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在《禮記·月令》中有云“仲秋之月養衰老。靡粥飲食”。
這裡的仲秋就是指的中秋,因為一個季度有三個月,而仲秋正好位於秋季的中間第二個月內,因此慢慢地在民間就演變成了中秋。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到仲秋之際,就要贍養年老體衰的人,給這部分人送上容易消化的粥食。
中秋節又有許多別稱,比如祭月節、拜月節、團圓節等等稱呼,我們今天最常聽到的是團圓節這個稱呼,一方面是因為中秋在八月正中旬,此時在十五的這天,月亮正好是圓的,所以中秋節象徵了人世間的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另一方面是由於古代的詩人和詞人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尤其是東坡先生的那首《水調歌》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更是給中秋這個節日披上了一層悲情的面紗。
在古代,人們對祭祀情有獨鍾,一方面是祭祖,一方面就是敬天,縱觀我國很多傳統節日都來源於祭祀,只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慢慢變成了人們慶祝節日的一種方式。而中秋節其實就是表達了古人對月亮的尊崇和嚮往,因此又被稱為“拜月節”。
黃道吉日和日月食
中國傳統曆法高深莫測,是古代人仰望星空所形成的智慧結晶。古代人僅僅憑藉“踹測”就想到了黃道平面,並以此衍生了一系列的立法口訣。這些口訣在民間的重要意義絕對不亞於四大發明。
古代人靠天吃飯,天文曆法對農耕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根據黃道,古代人總結出來了到現在都在民間使用的24節令,對於中國古代世界霸主地位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再比如我們經常所說的“黃道吉日”,很多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實則是老祖宗的科學智慧。所謂“黃道”其實就是太陽自西向東運轉而產生的軌道平面。
在戰國時代的《甘石星經》中被稱為“黃道規”,黃道與赤道這個斜面相交產生了一個23度到24度的夾角,正因有了這個夾角,才使得太陽不會直射一個地區,而是在南北迴歸線來回晃動,因此地球上才有了一年四季的變化。地球的存在就是天造地設一樣的神奇,反過來才孕育了人類,這樣的行星打著燈籠也不好找,所以且行且珍惜。
那有些人可能會有疑惑,三者在一條線上,那不是應該發生日食或月食嗎?按道理,既然有朔月和望月,那應該每個月都有日食和月食,因為光鮮被遮擋的情況存在,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月球的軌道面(白道)與地球的軌道面(黃道),並不是平行的,而是有一個4-5度的夾角存在。由於這個夾角的存在,所以月球並沒有在地球影子裡,而是向上或向下偏離一點。只有在個別農曆月份的中旬,月球或地球會部分或全部進入影子,全部進入就是月(日)全食,否則是月(日)偏食。大家應該記得一句話叫做天狗吃月亮,講的就是月食。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這句話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直到今天,老人的口中依然是念叨著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這句農諺既正確又不完全正確。首先口口相傳這麼多年就一定有它的道理,事實上月亮很多時候確實是在十六那天又大又圓。但是根據推演曆法得出的結論,月亮並不一定是十六圓,有可能出現在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有可能。
月的長度是以“朔”和“望”為標準的。朔月一般指的是月亮最小的時候,一般發生在農曆初一,此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而月球自身沒有被太陽照亮的黑暗面幾乎完全朝向地球,因此晚上我們幾乎看不見月亮,整個天空漆黑一片。這個時間可能是在初一中的任何一個時刻,大約是12小時也就是第0.5天。
望就是指得一個月中月亮最大的時候, 朔月加上半個朔望月也就是29.5/2加上0.5等於15.25天,因此望(滿)月最可能發生在15.25天。由於天數並不是準確的十五,而且是大於15天的。
其次,由於月球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運動速率是不均勻的。朔可能發生在凌晨或傍晚,為什麼白天看不到月亮?這是因為大氣層在太陽的照射下非常明亮的緣故。從朔到望的過程中,如果月球經過近地點或遠地點,則由朔到望所需的時間也會不同,從朔到望可能要走不到14天或者超過15天。
最後,因為朔月的起點不是一天24小時的0點,而是均勻分佈在一天以內的,所以,即使朔望月之間相差有可能小於15天,但由於平均上多出了一天,那麼就會造成有滿月出現在農曆十六的情況。
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存在望月的時間差,就會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四圓,十六圓,甚至十七圓的情況。現實中由於十六的月亮圓的次數並不少見,再加上每個人賞月的時間不同,看到的月亮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久而久之,大家就會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天上的月亮也蓄勢待發。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將是十五圓”,這是自2013年以來,最圓月亮首次出現在中秋節當天,不過今年中秋月亮最圓時刻將出現在早上7點55 分,大家可以等到晚上再進行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