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和官員為了顯現等級和社會地位,為了體現禮法和凸顯貴族、官員的重要性,在服飾、建築和器物上都有嚴格的等級,衣服也不能像現在這樣隨意穿著,穿龍袍或者私藏龍袍是謀逆的大罪,要誅九族的,不但龍袍不能穿,很多衣服的顏色和飾紋都有規定,不是什麼顏色和紋飾都能穿的,有很多規定,這裡就把我國古代衣服等級知識簡單說明下。
當然各朝代有不同的規定,服飾等級自周朝時有了明文規定,周朝建立後,為維護統治地位,將上古至殷商的禮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建立了一系列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範疇 ,形成了一套周禮,使其成為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並得到孔子及後世的一致推崇。
衣服也不例外,《尚書.益稷》對龍袍上面的花紋進行了規定,上面有十二章服,即十二種紋飾:“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龍袍的定製款,當然色彩和花紋不一,所包含的元素都必須有,一直延用到袁世凱復闢稱帝。
當然對各階層的衣服也有規定,諸侯只能用龍以下八種,卿用藻以下六種,大夫用藻、米、粉米四種圖案,士用藻火兩種圖案,界限分明,不可僭越,後世有改變,但總體變動不大,同時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上衣下裳,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一、材質明貴賤
在棉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古代衣服有兩種材質,一是用麻、葛等纖維材料織成的衣物,稱為“布”;二是用絲織出的“帛”,如綾、羅、綢、緞等,前者質粗而價低,後者質精而價高。
在早期,貴族才有資格用絲帛作衣服,平民百姓除年老者可以穿,其它只能穿布衣,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這樣一句話:“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也就是說,沒到年齡,甭想買絲綢穿。
只有貴族和官員才能穿,所以“錦衣”常指做了大官。“衣錦還鄉”是說做了大官回鄉炫耀。
當然出於經濟原因,老百姓也穿不起,勞作時也沒法穿,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稱,後來讀書人在沒有入仕之前,也稱為“布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自稱“臣本布衣”。
到宋朝經濟發達,平民老百姓才可以穿絲綢類衣服,明朝時,商人地位低下,即使有錢也不讓穿,如朱元璋時規定,“商賈之家只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紬紗。”
二、長短顯身份
古代有地位和身份穿的是長衫,平民老百姓日常穿的衣服都是短袍短衫,所以古代的這些秀才、舉人比較愛穿長衫,這正如《孔乙己》中,民國時期,咸亨酒店裡的下等人還是一身短打扮,站著喝酒。上等人、讀書人是穿長衫坐著慢慢喝酒的。
原因很簡單,長袍長衫沒法幹活,只有短衫才便於勞作,短衫慢慢成了平民老百姓的代表。
我們看古裝劇,穿那麼長的長袍,不相當於拖地嗎?把衣服都弄髒了,看來有錢人的世界,我們不懂。其實古裝劇中出現拖地長袍的場景,都是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地面通常都經過一些處理,有地毯之類,基本上不存在把衣服弄髒的情況。
當然即便是把衣服弄髒了,也會有僕人幫他們洗衣服,這點我們不用操心。
三、顏色分地位
古代服裝的顏色與一個人的地位密切相關。當然,各朝代對顏色的規定不一,如先秦時期,一般以黑色、紅色為主色,貴族主要著黑色、紅色,漢以後又以黃色為主色,後來也屢有變更,但黃、紫、紅等豔麗之色,多屬於達官貴人;而青藍黑白,多屬於平民。
龍袍最初並不是黃色的,從周朝起,按照五行命名主色,一直把黑色作為主色,包括秦朝,漢朝早期也是黑色,到漢中期時改為黃色,但黃和紅色兩種顏色互為主色,
一直到了唐朝,五行尚土德,黃色代表著土地的顏色,開始把黃色作為龍袍的顏色,明黃色和朱黃色作為皇家顏色固定下來,“黃袍”代指龍袍,趙匡胤陳橋兵變被指“黃袍加身”。其實宋朝建立後龍袍是紅色,因為宋朝五行是火,明朝五行尚火德,龍袍也是紅、黃兩種顏色,清朝龍袍採用明黃色。
於是皇帝的龍袍叫黃袍,錄取進士的公告叫“黃榜“,皇帝賜的馬褂叫黃馬褂。
官吏的服色以“品”而定,一般而言,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紫衣,四品著深紅色衣,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所以紅到發紫在古代是指要當三品以上高官,大紅大紫是指高官司、滿門朱紫是指家裡都是高官,唐代詩人白居易有“江州司馬青衫溼”中青衫就是指小官
“皂衣”和“烏衣”都是黑色衣服的意思,秦漢時是官員的衣服顏色,後來是下級胥吏所穿的黑色服飾,地位較低。後來“皂服”、“皂隸”等代表衙役。
三國時,南京夫子廟附近文德橋駐紮著東吳禁軍,官兵都穿黑衣,因此軍隊被稱為烏衣營,駐地也被稱為烏衣巷。東晉以來,人才輩出的王導、謝安兩大家族曾居住在此,所以劉禹錫詩云:“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青衣”在先秦時期是貴族服色,到漢朝以後,“青衣”成為丫環和僕人的衣服,“青衣”代指下人,後來因唱戲女子多著青色,“青衣”成為戲曲旦角代表。
“白衣”是指無官無位的在野平民。白衣在古代為身份較低賤者所穿,如僕役、庶民等,所以白衣來借指庶民,也泛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赭衣,就是紅褐色的衣服,封建社會里囚犯的服裝。古代犯罪的人穿上沒有領子、不鑲邊的赭色衣服,以後赭衣就成了囚衣。
四、紋飾別等級
從周朝時,規定了衣裳“十二章”之制,十二種紋樣各有特定的象徵意義,紋樣不同,所屬官階不一樣。天子之服,十二章全用,其它不同等級,所用紋飾也有嚴格的規定。
自唐朝武則天開始用補子來區分品級,就是衣服前胸或後背上織一塊圓形或方形織物,簡稱為“補”,亦可稱"胸背"或“官補”,明代補子一般為40釐米左右的正方形,清代有所縮小,30釐米左右的正方形或圓形。文官的補子圖案用飛禽,武將的補子用猛獸。
“衣冠禽獸”早期是指官員,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官員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洪水猛獸,於是,“衣冠禽獸”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清朝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紋、沒有品的黃鸝
武官是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當然,隨著時代發展,現在衣服早已沒有尊貴之分,我們可以隨意穿著,顏色、花紋、款式和長短等任意選,只要自己感覺舒服,怎麼穿都可以,即使是奇裝異服,也就是大家多看兩眼,古代服飾制度可以作為我們研究歷代文化和制度一項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