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剖腹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能降低風險,減輕疼痛,但是對於很多孕婦來說,她們還是更希望順產生娃。
只不過,順產生娃的要求非常高,尤其需要胎兒胎位正常。胎兒胎位可分為三種:頭位、臀位和橫位。橫位就是胎兒橫臥在宮內,無法入盆,更不能順產;頭位是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的姿勢倒立在宮內,順產機率最高(臀位也有順產的可能,只是機率較低、危險較高)。
也正是因此,到了孕晚期,孕婦往往會非常關注胎兒胎位,就怕原本正常的胎位,突然變得不正常,讓孕婦無法順產。
那麼,胎兒胎位什麼時候才能固定?如果不正常,又該怎麼辦呢?
01、胎兒胎位啥時候固定?
孕28周前,胎兒較小,羊水較多,胎兒在宮內的活動空間非常大,胎位暫時無法固定,孕婦也不需要糾結胎位問題;孕29-32周,雖然胎兒進入體重猛漲期,發育速度非常快,宮內空間也逐漸狹窄,但是胎兒仍然很活躍,經常在宮內拳打腳踢、變換姿勢。
孕32周後,胎兒越來越大,羊水逐漸減少,在狹窄空間的限制下,胎兒胎位基本固定,很難再大幅度活動了。尤其是孕36周前後,很多胎兒入盆被“卡住”,就更沒有改變胎位的可能了。
PS:有些胎兒入盆較晚,直到分娩才入盆,而且他們發育偏小,即使臨近分娩,在宮內也有充裕活動空間,胎位也經常變化。
02、胎兒“胎位”不正怎麼辦?
不過,即使胎位不正也不用擔心,只要發現得早,是可以透過“外力”糾正的。比如孕28-32周,就是糾正胎位的最佳時間。
孕28周前,胎兒小,羊水多,空間大,胎位不僅沒有固定,還能隨時改變。遇到調皮搗蛋的小胎兒,一天變個七八回都是正常的;孕32周後,胎兒幾乎盈滿整個子.宮,胎位也基本固定,再糾正就太難了。
但是孕28-32周不同,此時胎兒不大不小剛剛好:胎兒被宮內空間較好地控制住,不能輕鬆改變胎位,也不是完全固定不變。
如果發現胎位不正,孕婦可以透過“胸膝臥位”來糾正。
具體方法: 孕婦排淨膀胱、鬆開褲腰,在瑜伽墊上作下跪姿勢,將胸部儘量貼近瑜伽墊,大腿和瑜伽墊保持垂直,臀部抬高,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或頭兩側前伸,形成“臀高頭低”的姿勢。
注意1:“胸膝臥位”並不是越久越好,孕婦一天2次,一次15分鐘,持續7-10天基本就可以了。
注意2:“胸膝臥位”效果不錯,但是成功率只有70-80%;如果你碰巧是不成功的那一位,也不要太擔心,可以跟醫生諮詢新辦法,也可以直接選擇剖腹產,只要母子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注意3:有些孕婦孕32-34周以後才發現胎位不正,遇到這種情況,最好詢問醫生,而不是盲目使用偏方。
注意4:不是所有的胎兒都會胎位固定,只要胎兒沒有完全入盆,不管多晚,胎兒都有糾正的機會,只是機率較低,需要依靠他們自己的努力。
03、“胎位”檢查,別錯過
為了保證胎兒胎位正常,順利分娩,到了孕晚期,每個孕婦都應該去醫院做胎位檢查,在專業人員的檢查下,明確胎兒在宮內的姿勢和位置是否正常。一旦發現不正常,也能早發現早糾正,把胎位不正的可能降到最低。
1、檢查時間:孕28-30周。
2、檢查方法:B超檢查、觸診法。
1)B超檢查:B超檢查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透過B超檢測,我們能清晰地看到胎兒在宮內的姿勢和位置,簡直是一目瞭然。
檢查後,孕婦也可以根據檢查報告明確胎兒的情況。就拿胎位來說,報告上都標準得非常詳細,可能是中文標誌:頭位、臀圍、橫位;也可能是英文標誌:LSA、ROA、LOA等等,實在不清楚可以網上查詢,也可以詢問醫生,千萬不要稀裡糊塗,不清楚。
2)觸診法:觸診法是最常見、最簡單的檢查方法,但是對醫生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是有經驗的專業醫生來做。
觸診法就是醫生用手觸碰孕婦肚子來檢查,一般分為四步:
第一步,檢查宮底,先確認宮底高,估計宮底高跟孕周是否相符,再分辨宮底是胎體的哪個部分(圓而硬有浮球感,是胎頭;寬而軟不規則,是胎臂);
第二步,檢查子.宮兩側,分辨胎背和胎兒四肢在孕婦腹壁的哪一側(平坦飽滿的一側是胎背,高低不平有結節的一側是胎兒肢體);
第三步,檢查恥骨聯合上方,先握住先露部位,判斷先露部位是頭還是臂;再左右推動先露部位,確定是否入盆(不能推動的話,說明入盆了);
第四步,檢查先露部部位兩側,往骨盆入.口.深.按,再次核對先露部位的診斷是否正確,並確定先露部位的入盆程度。
如此一來,胎位情況就被檢查得非常清楚了,孕婦也能根據結果進行正確的護理和糾正。
叮麻寄語:孕晚期檢查較頻,專案較多,安全起見,建議孕婦每個檢查都不要錯過,以免錯過最佳糾正時間,影響分娩順利。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