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的春天,沙皇俄國的血腥統治籠罩在帝國的上空,空氣中充滿著壓抑的味道。5月26號這一天,尼古拉斯二世在一眾資產階級和貴族的見證下,在莫斯科郊外的賀登廣場,開啟他人生最重要的帝國加冕儀式,結果,簇擁的人群出現海嘯般的集體混亂,1400人被當場踩死。登基第一天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個好的兆頭。
果不其然,與此同時,聖彼得堡三萬紡織工人走上街頭,揮舞著拳頭,高喊著口號,手拿傳單、標語表達訴求。而這些傳單的一部分,竟出自一個其貌不揚、此刻正在聖彼得堡監獄裡的27歲青年男人之手,這個人就是列寧。
他因為宣傳進步思想,被沙皇警察投進監獄,14個月的監獄生活出來後,這個小個子男人又開始了三年的西伯利亞流放生活,此後又輾轉到了西歐。
而此時的俄國,在爭奪勢力範圍的日俄戰爭中再次敗下陣來。於是,在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斡旋之下,1905年,俄國沙皇與日本簽署了恥辱性和平協定。
國外戰場上連吃敗仗,灰頭土臉。
國內1月16號,聖彼得堡的鋼鐵工人大罷工一浪高過一浪,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前往冬宮請願,要求工人權利和政治自由,毫無懸念,這場遊行,遭到了血腥鎮壓。但這場“血腥的星期天”並沒有因為鎮壓而停歇,相反卻引發全國更大規模的罷工和騷亂。
11月,在看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風起雲湧之際,列寧看到了革命的曙光,於是直接回到俄國領導革命,並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不過,隨著12月莫斯科武裝起義的失敗,列寧又開啟了他長達10年的流亡生活。
列寧走了,但是那些堅守在國內的進步人士並沒有就此沉淪,相反遊街示威從未停歇。為了化解國內這場危機,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惺惺作態,發表了十月宣言,受到了溫和派的歡迎,算是表面上起到了一點點緩衝作用。在此期間,產生了俄羅斯的第一部憲法,沙皇與國家杜馬分享權力,看似做出了妥協,實則是換湯不換藥,因為沙皇握有解散議會的權力。
此後的幾年,沙俄一直處在白色恐怖高壓之下,無數人魂斷“斯托雷平的領帶”(絞刑架)之中。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而這一次,點燃這個火藥桶的則是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不堪的戰局。而國內,物價上漲、糧食短缺,而由聖彼得堡更名後的彼得格勒,工人大罷工一浪高過一浪,政府再一次想利用軍隊進行鎮壓,可這一次,軍隊拒絕了,不僅如此,軍隊也加入到了遊行的隊伍當中,這一下政府徹底對首都失去了控制權。
在普斯科夫的皇家列車一節陰暗的車廂裡,那些核心層的政治家和將軍告訴沙皇,他必須退位,否則國家將處於無政府狀態,並最終輸掉戰爭。尼古拉斯二世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放棄了王位,他想把王位讓給自己的兄弟格蘭德·邁克爾公爵,但後者拒絕了這一提議。就這樣,羅曼諾夫統治的三百年就此結束。
而此時,身處在瑞士蘇黎士的那個48歲的中年人列寧,聽到這一訊息後,儘管他的內心無比激動,但仍然還有一些擔憂。此時,他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內心已打定主意:必須回去!回到他熟悉的熱土,回到他熟悉的戰友身邊,回到他二十多年來設計的革命實踐中去。為此,他不計一切代價!
終於在1917年4月9號下午2點半,一趟承載著世界上最堅定的革命者的列車從瑞士轉道德國出發飛奔著向俄國駛去,它就像一枚導彈一樣直奔彼得格勒,去炸燬舊時代的秩序。
當舊有的世界格局、世界秩序還在高速運轉的時候,當資本主義在全球處於巔峰狀態瘋狂掠奪的時候,當亞非拉人民在殖民體系下、為擺脫水深火熱的統治苦苦掙扎的時候,十月革命就像出了膛的炮彈一樣,直衝雲際,炸裂出一簇熊熊的烈火,照耀在全世界的上空。
如果說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社會主義的一次偉大嘗試而永垂史冊的話,那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建立足以彪炳千古、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此後,社會主義便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它就像一位驕子一樣,主導著一個國家輝煌的篇章,主導著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脈搏,主導著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浪潮,主導著歷史賦予它的神聖使命。
而作為十月革命的總指揮,48歲的列寧不僅成為俄國人的救星,更成為世界最為矚目的馬克主義的革命者和導師。此後的6年時間裡,這個把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畢生事業的人,直到心臟停止跳動的那一刻,還在口述著蘇聯未來的宏偉藍圖。
如果說列寧奠定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雛形,那他的繼任者斯大林則成為了整個國家的靈魂。從衛國戰爭到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使蘇聯成為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這一頭號資本主義國家掰手腕的寵大帝國。斯大利的的繼任者,無論是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還是戈爾巴喬夫都沒有能夠打破斯大林時期的神話。
歷史是一個冰冷的長河,在這個長河裡,能夠看到國與國之間為了利益相互傾軋。歷史又是一個滾燙的熔爐,它能夠讓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理想與信仰,倒在革命前進的路上。
當理想與信仰結合在一起,便能夠創造出偉大的奇蹟。當理想與信仰分離,其結果就是分崩離析。
而蘇聯恰恰是創造這一偉大奇蹟的締造者,也是這個結局的見證者,此後74年裡他用自己的一生為全世界留下四個震驚。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個完全由勞苦大眾主導的社會主義革命政權,震驚了全世界。
蘇聯在意識形態上實現了登峰造極,震驚了全世界。全世界不同人種、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能夠彼此握手,願意為同一個目標而奮鬥。甚至在不遠萬里以外的國家可以不為任何利益無條件去支援另一個國家同志,這就是我常說的意識形態下的集體認同,這樣的事情在資本主義國家來看不可思議,甚至在整個世界歷史發展來看,幾千年來都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蘇聯人做到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至今忌憚俄羅斯的原因。
第三個震驚是,蘇聯以一己之力“單挑”美國半個世紀,冷戰的大棋局震驚了世界。蘇美兩大陣營為了證明誰的社會制度更好、更有優勢,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爭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強的鯰魚效應。美蘇爭霸推動了東西方人類文明的程序,這段期間,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迅速的40多年。
最後,則是蘇聯的解體震驚了全世界。1991年,伴隨著莫斯科紅場那面紅色的圖騰緩緩落下,一個龐然大國就此轟然倒下,留給這個世界一個究極疑問:
蘇聯究竟是如何從巔峰跌落走向敗亡的呢?
是時也,是運也,還是歷史的必然?背後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把時空撥回到1917年4月9號下午2點半,那輛從瑞士轉道德國衝向彼得格勒的列車。
一切的一切,都始於此,始於那個叫列寧的革命者。
今年是蘇聯解體30週年,作為一個蘇聯迷,不做個蘇聯系列著實心裡難受,所以棄子又開新坑啦——《蘇聯:紅色的“鋼鐵圖騰”坍塌之謎》,絕不拖更,第二集已經寫的差不多了,很快可以發出來,這集看的不過癮的金主爸爸下集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