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不會透過語言表達,所有的內容都是透過哭鬧來表達,家長也是一邊猜測一邊判斷。其實除了哭鬧,孩子也會透過身體的行動來傳達,做父母的要看得懂才行。
大家會發現,經常照顧孩子的媽媽,透過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判斷孩子要做什麼。這並不是所謂的“心意相通”,而是透過細緻的觀察和經驗的累積得到的。
小孩子透過蹬腿,可以表達很多內容
小陽是個全職媽媽,因為雙方老人距離比較遠不方便過來,出了月子之後就是小陽自己照顧寶寶。從一個抱孩子都緊張得出汗的新手寶媽逐漸成長,現在孩子3個多月,小陽已經做得得心應手了。
還記得剛開始照顧寶寶的時候,只要孩子哭鬧就以為是餓了或者尿了,因此也判斷錯了很多次。不但自己手忙腳亂,孩子的情緒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安撫。
後來無意間小陽發現,寶寶蹬腳的動作也在傳遞資訊,雖然不會開口說話但是也能用肢體在表達。慢慢的小陽摸索出了一套“蹬腿”判斷,準確率很高。
孩子透過蹬腿,可以表達的意思有很多
開心或不開心
當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時候,孩子不但會發出開心的笑聲,同時也會手腳聯動,特別是小腳蹬得更賣力,這是在表達開心的情緒。
同樣的當孩子不開心,看不到媽媽、想要抱抱的時候也會透過蹬腿表達。不過蹬腿的動作和開心時候是有區別的,蹬的力度更大,頻率也會低一些。
在做鍛鍊
孩子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育表現,從平躺不會翻身到最後的直立走路,需要的是身體不斷髮育給予支援。多蹬腿可以鍛鍊腿上的肌肉,為將來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自娛自樂
3個月前的孩子比較小,還不懂得利用玩具來玩耍,玩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手指、腳趾。可能會吃手指、蹬著自己的小腿,同時配上嗯嗯啊啊的聲音,也是一個自娛自樂玩耍的時間。
身體不適
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會透過蹬腿表示,比如睡覺太熱了,透過蹬腿把被子踢掉、肚子疼腸絞痛的時候,透過蹬腿緩解不適、後背感到癢的時候不能自己抓,利用蹬腿產生摩擦來緩解不適。
雖然都是蹬腿,但是根據情緒、狀況不同,蹬腿的表現、力度也是有差別的,需要媽媽用心觀察。
經常蹬腿,對孩子發育有幫助
促進大運動能力
孩子的發育要經過三翻、6坐、8爬、周站立,前三個月身體肌肉力量不夠,只能選擇平躺。當開始學第一個本領翻身的時候,需要脖子和大腿的共同配合。
脖子負責上半身,大腿負責下半身,才能順利翻過去。包括後期的站立、行走、跑跳都是需要大腿力量和肌肉的,而蹬腿就是為這些內容做準備。
促進大腦發育
現在孩子的玩具有可以放在腳下踩踏的,當孩子透過蹬腿踩到了玩具發出聲音,他們會更加喜歡踢腿、踩踏的感覺。一方面可以增加調節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全身功能的鍛鍊。特別是大腦的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刺激觸覺神經的發育
剛出生的孩子大腦和大運動的能力都是需要開發的,當外界有足夠的刺激時,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是有促進作用的。
腳被稱作是第二個大腦,有豐富的神經,當孩子蹬腿的時候,使用不同材質的物品來鍛鍊,對孩子的觸覺神經發育有幫助。從而知道了什麼是軟、硬、涼、熱等。
除了蹬腿還有哪些行為是寶寶在表達情緒,父母要知道
拱背: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會安靜地平躺,如果出現了拱背的情況,可能是孩子出現了身體的疼痛或周圍的環境讓他感覺到不安。如果是中間位置經常拱起,可能是胃部出現了迴流。
揪耳朵:喜歡用自己的小手揪住耳朵,有時候是在玩耍,有時候也可能是耳朵不舒服,根據寶寶表情來判斷,痛苦的表情說明不適。家長需要及時檢視。
握拳:當寶寶感到餓、緊張害怕的時候會握緊拳頭,還有在拉臭臭用力的時候也會握拳。
膝蓋緊縮:如果總喜歡把膝蓋蜷縮起來靠近肚子附近,可能是出現了腸胃的問題,比如腸絞痛、脹氣、便秘等,透過收縮膝蓋給腹部一定的壓力,來緩解不適。6個月之前的孩子腸絞痛是比較常見的,家長可以透過按摩來幫助孩子緩解。
結束語:對於孩子來說每一天都在長本領,可能過程中會遇到不適,家長需要做好關注,如果出現異常需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