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距離《朝鮮停戰協定》已經過去一年多,但中國人民志願軍正面打破美軍全勝戰績神話後產生的自豪感還未褪去,這次戰爭的非凡意義使得中朝雙方友誼永固。適逢中國春節,金日成也將24箱蘋果送往毛澤東的辦公室。
要知道,中國援助朝鮮可是不惜付出對抗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美國的代價,相比之下金日成的節日禮物恐怕還是有些寒酸吧?
考慮到安全問題,東西是不會直接送到主席身邊的,而是整理好一份清單,等到毛澤東閱後再交往禮品庫。公私分明的毛主席從來不把這些物品佔為己有,這次也不例外。毛澤東發現是金日成贈送的蘋果,他當即吩咐警衛員把這些蘋果分發給戰士們享用。因為他認為,金日成的謝意更應該傳達給人民解放軍。
當大家開啟箱子,發現這些蘋果原來是當時的最精良的品種,色澤均勻、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不由得嚥了咽口水,急忙拿出一個準備大快朵頤,可當他們將蘋果拿出箱子時,這才明白這些禮物原來暗藏玄機。
經過檢查以後,他們發現每一個蘋果的正面都有一行漢字,不是用筆,則是一早用鏤空的紙包住,經過太陽照射後留下的,看來金日成的確用心良苦。上面一共有五個字,寫著“毛澤東萬歲”。
屋內立馬炸開了鍋,各抒己見,可始終討論不出結果。由於情況特殊,隊長李銀橋不敢馬虎,轉身就往外跑,把這件事報告給了主席。毛澤東搖了搖頭:
“這個口號不好,哪有人真的能活到一萬歲,既然活不到,那就吃了吧!”
金日成寄情於蘋果,跨越千山萬水,用獨特的方式致以了超越物質的謝意,也表達出對毛澤東這位偉大領導人的崇拜。可金日成並不瞭解自己的朋友,他的熱忱在毛澤東那裡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相反這恰恰是毛澤東最反感的口號,更是他一生奮力掙脫的鎖鏈。
-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921年6月29日,長沙的小西門碼頭上。雖是初夏,天氣卻異常沉悶,登船的出遊者們靠在牆邊,緊閉雙目。突然,遠處急匆匆地走來兩位年輕人,二人嘴裡操著熟練的長沙話不停地在討論,手上還不忘比劃一下,那種興奮的精神狀態,一下打破了沉默的氣氛。他們一個名叫何叔衡,另一個叫作毛澤東,兩人正準備登上前往上海的渡輪,去參加中共一大。
幾分鐘後,這艘船劃開平靜的水面,蕩起波瀾。船上的人哪能預料,這次的旅程會令整個中國發生顫動,而那位叫毛澤東的年輕人未來會站在世界之巔,叱吒風雲。
到達上海後,他們不顧一路奔波勞碌,按照信上所說的地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與組織見面。毛澤東對上海非常熟絡,因為他曾在這裡送別同學,也曾在這裡窮困潦倒。走在物是人非的街頭,毛澤東不禁沉思片刻,直到同行者的呼喊,才把他拉回現實。“潤之,你在想什麼呢?”毛澤東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等到他們來到上海代表李漢俊的家中時,已是月明星稀。兩人用暗號叩門,不一會,李漢俊就迎出來,屋裡早已坐滿了全國各地趕來的黨員代表。等58人全部到齊後,大家做起自我介紹。毛澤東發現,同志們不僅來自五湖四海,更是來自各行各業,其中不乏留學歸來的高階知識分子,也有底層的勞動人民。
此刻的他意識到,中國的美好未來終將會來。因為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中國所有的百姓開天闢地,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大山。
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召開,眾人內心早已風起雲湧,因為自己正在為一項永恆輝煌的事業奮鬥。蘇聯共產國際代表發表了熱情的講話,希望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蘇維埃最親密的戰友兄弟。
會議前五日,中央領導機構選舉完成,毛澤東當選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第六次會議上本決定討論一早擬定好的綱領和工作計劃,準備統一規劃時,卻被巡捕房打斷,大夥立馬撤離,迅速轉移。
確認安全後的代表們緊急商討後,選擇把會場更換至李達夫人王會悟的故鄉嘉興,一行人分兩批次坐火車去往嘉興。他們在旅店稍事休息後,前往事先租好的南湖畫舫。
中共一大就在這清淨優雅的南湖上繼續召開,等到一切工作安排妥當,同志們即將分離,忽然有人悄聲朗誦起起《國際歌》。船外隨時都可能藏有特務,但他們此時已經是勇敢的正式共產黨員,代表們再也按耐不住快要噴薄而出的情感,大家緊緊抱在一起,盡最大努力壓低聲音,齊頌起來:
“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階級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這就是毛澤東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他要解放中國人民,讓人民做國家的主人。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925年10月,毛澤東三十而立,揮筆寫下傳世之作《沁園春·長沙》,字裡行間豪邁盡顯,氣勢磅礴,卻又表露出來一種無力感。詞中著重描述學生時代那些明媚的日子,熟悉主席的人都知道,在他身上從來不乏浪漫主義色彩,所以那些過往歲月經他之手,令人無限神往。但此時本應該是毛澤東的事業上升期,他卻陷入回憶的漩渦,什麼人才會總在懷念過去?是那些暫時被現實打敗的人,就算是毛澤東,亦有過迷茫和困惑。
