一握手告別。
毛澤東一生很少請客,即使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友,在他那裡也只能得到一杯清茶的禮遇。
這次毛澤東例外同意了宴請,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生日宴會,但它的真實意義卻十分重大,一個國家的革命領袖忽然從二線露面,陳永貴、董加耕、邢燕子等,都有幸得到了這份殊榮。
飯桌上的主席
四位特殊客人當中的邢燕子,家裡一直懸掛著幾張照片,是當時他們四人圍繞著毛澤東在宴席上的一個瞬間,正中間坐著毛澤東主席,毛主席的左邊是董加耕,右邊是邢燕子,邢燕子右邊是陳永貴。
因為離毛澤東最近,所以當時吃飯的情況,邢燕子也是記憶猶新,她說,當天的宴席上有餃子、湯圓、米飯、燒餅,但每樣只有一點,外加一小碗湯。
一開始邢燕子不知道菜是一道道上的,每樣嘗一點就會撤下去。結果看著沒吃完的菜都被陸續端下去了,覺得很浪費,於是就直接提出要求讓服務員別端走。
毛主席聽了之後,以為是邢燕子沒吃飽,就直接吩咐,讓服務員再給她和董加耕弄些飯來,甚至還又把他自己的那份餃子和燒餅都夾給邢燕子和董加耕。
毛主席給她夾了兩個餃子和一個燒餅,給董加耕夾了兩個燒餅和一個餃子。邢燕子看到主席的這一番舉止,心裡一下子暖融融的,儘管主席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但卻讓她真真實實地感受到,偉大領袖對兩位來自農村的青年人的關愛。
陳永貴也曾對這次的宴席,寫下過一些記錄文字:
“開始上菜了。桌上放著紅、白、黃3種酒,大家是分餐制,每道菜是一個小搪瓷盤。出人意料的是,服務員竟將第一盤先端給我。我忙將它讓給毛主席。老人家笑了,還客氣地說:‘謝謝!’誰知,第二盤又從我開始,我又給了毛主席,到第三盤我又讓給主席時,服務員特意對我說:‘你自己吃。’我不好再推讓了。印象中一共吃了 12道菜,除了一盤鹽水蝦,基本都是黃瓜、苦瓜、青辣椒、包菜,還有胡蘿蔔等一些蔬菜。”
董加耕1961年高中畢業之後,自願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來到農村,成為了一名知青。所以在吃飯的過程中,毛澤東時不時地會對董加耕說:“你現在還年輕,並且還是農村來的,你應該多吃一點。”
每次說完,毛澤東就會給他夾菜夾肉,這讓董加耕感到十分幸福,這頓飯也成為了他一生當中,記憶最深刻,最溫暖的一次了。
但董加耕坐在毛澤東身邊,根本沒什麼心思去吃飯,總是想時不時地觀察著主席。很快董加耕就發現,主席胃口好,吃得多、吃得快,在飯桌上他一共吃了兩小碗綠豆飯和一碗麵條,還有餃子、煎餅,一些菜也都吃了一點。
最後主席吃完,滿面紅光的狀態,70多歲的人,看起來好像只有50多歲。並且主席還很喜歡慈祥微笑著,所以總是會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
除此之外,董加耕在主席談話間,還無意間看到了毛澤東穿在身上的白布衫後面有一個很大的補丁,這一細節當時讓他十分吃驚,沒想到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竟然還會穿有補丁的衣服,再次改變了主席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另一位客人,王進喜,在這頓飯上吃得也很開心。因為得到了領袖主席的誇讚,王進喜的胃口也變得好了起來,在桌上一邊感謝著主席,一邊大口地吃菜,工人的憨厚和力量感,都在王進喜的身上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最後因為董加耕是四位特殊客人裡面唯一一個秀才,高中畢業,所以由他執筆,把大家每句話都回憶一下,做成了一份檔案,交給中央辦公廳存檔。
最後一個生日和周恩來徹夜長談
到了後來,毛澤東的生日就成了全國人民都家喻戶曉的日子了,所以每逢 12月26日,人民群眾便自發組織各種慶祝活動,有不少人給毛澤東送來禮物,祝賀他的生日。原本就不過生日的他,根本阻止不了群眾們的熱情。
這件事也難壞了很多工作人員,當時群眾們送來的東西很多,有的是工業品,有的是農產品。每逢毛澤東生日前後,中南海各個大門的值班室都特別忙碌,要說服送禮的同志把東西拿回去是很不容易的,有的同志放下禮品就走了。
毛澤東總是要求工作人員把東西儲存起來,不要損壞。時間長了,送來的東西也就堆積得越來越多了,最後只好專門抽出人去整理和保管各種禮品,又單列出了一間陳列室,對每一樣物品進行分類登記。禮品中有的是水果,毛澤東會將水果分送給機關值夜班的同志。
