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畫廊 | 亨利·馬蒂斯,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事過不追問,點到即止。
看過一句話:“不要刨根問底別人的過去,那可能是永遠不想觸碰的回憶。”
在別人不想說的時候,一直追問,其實是欠缺修養。不追問,才是一種智慧。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些關心,有時候會讓人想要逃離?
表哥剛失業,好不容易被勸出來散散心,路上遇到一個熟人,偏偏要追問:“找到工作了嗎?怎麼還沒找到?哎,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好幾個朋友都和你一樣失業了。”
表哥一聽臉色一沉。
朋友考研沒考上,她隔壁的一位阿姨得知後,火速趕到她家,對她進行了一系列的盤問:
差了多少分?哪門考差了?是不是考試那天太緊張了?心態得練練吶。要接受調劑嗎?明年還考嗎?年紀也不小了,要不還是別考了……
朋友之後見到這位阿姨都繞道走。
網上有句話說:“一句話能把人說跑,也能把人說笑。”
說話有分寸的人,不會過度追問別人的生活,更不會隨意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問,什麼時候不該追問。
剛畢業的時候,一次在工作中我犯了一個低階錯誤,被領導叫去辦公室嚴厲批評。當時領導的聲音很大,全辦公室的人都能聽到。
捱罵後,我覺得特別失落難堪,一度沒有勇氣回到工位上,心想同事們肯定會好奇議論,或者追問我發生了什麼。
可是當我回到座位時,大家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自顧自地忙著自己手裡的活。
這讓我鬆了一口氣。
後來,有次和同事一起去吃飯,我問一個平時走得很近的同事:“你不好奇那天發生了什麼嗎?”
他看著我,笑了笑說:“如果你想說的話,我會認真聽;但如果你不想說,我再問,豈不是讓你再難過一次?”
有時候,不追問比開口安慰更讓人暖心。過多的言語,反而是一種冒犯和負擔。
那些不刨根問底的人,他們理解他人的痛苦,懂得保護他人的自尊心。
不會肆意追問別人不想說的事情,更多時候會選擇默不作聲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不追問,不妄言,是一種自我修養,更是兼顧他人的善良。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事過不追問。
這樣不僅能留三分薄面給他人,也給自己一個優雅轉身的機會。
事情已經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實,也不必再勸阻;過去的事情,再追問也沒有必要。
古語有言:“既往不咎,乃做人之第一格局。”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向來都是事過不追問,點到即止。
常言道:“樹大好遮陰,量大好做事。”事後不追問,一個人的路才會越走越遠。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對於過去的事,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該放的放,該忘的忘。
學會事過不追問,讓過去的過去,才能讓未來到來。
點亮“在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過去,都會有自己不想說的秘密,別人不想說的話不要追著問,是一種善良,也是一種智慧。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下載新華社客戶端、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洞見Allergy 來源:洞見(ID:DJ00123987)
監審:葛素表
監製:李代祥、吳煒玲
編輯:李昂、周喆、陳洋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徐子嶽、徐青玉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影片部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