時值大革命,共產黨從一開始就只能跟在國民黨的身後亦步亦趨,胸懷大志的毛澤東夾在兩黨之間,鬱郁不得志。何況共產黨內部的矛盾幾乎來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一意孤行的領袖陳獨秀在生搬硬套蘇聯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步伐之快彷彿要脫離群眾而去。帶著一身傲骨變得越來越激進,共產國際已經不止一次批評他的行為,布林什維克革命逐漸偏離軌道。但客觀來講陳獨秀在黑暗中摸索走過的彎路,也令毛澤東受益匪淺。
陳獨秀對於後輩毛澤東團結農民,與中國真正的大多數人站在一起的建議根本不為所動。但當時人薄言微的毛澤東早晚會散發出耀眼光芒,他對馬克思主義的進步性、科學性和無產階級革命理解遠勝過所有人,包括帶他入門的李大釗。
後來他發表了《中國各階級分析》,此篇《毛澤東選集》的開山之作中,毛澤東全面的對國內形勢進行了全面徹底分析,述清目前敵友情況。在結尾處直言不諱地總結,無產階級將來必定會成為領導力量,改造這個世界依靠的只能是人民的力量。拋下廣大農民的力量,無異於自取滅亡。
這才是真正的經天緯地之才,接下來所有事情都在按照他設想的過程發生,這種預判,簡直令人拍案叫絕!
縱然得不到其他人支援,毛澤東還是帶著一腔孤勇回到了湖南老家,大力開展農民運動。他才發現,農民的日子早已活不下去,他們受其餘所有階級的壓迫,這個世界快要容不下這些人了。毛澤東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在正確的領導下,一無所有的億萬萬農民必將形成疾風驟雨之勢。他開展演講,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向鄉親們傳播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告訴他們,苦難的日子究竟從何而來,怎樣才能脫離苦海。
因為觸及到地主利益,鄉紳土豪採用武裝力量鎮壓,毛澤東在此險些喪命。所以他在逃離韶山奔赴廣州之際,借詩詞感慨萬千,為億萬萬同胞們的前途命運擔憂,究竟誰才能主宰這片蒼茫大地。
那麼試問這般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萬歲難道不是對他的侮辱嗎?
- “農村包圍城市”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北伐軍手中的屠刀伸向盟友。毛澤東的預言果真應驗,白色恐怖的籠罩之下,共產黨已處於危急存亡之秋,黨內人心惶惶、亂作一團。
此時的毛澤東正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在遭受連番打擊之後,他也從未改變過無產階級革命的赤誠之心。他一刻也不敢停歇,短短几個月,毛澤東把在湖南農村的所見所聞整合加以科學的認識方法,寫出《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這篇著作中,他深入淺出地論證了農民運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並提出了具體措施。中國勞苦的貧農,才是共產黨最堅定的朋友,一切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都要打倒。他想與時間賽跑,改變當時共產黨註定的結局。
可正當毛澤東躊躇滿志準備返程說服眾人時,上海傳來的大革命破裂的訊息。毛澤東淚流滿面,雖然在意見層面產生過摩擦,但他與黨內戰友之間的友誼超越了所有阻隔。毛澤東根本不懼怕反動勢力的四處出擊,他冒著生命危險回到組織。
這是共產黨歷史上的至暗時刻!即使這樣,毛澤東依然目光如炬,為所有人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史稱“八七會議”。毛澤東出席會議,在總結和清算完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之後,認為在合作中交出軍事領導權是造成慘痛損失的根本原因。他順勢托出“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著名論斷,確定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總路線。毛澤東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共產黨。誰知道,迫於緊急形勢,共產黨又一次走了彎路。
組織沿著大方向決定自江西、湖南兩地革命基礎較為活躍的地方發起武裝暴動,進行土地革命戰爭,毛澤東當之無愧的當選領頭人。事情進展得比較順利,毛澤東在湖南當地本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手一揮,千呼百應。農民們紛紛舉起榔頭和鐮刀,黨旗的標誌就是以此而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局面卻逐漸變得失控。
起義軍效仿十月革命,想先啃最硬的骨頭,所以做出了直接攻打長沙的錯誤決定,結果可想而知連吃敗仗、死傷無數。無奈之下只得鳴金收兵,回到文家市整頓。
