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本名為《往事浮光》的自傳書籍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
作者林婉珍的名字聽上去有些陌生,但是她的另一個頭銜卻響噹噹,瓊瑤老公平鑫濤的前妻原配。
林婉珍在書中回憶平鑫濤與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文字中毫不留情地控訴瓊瑤插足破壞婚姻。
出書第二日,瓊瑤便發文回撕,引用了和尚開示語錄“知道劉姐走了,這一天並不安寧,思念劉姐,也想到一些‘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問題,不勝感慨”,暗諷林婉珍氣度不大。
更讓人感到頗有意思的是,這本《往事浮光》的出版公司正是平家人掌控的皇冠出版社。
平鑫濤獨子平雲也寫道:“在我的出版生涯裡,出版了近千本書,但能夠為自己的母親出這本書,是我做過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可見這本書的出版,正是平家與瓊瑤撕破臉皮分道揚鑣的標誌線。
瓊瑤在皇冠出版社合作圈子裡的風評一直不是很好,在這本寫滿了往事的自傳書出版後,臺灣的著名女作家季季也主動發聲:“向平太太致敬,平太太終於鼓起勇氣,說了許多真話。”
從“平太太”的稱呼上可以看出,季季完全不認可瓊瑤這個後來居上的“太太”,在她心裡,平家與出版社的女主人一直沒有換過人。
一本不過幾萬字的書引起這麼多連鎖反應,那書中寫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又揭露了怎樣的往事呢?88歲的林婉珍隱忍半生,又為何突然出書指控?我們一起跟著文字,走進林婉珍的回憶。
相遇後的風暴
在瓊瑤早期的小說之中,有不少楚楚可憐滿腹才華的女主角,而男主角往往是有家室有妻子,甚至有子女的中年男人,她們在愛情之中相互吸引,相互折磨,繼而展開一段轟轟烈烈的虐戀,不少姑娘在她的故事之中為男女主角的愛情流淚哭泣。
但現在反過來一看,這種激情的愛情關係,不正是一個不尊重原配家庭的丈夫和一個第三人的糾纏嗎?
瓊瑤筆下《紫貝殼》的女主角乾脆直接成了已婚男人的情人,在出門時還有一位女性角色,極度諷刺地開口:“這要是以前,我還能叫你一句如夫人,現在嘛,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了。”
瓊瑤用這一情節來襯托主角愛情的不容易,似乎她們正在與全世界逆行,為了心中的一點愛情,勇往直前。
俗話說,作品就是一個作者自身情緒和經歷的縮影,《紫貝殼》成書於1966年,而在三年前,瓊瑤和平鑫濤相識,可以說在寫這本書時,他們兩人正處在轟轟烈烈的愛情之中。
不難想象,小說之中男女主角正是她們二人的倒影,那個斤斤計較尖酸刻薄的原配夫人,則是林婉珍的倒影。
這段愛情開始於一次出版社的會談,瓊瑤此時正是簽約作者,被特別邀請到出版社老闆平鑫濤家吃飯。
平家三個孩子調皮可愛,林婉珍氣質溫婉大方,在沒有第三人介入之前,這個家庭似乎還是牢固的。
林婉珍在書中也提到了這次相遇,瓊瑤還十分親切地對林婉珍道:“你的小兒子和我兒子一樣大。”
再往後就是人盡皆知的故事了,瓊瑤和平鑫濤相愛,平鑫濤不願意立刻離婚,還想在外保持形象,離婚之事一拖再拖。
這段扭曲的“愛情”足足持續十餘年,在十餘年中,瓊瑤被愛情折磨,寫出了許多悽慘優美的愛情故事,而林婉珍也被丈夫的這段“感情”所困,崩潰不堪。
除《紫貝殼》外,瓊瑤還寫過一本《浪花》,她可是在報紙上親口承認過,《浪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她本身的自傳。
讓我們來看看《浪花》的劇情。
故事之中擁有無限才華的女畫家,與一位被困於家庭之中的男人展開了一段“戀情”。
這個故事梗概就是瓊瑤與平鑫濤愛情的簡略描寫,不過把寫作換成了畫畫,明眼人一看就知。
更重要的是,小說中原配夫人名為林婉琳,和林婉珍名字極其相似,瓊瑤的小心思如同司馬昭之心。
小說之中瓊瑤對原配夫人的描寫極盡庸俗霸道,這樣侮辱原配夫人也就算了,更讓人感到不適的是,故事之中原配的子女居然紛紛被這位第三人打動。
原文中臺詞實在讓人無法接受:“老實告訴你,我現在已經昏了頭了,我覺得,父母的事,我們很難過問,也很難參加意見。說真的,爸爸移情別戀,愛上秦阿姨,在我看來,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我是爸爸,我也會!”
