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佳謠說教
編輯|佳謠說教
剛上幼兒園的丟丟
孩子的脾氣簡直是太暴躁了,她叫丟丟是一個3歲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的她可能還不太適應。
腎上腺素
這個家非常的熱鬧,每天早上丟丟的哭聲都能讓媽媽的腎上腺素直接上升。丟丟才3歲而已為什麼脾氣會這麼大,每天早上都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起床,不穿衣服,不去上幼兒園,每天叫丟丟起床是媽媽最煩惱的事情。
失責
但是大人有沒有考慮過,丟丟為什麼會這麼激烈地反抗,在穿衣服的時候好不容易穿上了一件衣服,丟丟又說想穿另外一件,真是讓人頭大,在吵鬧聲中丟丟終於洗漱完了,背上了書包,媽媽提醒丟丟準備出門上幼兒園了,這時丟丟又傷心了起來,丟丟一邊說著不想上幼兒園,媽媽一邊拉著丟丟往外走,根本沒有考慮過丟丟的感受。
破壞孩子專注力
放學後的丟丟一個人在玩玩具,可是外婆突然上前來拿走,這簡直就是迷惑行為,外婆認為丟丟玩的這個東西不好玩就直接拿走了,可這是大人認為不好玩的東西,並不是丟丟覺得不好玩啊,難道外婆這是故意在激怒丟丟嗎?威脅,自以為是,破壞丟丟的專注力,這是什麼變態行為!
摧毀孩子自信心
外婆在搞破壞的同時也是在摧毀丟丟自信心,媽媽和外婆覺得這是一個很無聊的行為,但是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這個就是玩,她在玩的過程裡腦子裡肯定會有一種想象,而成年人的介入,破壞了丟丟所構建的世界。外婆是在刷存在感嗎?還是說外婆在這個家裡其實是有怨氣的,而把這種怨氣都壓制在丟丟身上,丟丟現在的哭根本就不是丟丟的錯,而是大人把她弄哭的,然後又覺得丟丟在無理取鬧。
丟丟實在是有點可憐不停地被否定,完全沒有自主權,換誰誰都暴躁,然後再用離開來威脅丟丟,這讓丟丟很沒有安全感,其實生活中很多大人都是用這種方式逼孩子妥協的。
和孩子慪氣?
外婆準備嚇唬丟丟說要離開,這是在和一個三歲的孩子慪氣嗎?媽媽要求丟丟好好去給外婆說話,可笑至極,大人都不會好好的給孩子說話,為什麼反過來要求孩子好好的跟大人說話,這是一種互害模式。
丟丟和媽媽下樓到院子裡玩了,丟丟在這個院子裡玩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聽到的都是媽媽不斷地發號施令,看的出來丟丟並不喜歡媽媽安排的遊戲,回想一下剛才丟丟在家裡玩玩具多開心。
感同身受
育兒師決定讓爸爸媽媽也體驗一下被安排的滋味,丟丟會隨機地轉動轉盤,爸爸媽媽會在丟丟的安排下做出動作,爸爸媽媽失敗了,看來也體會到了被安排的滋味。讓大家都去感受對方的感受真的很不錯。
亂髮脾氣
週六丟丟媽媽在家裡弄了一個小聚會,一群小朋友們的聚會,在玩耍中,丟丟發起了脾氣,看得出來丟丟還是很容易失控,隨時隨地就發脾氣,媽媽今天表現還可以沒有對丟丟大喊大叫,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進步。
分離焦慮
晚上的時候,剛進家門沒兩分鐘的爸爸就立馬要走,難道爸爸回來就是給丟丟打個照面嗎?難怪丟丟有分離焦慮,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回來,爸爸還要繼續做著撒手掌櫃嗎?
推卸責任
育兒師決定好好跟家長談談,育兒師指責了爸爸,讓爸爸少應酬多陪家人,其實媽媽也很需要爸爸的理解和陪伴,估計大家覺得育兒師不應該指責爸爸,因為他幾乎沒有出現過,但這才是最應該被指責的,而不能一味的怪媽媽。
教育孩子是父母雙方共同的責任,孩子也應該得到不同的愛,父親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可或缺的,這個家庭是喪偶式的婚姻,現在我反而能理解媽媽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脾氣了,其實很多應酬不是推不掉,而是為逃避家庭責任找的藉口,這樣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
這個家庭又教給我們什麼呢,家人之間要多溝通,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用威脅的方式讓孩子妥協,不同孩子不同對待,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孩子作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其實也是家長和孩子,一同在成長,互敬互愛,加油丟丟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