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二妹雲連現在嘴巧,俏皮嗑兒一套一套的,從小可不是這樣,教她說句話,費老事了。
老妹出生時為起名這事兒,爹犯了難,因為我們家仨閨女,還沒見到男丁。爺爺說:起名叫弟吧。爹對爺爺的話從來都是唯命是從,於是老妹的大名谷雲英,小名兒——叫弟。
爹告訴雲連,妹妹名叫叫弟。她就跟著學:叫叫弟。糾正她:倆字兒——叫弟!她頭跌摟著叫:地歸兒!地歸兒!第二天,問她:妹妹叫什麼名?她回答乾脆:地歸兒!
全家都跟著她叫,於是,地歸兒就取代了叫弟,名正言順的成了老妹的小名。雲連比雲英大兩歲,如此算來,給妹妹起名兒的雲連當時三歲。
1952年農村實現了農業合作化,馬蹄子村成立了五二社,土地歸公。 二大娘說:就是喃給孩子起的名不對,地歸兒,地歸兒,把地都歸到社裡去了。我說:原來起名是叫弟,雲連不會說,就叫成了地歸兒。二大娘說:叫弟,不是一樣把地繳了合作社了嗎?
反正叫弟和地歸兒,都是熱愛集體、大公無私的意思。地歸兒、地歸兒地叫著,雖然不知道名字是啥意義,但是大家覺得這名字很有意思。
地(弟)歸兒,地(弟)歸兒,果然應驗,兩個弟弟永高,永秋先後出生。從此爹媽有兒有女,這其中自然有云連一份不小的功勞。
一般的女孩子結婚嫁到婆家,小名兒就沒有人叫了,可是地歸兒這個名兒,老妹一直叫到現在。有一天,馬蹄子四隊人到青雲水庫幹活兒,看見了地歸兒:這不是咱屯小地歸兒嗎?小地歸兒,小地歸兒——從此以後,小地歸兒的名字,在老妹的婆家小林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如今,老妹七十多歲的人,大家還叫她小地歸兒。
地歸兒這個名,字典和辭海里都查不出來,由此可見雲連的文化底蘊確實深不可測。
三歲姐姐給妹妹起名兒,沿用至今,是不是歪打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