瓊瑤“情人”的身份基本上已經坐實,她藉著自己的作品描寫自身生活。
從作家方面來看,她想創作什麼樣的作品確實是個人自由,但是從社會道德來看,這種作品確實不太能為主流道德所接受。
李敖曾諷刺瓊瑤“是私人小世界裡的軟弱,不但作品本身軟弱,她還拐帶著人們跟它一起軟弱。”
除了瓊瑤之外,平鑫濤在這段感情之中更要負主要責任。
平鑫濤本身是家境貧寒的普通小子,林婉珍倒是大家閨秀,在結婚之初,林婉珍拿出自己的錢資助平鑫濤開辦雜誌社,還為他生兒育女打理客服財務等雜務。
可沒想到就在生活一切平穩之時,丈夫卻突然移情別戀,甚至折磨她數十年之久,最後採用剛硬的態度與她離婚,讓她丟盡臉面。
更讓人感到不理解的是,做出瞭如此寡廉鮮恥的事情,還要在眾人面前宣傳真愛。
平鑫濤常常在媒體面前聲稱,皇冠出版社離不開瓊瑤,如果沒有瓊瑤,皇冠出版社不會像今天這樣如日中天,如此深情表白,確實超越道德,讓人無法理解。
愛情裡的平等與不平等
無論怎麼說,林婉珍被愛情辜負,從社會層面來說,她對得起丈夫,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子女朋友,但唯獨沒有想好自己的退路。
林婉珍是集聚傳統美德的優秀女性,善良寬容賢惠,足以讓所有人感動,但卻感動不了自己的丈夫。
她並不理解丈夫的野心,也不理解丈夫的事業心,她確實選擇了一個與自己根本不相符合的男人。
她在愛情之中付出的越多,愛情的天平就越不平等,而平鑫濤需要的並不是一個完全為他付出的女人,他需要一個戰友,一個可以和他勢均力敵的女人。
林婉珍對平鑫濤實在太好,不僅在金錢上提供支援,在家庭方面做好後方工作,甚至在各個方面都儘量遷就與配合。
為了給丈夫做一道他喜歡吃的菜,林婉珍往往輾轉購買食材,耗費三個小時。
在出版社規模擴大之後,不斷有作者上門拜訪聚餐,她也忙前忙後,將面子做足。
但就算如此丈夫對她依舊不滿意,因為在傳統的賢淑之外,林婉珍是個並不太有風情的姑娘,她個性極其直爽,說話直來直去,在浪漫面前,她毫不理解。
平鑫濤在出差之時,偶爾會買回來一些款式新穎的衣服送給妻子,但林婉珍卻直接回絕,堅持穿戴傳統服飾,認為這些新興的事物暴露豔麗。
平鑫濤只能把買來的禮物送給瓊瑤,但瓊瑤卻歡天喜地地炫耀,平鑫濤的成就心在瓊瑤身上得到了極大滿足,二人越走越近。
在《往事浮光》中,林婉珍寫到此事,筆下淡淡哀傷,似乎也在後悔當初愛情面前不解風情的自己。
林婉珍逆來順受的性格讓平鑫濤愈發大膽,他把在妻子那裡得不到的感情回應,全部寄託在了瓊瑤身上。
每天下班一定會開車到瓊瑤家,林婉珍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會在家中做好飯菜繼續等待,就算髮現了櫃子之中丈夫與其他女人寫的情書,她也照樣沉默。
不管對方與丈夫怎樣恩愛,緋聞連天,她都一味忍讓,受盡委屈,林婉珍以為這樣可以換來平鑫濤的回心轉意。
但事與願違,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在最小的一個孩子,長到十幾歲後,平鑫濤終於提出離婚。
“瓊瑤比較脆弱,你比較堅強。”平鑫濤如是說。
林婉珍在書中泣訴:“我比較堅強,所以任你插刀戟槍,她比較柔弱,所以你不照顧她,她就活不下去?”
愛情的天平在極不平衡的情況之下,崩塌碎裂。我們不去單方面指責哪一方違背了社會道德,感情故事表面下的核心更值得我們探討。
一段不平等的愛情註定是無法長久持續下去的,平鑫濤熱愛文學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經典,他用自己一輩子的經歷來從事出版行業。
然而就在60年代初,國民黨卻實行文化高壓政策,臺灣人民的傳統道德倫理觀念受到猛烈衝擊與挑戰,文藝創作也受到禁錮,種種虛無主義和悲觀情緒在文學作品之中蔓延。
出版行業陷入頹勢,此時瓊瑤的書反而是一劑強心針,給當時追求文藝風潮的年輕人一個情緒宣洩口。
雖然情節看上去有些與社會道德不相符,但文筆優美,情節動人,故事中的主角完全追求愛情的理想化信仰,也讓當時的臺灣年輕人共同做了一個夢。
雖然皇冠出版社的出生在於林婉珍,但在60年代瓊瑤的作品也確實讓平鑫濤賺了個盆滿缽滿,一邊是才華橫溢的女作者,一邊是在家中默默無聞的妻子。
在兩方選擇之下,平鑫濤的愛情會向誰傾斜,似乎顯而易見。
林婉珍在自己的回憶之中似乎也有了幾分反思,當時的她確實太過於付出隱忍,沒有半點爭取之意。
其實林婉珍也是個熱愛畫畫的文藝才女,但在結婚之後,她放下了自己的一切愛好,一心一意為家庭服務。
幾十年前的家庭主婦就有如此悲慘境地,現如今還有不少女孩爭搶著為家庭付出,誠然,確實有許多男人真正為家庭負責,但在這之中總會有一部分平鑫濤之流。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林婉珍的一生歸於一本《往事浮光》,讓人哀嘆反思。
晚年關於“死亡”的矛盾
說完愛恨情仇,我們來說說《往事浮光》這本書的故事。
在2018年,三生的愛情故事已經糾纏、折磨了幾十年,林婉珍又為何忽然寫一本書向大眾傾訴自身的愛情悲劇呢?
還要從平家與瓊瑤的矛盾說起,在平鑫濤得了阿茲海默之後,瓊瑤一直想讓他自然老去,但平家子女卻想用盡一切辦法維持父親的生命,他們還想與這位失智的父親享受天倫之樂。
在瓊瑤眼裡一個老年痴呆,不再認識自己的丈夫,似乎已經不能給他人提供什麼感情價值,也不再具有什麼人格尊嚴。
但她低估了子女父母之間的血緣牽絆,二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不少網友跟著瓊瑤的發文指控前去指責平家子女。
平雲忍無可忍,這才出版了母親的《往事浮光》,與瓊瑤對抗。
清官難斷家務事,在雙方的你一言我一語中,這段“往事”沉於“浮光”,留給各方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