毛澤東冷靜地看清了形勢,認為反動勢力太過於強大,直接進攻城市無異於以卵擊石,他果斷決定放棄既定的戰略計劃,改為“農村包圍城市”。但在絕對實力面前,這也無濟於事。
接下來的戰鬥基本演變為反圍殲戰,隊伍就此被打散,不知去向。但敵人從未使這支由人民組成的軍隊屈服,愈戰愈勇一往無前,他們堅信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總有一天會打垮所有的困難。
可以說,後來的新四軍、解放軍都繼承了這種意志,無畏無懼,百折不撓。而毛澤東親手締造了一種新型的軍隊,他們與人民緊密相連,牢記軍民魚水情、軍民融合,一次又一次的擊敗反動者。所以毛澤東說,解放戰爭勝利的功勞屬於人民,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站起來的只能是人民自己。
- 人民萬歲
時間來到1945年,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議正式確立以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一切工作的方針。毛澤東用了二十年的努力,把新民主主義革命之風吹遍大街小巷,讓中國共產黨成為了國內第一大黨派。他用實踐為中國人民找到一條通向光明的康莊大道,東方的政治巨星,真教日月換新天。
得此領袖,人民載歌載舞、歡呼雀躍,這本無可厚非。但一些個人崇拜主義同樣接踵而至,他們帶頭高喊著“毛主席萬歲”,試圖親手將主席送上神壇。一下子,舉國上下都充斥著歌功頌德的聲音。
毛澤東也難得糊塗,被鋪天蓋地的讚揚衝擊得不免有些飄飄然,正是這時候,他遇到了黃炎培,他為毛澤東敲響了警鐘。此人來頭甚大,充滿著傳奇色彩。
1899年,不到二十歲的黃炎培以榜首奪下秀才,不過他不同於尋常意義上的迂腐文人,在此後接受西方教育薰陶,學習英文。所以在考取舉人後,黃炎培放棄學而優則仕的傳統道路,他返回家鄉一心治學,從教育上來改變下一代人的思想。
他曾為滿清的科舉寒窗苦讀,卻又要親手推翻政府。他與孫中山一起創辦了同盟會,並擔任第一任總理。時任中國民主建國會主委的黃炎培,向延安發出一封電報,希望能夠訪問延安,商討兩黨談判的相關事宜。
不久後,毛澤東在機場親自迎接了黃炎培一行人,毛澤東握住他的雙手激動地說:“當年坐在臺下有幸聽過先生的演講,對他已是仰慕已久。”黃炎培沒有想到中共領導人竟然如此平易近人,不由得暗生欽佩之情。
在延安,年逾古稀的黃炎培親眼目睹了真正的民主革命,瞭解到毛澤東才是這個時代最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踐行者,他再次肯定了對毛澤東的印象。到來之前,黃炎培僅從零碎的美國雜誌中讀到毛澤東與新民主主義革命,今日一見,方才知曉未窺全豹。
雙方到達會議室後,正式開始了會談,經過三次的反覆推敲,最終以《延安會談記錄》圓滿落幕。7月4日,在延安的窯洞裡,兩人談古論今,知無不言,也就是頗為著名的“窯洞對”。
這幾天的延安之行,毛澤東知道,黃炎培觸動很大,他有意拋磚引玉,希望能夠讓前輩說出其真知灼見。“先生學貫中西、滿腹經綸,眼界必然比我等開闊。依您看,延安是否不同於南京呢?”黃炎培先是一怔,想了想回答道:
“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
這是《左傳·莊公十一年》所講的,禹和湯從自身找原因,所以才會國家興盛。桀和紂將錯誤歸結於他人,最後走向敗亡。
黃炎培藉此一抒胸臆,他從辛亥革命一路走來,期間能人異士無不創造過安邦定國的計策,最終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交替,最終被歷史的洪流淹沒。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也,千百年前就已寫下的醒世恆言,真的無人問津嗎?
黃炎培接著說:
“大凡初期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繼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個週期律。”
每每革命初期,退無可退,自然上下齊心,哪怕只是為了儲存一星火種,甘願慷慨赴死。等到成功以後,選擇變得更多,慢慢也就懈怠,久而久之積重難返。等到社會階級不得不重新洗牌,歷史再度重演。
黃炎培的意思很明顯,國民黨泥足深陷,再難拯救。來到延安以後,他腦海中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中共慢慢傾斜,要知道,國共和談都還舉棋未動。他炙熱的眼神望著毛澤東,鄭重其事的表白意願:“望中共諸君能夠找到一條新路,跳出這歷史週期率。”
毛澤東耳聞黃炎培如此肺腑之言,深諳先生心意,他斬釘截鐵地回答:
“我黨一早就找好了這條新路,新民主主義革命之路,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這天下,是人民做主。由他們監督政府,也就永遠聚精會神,賣力用心,跳出歷史週期律。”
與黃炎培的一席話,毛澤東同樣收穫良多,他要窮畢生之力用“人民萬歲”替代“毛主席萬歲”變成現實。
所以,當金日成的蘋果再次勾起這句闊別已久的口號時,毛澤東坦然自若,因為他的確沒有辜負對黃炎培的承諾。毛公所言非虛,共產黨果然經受得起人民的考試,共產黨堅定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件武器,不停地鞭策黨內所有人,不斷提升執政水平,與人民血肉聯絡在一起。
謹以此文——致敬偉大的毛主席,偉人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