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姜立新在給患者做超聲檢查 採訪物件供圖
近日,當拿到超聲診斷報告的那一刻,42歲患者張女士(化名)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近一年來,一直很擔心脾臟裡的腫塊是個惡性腫瘤,焦慮得睡覺都不踏實。現在終於確診是個良性的毛病,我終於心定了!感謝仁濟醫院超聲醫學科姜立新主任團隊為我付出的努力。”
張女士一貫注重身體健康,每年都會體檢。去年常規體檢時,B超檢查發現脾臟內直徑約36mm低迴聲團塊。進一步進行MRI造影檢查發現,她的脾臟內可見直徑約3.6cm結節樣異常訊號,增強後呈明顯持續漸進強化,考慮脾臟血管瘤。由於患者平時沒有明顯臨床症狀,因此當時的接診醫師讓患者密切隨訪。
脾臟裡一直有個不小的腫塊,這幾乎成了張女士的心病。今年體檢,張女士特別要求進行CT檢查。結果提示:脾臟佔位,較去年明顯增大。複查B超時也發現:脾臟內低迴聲團塊較去年明顯增大,直徑約48mm,向外凸起,似與膈肌分界欠清,考慮惡性可能。
這個腫塊竟可能是個惡性腫瘤?張女士焦慮極了,幾乎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12月2日,她慕名找仁濟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姜立新,希望能夠明確腫塊性質。姜立新一邊安慰她不要過於焦慮,一邊行超聲檢查,發現脾臟內低迴聲團塊,大小約48*37mm,且稍向外凸起。該團塊與膈肌雖聯絡較密切,仔細移動探頭可以發現該團塊與膈肌是有相對運動的,分界相對較清楚。彩色多普勒超聲示腫塊上半部分無明顯血流訊號,而腫塊下半部分血流訊號較豐富,見一支粗大血管從腫塊周邊進入腫塊內,加之本病例發現脾臟佔位一年餘卻並無不適症狀,姜立新認為,考慮良性或交界性腫瘤可能性較大,脈管源性可能性大。
為進一步明確腫塊組織來源,姜立新為患者進行超聲造影檢查。結果發現,團塊相比正常脾臟組織呈快速增強,排除血管瘤和錯構瘤可能;且達峰後該團塊呈均勻高增強,不符合血管肉瘤內常有明顯的出血、壞死這一特徵,故排除血管肉瘤可能。
為了解除患者的困擾,給這個腫塊“驗明正身”,姜立新透過對超聲造影下的影像進行反覆播放,終於發現了一絲可疑之處:該團塊在動脈期隱約可見細小的、窄條狀的低增強帶,呈現從中間向周圍的放射狀改變,仔細一看,原來是由於該團塊離膈肌比較近,隨著病人呼吸胸廓起伏,對脾臟的造影造成了運動偽影的干擾,使得這些極其細小的、窄條狀的低增強帶受呼吸乾擾顯示不清。該團塊中央的中央瘢痕加上放射狀窄條狀形成了“輪輻徵”樣結構。根據這個發現,姜立新認為該團塊屬於脾臟內血管組織的良性結節樣病變,可確診為“硬化性血管瘤樣結節轉化(SANT)”。
據姜立新介紹,SANT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的脾臟非腫瘤性、良性、血管增生性病變,目前對該病的影像資料較少,國內外文獻僅以個案報道出現。該病好發於中年女性,大部分無症狀,偶有病例出現腹痛症狀。而超聲影象中的“輪輻徵”是該病的一種特異性表現,對明確診斷有很大價值。雖然SANT是一種罕見的良性病變,但是相當一部分患者的血液系統會受到影響,出現貧血、消瘦等情況,而手術是該病唯一根治方法。
不久前,患者順利接受了手術治療,病理學診斷也驗證了此前超聲診斷的正確性。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