197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80歲華誕。這時的毛澤東已經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望了,不僅國內的百姓們會關注他,世界各個友好的國家也十分重視。
在他生日這天,全世界一共有100多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馬列主義政黨及其領袖人物,向毛澤東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賀信,朝鮮首相金日成,還派專人送來了珍貴的壽禮。但在這天的國內,因為毛澤東不允許聲張,所以幾乎所有報刊、電臺、電視臺都沒有做出什麼公開宣傳和報道。
1974年,在毛澤東81歲生日的這天,他是在長沙度過的。他在武漢乘火車出發,最後在10月13日就到達了長沙,住在一個院子不大,但是桂花樹枝葉繁茂的十分幽靜的一個地方,來養病休假。
不過毛澤東是不可能專門養病的,他先後在長沙接見了幾批外賓,還操心著人大的人事安排等等一些事宜,但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卻日益變多,所以那時毛澤東的心情並不輕鬆。
這年的生日,工作人員採來毛澤東最喜愛的臘梅和白茶花,點綴在客廳裡,茶几上還擺著毛澤東家鄉的一些特產:一盤燈芯糕、一盤交切糖、一盤寸金糖、一盤麻花條。
同時從北京抱病而來的周恩來,和盛情的湖南省委工作人員,也正悄悄地在為毛澤東過著簡樸卻溫馨的生日。毛澤東來到客廳時,看到這裡一些新的“變化”之後,便朝著工作人員會意地點頭微笑。
中午,廚房特意為毛澤東做了壽麵,並準備了一瓶深紅色的芙蓉酒。工作人員請毛澤東品嚐了家鄉的點心,並請他吃了一筷子長壽麵。
晚餐時,周恩來自掏腰包,請湖南省委負責人及省委接待處工作人員吃飯。席間,周恩來還不忘囑託工作人員照顧好毛澤東的生活,讓主席休養好,保證他的健康。吃過飯後,賓館的工作人員還在院子裡燃放起了幾掛鞭炮,向毛澤東表達家鄉人民對他81歲壽辰的祝福。
到了午夜時分,毛澤東並沒有很早就休息下,而是給周恩來打了一個電話,特地邀請他過去,進行一次單獨的談話。這兩位相處近50年的老戰友,這次一直聊到了第二天的凌晨,時間長達4個小時,都是工作上的問題。
隨後毛澤東又問道了周恩來的身體健康和病情,對他說:“你身體不好,四屆人大之後,你安心養病,國務院的工作讓小平同志去頂。”
後來,人們把周恩來長沙之行的成果,和他與毛澤東的談話,稱作“長沙決策”,這一決策,也決定了未來中國的政治走向。
這年的生日,毛澤東把朝鮮首相金日成特地送來的賀禮——朝鮮蘋果、葡萄,以及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送來的芒果,都分送給了身邊的工作人員,讓大家一飽口福。
之後毛澤東得知金日成患有眼病時,還立即派出了身邊最好的眼科專家,奔赴朝鮮,為金日成治病,親自審閱有關治療的電報。
1975年是毛澤東82歲的生日,也是他度過的最後一個生日。80歲之後,他能明顯感覺到自己老了,所以他總是會談及一些生死問題。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毛澤東的生日了。在國內,人們不敢公開為他祝壽,於是便悄悄地在家慶賀。
這天中午的午宴,比往常都豐富了一些,毛澤東也胃口很好地好了很多胖頭魚湯,還高興地說:“胖頭魚湯好香噢!”全程他都堅持自己用勺子舀湯喝。這頓飯,毛澤東吃得比平時高興。
晚上10點鐘,在徵得毛澤東同意後,工作人員在他的房間外放起了禮花,毛澤東半躺在床上,透過寬大的玻璃窗,向外望著特意為他燃放的禮花。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天還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和往年一樣,廚房的師傅們會給主席煮一碗長壽麵吃,當天衛士們還專門請了一位麵點做得很好的師傅。但是在開餐前,這位師傅把擀好的麵條下進鍋裡,但讓人意外的是,沒過多久,鍋裡的麵條竟然在鍋裡碎掉了,一節一節的,沒有整根的……
毛澤東的生日,有時是很熱鬧歡樂的,有時又是平淡無奇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毛澤東的生日與尋常百姓比較,似乎更少一些隆重豐盛,然而,毛澤東一生對此都十分知足。如今,毛澤東的生日菜譜儲存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成為一代偉人平凡生活的真實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