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聽故事,長大了也就愛到有故事的地方去,去印證聽故事時心裡生出的諸多揣測。
當你和一樣事物有了聯絡,自然是會去溯源它的歷史,而玩咖啡的人總是會和朱苦拉這個小村子牽扯到一起,那個故事想必你們都是聽過的,“傳教士把咖啡帶到了村子種下,從此朱苦拉便成了中國咖啡的發源地。”每每聽到這個故事無不加重著對小村子的好奇與嚮往。於是,一個咖啡人的朝聖之旅就種下了種子。
去了,成行是在去年一月,從新田出發,整個路程約摸3個小時,駕車從這個山的山頭到那個山的山腰,再蜿蜒到另外一座山的山腳,這時透過車窗村子就可以看個大概,兩座高山屹立著,漁泡江從山中穿流而過,而村子就在漁泡江畔半山腳,正可謂在水一邊,在山一角。
“一個鬍子花白的老頭,身著一件教袍,胸前掛著十字架吊墜,手裡拿著鋤頭,挺著油肚在教堂後面種下一顆小樹苗。”這像是在行車途中想起法國傳教士在朱苦拉種咖啡的故事時心裡湧現的雜想一般。但就這一路來所看到的景色來說,這份遐想多少還是有些唯心的。且不說教堂不得見,就這一路上像樣的樹都少,正值冬末春未初的時節,放眼兩邊的高山,無非一邊山的枯黃對著另一邊山的枯黃,樹雖則有,但不成林,在半山腰、在山頂,東邊一棵、西邊一棵,孤零零的站著,點綴著一點綠色。在這枯黃是本色,蕭瑟是應分的兩山間,這點點的綠意到給這畫面平添了些許喜色。
講回小村子,咖啡自然是不可少的,在進村的路兩邊,迎接你的就是種著的咖啡樹,而村子也是被咖啡林包圍著的,房子在咖啡樹之間、咖啡樹在房子前後,如此這般倒也在亂中顯得熱鬧許多。而圍著村子的咖啡的綠也和兩山的枯黃形成比較,自是會使你想起沙漠和綠洲的相得益彰。到村子時正是村民們飯後閒談的時間,村民們圍著路邊說笑的自說笑,曬太陽的曬太陽,難得的是還有幾位放著音樂跳著舞蹈。這份閒暇旅行人是體會不到的。
保山、普洱的名氣勝在咖啡的商業和規模,而朱苦拉的名氣勝在咖啡的故事和歷史,這次小小的朝聖之旅本就是計劃之外的偶遇,因為路過村子而成行的,所以當地的咖啡自然是沒時間喝上一杯的,留個遺憾也好,總得為下次再去找個說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