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海內經》載:“帝俊有子八人,是始為歌舞。”《尚書·益稷》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早在原始社會,舞蹈就已伴隨人類的發展而初現雛形。傳統舞蹈表演形式靈活多樣,舞蹈動作極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常用於禮儀活動和節慶活動中,寄託著底層民眾的美好願望。今天,小北向您介紹幾個被列為非遺的傳統舞蹈,一起來看看吧!
01
獅舞(白紙坊太獅)
資料圖
北京的獅子舞有“太獅”和“少獅”兩種,單人扮演的小獅子為“少獅”;有一人演獅頭,一人演獅尾的大獅子稱“太獅”。傳統表演有十三套路,二十把活,有“小三樣”、“長五相”、“單團式”、“對頭”、“龍抱柱”、“香爐角”、“金錢章子”、“旱船大趕”、“戲水”等。
資料圖
白紙坊太獅最初是行香走會中的一種表演形式,後逐步獨立出來,成為深受北京群眾歡迎的民間舞蹈表現形式。按照“黃毛獅子藍毛吼”的民間傳說,白紙坊太獅表演時,一黃一藍兩隻太獅同時出場,兇猛粗獷、形神兼備,具有鮮明中國民間“北派”舞獅特徵,集中體現了北京地區的民風民俗,顯示出很強的地域文化特色。
02
鼓舞(花鈸大鼓)
圖/北京衛視
北京花鈸大鼓又名“雷音聖會子弟花鈸”,流傳於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後牛坊村。花鈸大鼓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為鼓、鈸舞高度統一的民間舞蹈品種。在花鈸大鼓中,鼓、鈸、舞同出一轍,聲、情、貌高度統一。鼓既用於指揮,又充當伴奏樂器;鈸既參加伴奏,又是舞蹈道具。表演中鼓帶鈸聲,鈸追鼓點,音樂節奏以三拍子為主又加以變化,明快活潑、自然靈動。舞蹈以膝顫的律動貫穿始終,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圖/北京衛視
花鈸大鼓表演形式靈活多樣,舞蹈語彙豐富,可以編排出多種表演套路;表演陣容十分靈活,少則兩人,多則上千人;表演順序不拘一格,時間可長可短,場地也不固定,可在平地表演,可在舞臺表演,也可在行進中表演。無論如何變化,各表演套路都可緊密銜接,做到自然流暢、完整統一。花鈸大鼓是民間鼓舞藝術不可缺失的特色分支,具有民間鼓舞藝術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價值,可以為民族藝術的創新提供依據。
03
秧歌(小紅門地秧歌)
小紅門“地秧歌”是流傳於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地區的一種傳統秧歌舞蹈,全稱為“太平同樂秧歌聖會”。該會保留至今的一面會旗上,有“左安門外紅寺村太平同樂秧歌聖會誠起於乾隆二年”字樣。該秧歌會有嚴格的會規、風俗和禮儀。會中人員以滿族人居多,均由男子組成。
小紅門地秧歌主要在逢年過節和各種喜慶活動中表演,以舞蹈為主,輔以歌唱。
過去,該會經常為大型慶典及祭祀活動表演,如農曆正月二十五紅寺村舉行的祈求上天保佑莊稼豐收的“祭天倉”活動時,“添倉”(添倉就是指多收糧食,別讓糧倉空著的意思)儀式完畢後,要表演地秧歌。目前,該會只將節日慶典活動延續下來,祭祀活動並沒有延續。
目前,會唱的人已寥寥無幾,表演時已經不唱了。秧歌會中還存有大量的秧歌詞,但沒有唱譜,已瀕於失傳。
04
京西太平鼓
圖/北京衛視
太平鼓是老百姓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民間舞蹈,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清末,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歷史上門頭溝很多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擊打太平鼓,清代宮廷中舊曆除夕也要擊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稱太平鼓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最為活躍,在當地的歲時民俗活動中很吸引人,百姓們擊打太平鼓更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僅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區的節慶習俗。
圖/北京衛視
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間肢體語言,如:因過去婦女纏足形成的韻律特徵“扭勁”、“顫勁”,男性舞者特有的“勁”、“艮勁”,以及你追我趕、男追女逐的情趣。在耍鼓、步伐、隊形變化方面均體現出了中國傳統審美理念,這些都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太平鼓植根於民間、成長於民間、繁茂於民間,老百姓對太平鼓的喜愛、老藝人對太平鼓的執著使太平鼓得以延續,而民間太平鼓的發揚與創新將使民間藝人們的生命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