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臺擺放著一個木盒,盒面上手書“中皿”兩字,並有小字題跋和落款及印章,完全按照中式條幅的書字規制,看上去很有些雅趣,而且完全沒有違和感。
木盒在臺几上很長時間,平時也不很在意,恍惚間,也忘記這個木盒原來是幹什麼用的,是從那裡來的。只是放在桌几上,平時放個雜物,做個收納盒,很方便,也很稱職。今天陽光好,木盒的陰影把盒子顯得格外扎眼,仔細一看,竟是日本產品的外包裝盒。一下想起它原來的來歷與作用。這是幾年前妻到日本時,買的一個茶具的包裝盒,茶具是一個帶把柄的茶壺,為通體墨灰色的土陶壺。做工精細,造型別致,屬於脫胎於中國茶文化,又有日本獨創特性的器具。壺的容量不大,只適合一個人獨自品茗,平時來人,絕少見到它登堂待客。按說,這把茶壺是在商場超市裡買的大陸貨,在日本可能就在尋常百姓的茶臺上,不是什麼稀罕之物。可是,到了國內,由於它的獨特性,所以,感到別樣地喜歡,用了一陣,便將它雪藏起來。只是,原來的包裝盒,並沒有重新履職,而是擺在桌几上擔起雜役之責。時間一久,難免恍惚。
看到這個小木盒,不由感慨。雖然,日本文化長期受中國文化影響,但是,近一二百年,在西方現代文明劇烈衝擊下,兩國文化發展之路,漸行漸遠。當下,同是亞洲人的面孔,但內涵卻迥然不同。一百多年來,兩國衝突不斷,日本給中國人留在心中的痛,已刻骨銘心。但是,客觀地講,中國傳統文化給日本文化打下的底色,依舊熠熠生輝。反觀自己,近現代對傳統文化的不斷批判,已經使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家當,折騰丟棄差不多了。
眼前這個小小的木質包裝盒,在國內司空見慣,但對比起來,總感覺差點什麼。手書商品名稱而透出的文雅和韻味?樸實而簡約的精緻工匠做工?反正,粗略一比,不分左右,細眼揣測,差之千里。其實,類似的比較,只要你是出於平常包容的心態,都會在心中有個客觀的答案。按說,這些差距,並不是技術代差留下的鴻溝,而僅僅是認真、耐心、用心等精神層面的,也就是當前所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
經濟發展,物質水平的提升,可能相對容易。而文化及精神層面的改變,卻是個漫漫長路的活。只有當我們國人內心昌盛了,才是實現民族的真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