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 壽命不太行」、「容易掉速」應該每個人都有所耳聞。
電腦卡頓、經常藍色畫面、開機速度遊戲載入速度變慢,硬碟跑分也確實慢了不少,難道真是 SSD 固態硬碟掉速了?不行了?
其實只要不是特別拉胯的 SSD,沒有那麼容易掉速(掉盤機率都比這大)。
不過為何跑分測試與全新的有一定差距?
要說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先了解一下 SSD 上同快閃記憶體顆粒、主控一樣重要的部分:快取。
快取這個詞大家應該在很多地方見過,這個中文其實對應了很多不同的詞。
而在 SSD 上,也可以分為 DRAM 快取 和 SLC Cahce 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01
DRAM 快取
很多 SSD 上都能看見長得和記憶體條上一樣的顆粒,沒錯那正是 DRAM 顆粒。
DRAM 的速度非常快,而作為電腦與真正儲存資料的 Flash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的中間人再合適不過。
它除了調取暫存可能會用到的資料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儲存 FTL 快閃記憶體對映表。
有這個對映表,才能把你的小姐姐寫入硬碟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而不僅僅存在於CDEFG 盤。
既然這麼重要,但為什麼一些 SSD 上並沒有 DRAM 快取呢?
這一類方案要麼是將功能整合在主控,要麼是透過 HMB 機制使用電腦少量記憶體來完成其工作。
現在仍然也有不少無快取方案的 SSD ,比較知名的比如:三星980、西數 SN550 等。
02
SLC Cache
而 SLC Cache 就和大家印象中的快取比較接近了。
用 TLC 模擬 SLC 可以提高速度,加速讀寫,並且與 DRAM 不同,即使斷電也不會丟失 SLC Cache 中的資料。
雖然這是個用容量換速度的辦法,但使用當下空閒空間模擬就做到了兩者兼得。
以致於要是持續不斷地寫入 ,SLC Cache 是會被用完的。
寫完後 SLC Cache 的速度就會變為 TLC 直寫的速度,本質上來說 TLC 直寫速度才是真正的速度。
這樣說來,我們常看到的速度其實都是 SLC Cache 的速度,而要知道真正掉沒掉速還得看緩外 TLC 直寫速度。
不過 SLC Cahce 有好幾種方案,以致於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知道清楚馬兒跑得快還是慢。
03
SLC Cache 分類
現在常用的模擬方案分為了固定大小 SLC Cache 、動態 SLC Cache 和全盤模擬 SLC Cache 。
固定大小是簡單且老實的方案,很容易理解,即 SLC Cache 的大小是固定的,一般為10到幾十G 不等。
一般用於還不錯的 SSD ,因為很輕易就能暴露 TLC 真實直寫速度。
而動態模擬 SLC Cache 會根據你硬碟剩餘空間來調整 SLC Cache 的大小。
比如空盤 50G ,半盤變為30G 這個樣子。
這個動態策略聽起來挺不錯的,但也很看廠商調校,和固定大小相比各有優劣吧。
而全盤模擬 SLC 就不那麼老實了,剩餘空間全拿來模擬 SLC ,有著非常大的SLC Cache 空間,而其速度在使用了一定的空間後也會開始降低。
與前兩種方案平穩的速度比起來,這種方案速度就...
這種方案一般是用於中低端不太好的 SSD ,它們的 TLC 直寫速度非常慢,所以只能這樣搞,在 SATA SSD 上比較常見。
所以除了實在沒錢外,不推薦此類盤。
04
掉速問題
其實像 SLC Cache 速度到 TLC 直寫速度這樣的變化是天生就存在的,不應該叫做掉速。
使用久了導致的硬體本身速度變差才是真的掉速。
固定大小 SLC Cache 和動態策略 SLC Cache ,不管你放了多少學習資料,緩內以及緩外速度都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
想要測試,直接 HD Tune 或者大檔案寫入就好了。
而全盤模擬的方案,往往是大家抱怨 SSD 掉速的重災區。
這類盤的空間使用量其實是會影響緩內及緩外速度的,在0-1/3、1/3-2/3、2/3-1 之間會有明顯的速度差異。
這類 SSD 建議保持1/3 的空閒空間,或者給更大的 OP 預留空間,體驗會稍微好點。
所以,你覺得你的 SSD 掉速了不行了,可能實際上並沒有,只是它本身就是垃圾,注意使用方式還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