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活動中,考古專家經常能夠發現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例如在某座古墓發現儲存千年的美酒,又或者是在某座古墓發現儲存數千年的雞蛋。甚至在一座遼代古墓中,考古專家還曾發現過一桌豐盛酒席,而且墓中還有一幅很有意境的對聯:“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顏”,彷彿墓主人早已料到時隔千年後墓門會再次開啟。
對於常人來說,古墓是非常神秘的,有著種種神奇之處,是古代璀璨歷史文化的見證。可是這些在常人眼中極其神秘的古墓,對於考古專家們來說卻早已司空見慣,不要說古墓中的那些千年美酒和雞蛋,甚至更加稀奇的事情考古專家也見過。例如在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的永泰公主墓中,考古專家還親眼看到了古代盜墓者的殘酷內訌,一個倒黴的盜墓賊,因分贓不均和同夥發生內訌,被封於唐代古墓中,在牆角枯坐等待了上千年。
1960年至1962年期間,考古專家對唐代永泰公主陵進行了發掘,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專家挖掘的最大一座唐代陵墓。在永泰公主陵中,考古專家先後出土了1000餘件珍貴文物,尤其是墓中陪葬的唐三彩,更是唐代陶瓷工藝的巔峰之作。這些唐三彩造型精緻、色澤飽滿,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考古專家對此次的收穫都感到十分滿意。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考古專家們並沒有想到會在永泰公主陵中有如此大的收穫。因為永泰公主陵雖然名字中帶個陵,實際上的規格與帝王陵墓還是相差甚遠的,而且她生前的地位並不高,也沒有獲得公主的封號,這個公主的封號也是後來追封的。所以考古專家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在永泰公主陵墓中發現這麼多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是在陵墓被盜墓賊光顧之後。
考古專家在對永泰公主陵的第六天井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年代久遠的盜洞,保守估計也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當這個盜洞被發現時,考古專家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盜洞的出現意味著永泰公主陵可能已經被盜墓賊給盜掘一空了。而且從時間上判斷,這個盜洞大約形成於五代時期,正是溫韜大肆盜掘唐墓的時期。
溫韜是五代時的梁國人,他曾經在擔任耀州節度使期間大肆盜掘唐朝帝王陵墓,關中十八座唐朝帝王墓幾乎被溫韜盜掘一空,只剩下武則天與李治的乾陵倖免於難。乾陵能夠倖免,並非是溫韜良心發現,而是因為他曾令數萬人盜掘乾陵,可一直找不到乾陵的地宮入口,再加上風雨大作,最後只得作罷。
在考古專家眼中看來,溫韜是古代最危險的盜墓賊,他對唐代帝王陵墓的破壞,是文物保護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很多珍貴至極的文物都毀在他手中。比如溫韜在盜掘李世民的昭陵時,從中盜出了許多珍貴的古代書法真跡,可溫韜才疏學淺對這些名家字帖並不感興趣,反而將外面用來裝裱的金玉等材料摳下來賣掉,最珍貴的字帖反而如同廢品一樣被丟棄。
根據史書上的記載,李世民臨終前很有可能將千古名貼《蘭亭序》陪葬進了昭陵,如果當初溫韜盜掘昭陵時將此貼也一併盜出的話,那麼《蘭亭序》極有可能已經毀於溫韜之手。不過,考古專家從溫韜留下的盜掘文物名單中並未發現《蘭亭序》,所以專家們還抱有一絲希望,也許《蘭亭序》並非是陪葬在昭陵,或許是在武則天的乾陵也說不定。
溫韜是五代時期的人物,他對唐代帝王墓的破壞,是最令考古專家心痛的一個歷史事件。而永泰公主陵中出現的盜洞,也大約產生在五代時期,所以專家們都擔心此墓已經遭到溫韜的光顧。好在隨著發掘工作的持續進行,專家們發現盜墓之人並非溫韜,因為這個盜洞的規模較小,應該是屬於小盜墓團體所為。如果是溫韜的話,他都是動用數千上萬士兵集體行動,根本不會留下如此小的盜洞。
隨著挖掘工作的持續進行,考古專家終於有了新的發現,盜洞的底端直通墓室,在墓室的牆角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具枯骨。從地上散落的金玉飾品和鏽跡斑斑的斧頭來判斷,此人正是盜墓者中的一個,而他獨自被封在墓中千年的原因,恐怕是因為分贓不均的緣故。其他的盜墓賊為了少一個人分贓,就把最後一個從墓中出來的盜墓賊永遠地封在了古墓中。
不得不說,這個盜墓賊真的是太倒黴了,在成功盜掘古墓後卻因為和同夥內訌被封於唐代古墓中,最後只能在牆角枯坐上千年。不過,專家們對他卻並沒有一點同情,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誰讓他要做做盜墓這樣傷天害理的勾當呢?文物還是應該交給博物館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這樣普通人也才能欣賞到古代文化藝術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