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聽書聽到《我們仨》,再一次溫故了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他們真的是一對神仙眷侶,相依相偎走過了六十多年的風風雨雨。
他們的愛情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婚姻同樣值得我們借鑑。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雖然是大大提高了,可精神方面卻越來越貧窮。
今天的我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太過於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不管做什麼都要求快速見到成績,以至於做什麼事情都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哪怕是婚姻也是如此,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悲哀。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很多人的婚姻來得快、去得也快。大概是因為我們都還沒明白婚姻的意義以及我們所應承擔的責任。
現在的我們房子越換越大,哪怕以揹負鉅額貸款為代價,可就算是這樣也沒能給到我們想要的安全感,我們的內心依然孤寂。
《我們仨》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房子於我們而言只是人生的客棧,只能叫房子,只有與家人在一起的地方才是家。楊絳的前半生用顛沛流離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她年少時跟著父母輾轉去過幾個地方,後來隨著錢鍾書去國外留學在外面租房子,回國之後住過父母家、公婆家,後來又入住清華,再後來搬入北大,甚至是女兒學生時期的宿舍及辦公室裡暫住。直到1977年,他們才分到一套三里河的房子,這才算安定了下來,而此時的楊絳已經66歲了。
就算是不停搬家,楊絳也並未有不滿和抱怨,在她心裡有女兒和丈夫的地方就是家。一家人在一起相互陪伴,彼此安慰,就算是尋常的吃頓飯、聊聊天,都是極好的。
只是許多人都不明白這一點,這也是許多婚姻走到盡頭的一個原因。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夫妻二人剛結婚時感情還是不錯的,也買了自己的房子,雖然小了點但對於一家三口來說還是可以的。
大概是看到身邊的朋友都陸續換了房子,他的妻子便一直讓他換大一些的房子,可是對於他當時的收入,換房子根本不可能,為此兩人多次鬧得不愉快。迫於壓力,他辭去了工作,找了一份工資不錯的工作,只是離家有些遠在另外一個城市。一段時間後,他們如願買了大房子。
就這樣他開始了兩地跑的生活,剛開始的時候,他會每週都回來兩次,慢慢地他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這本也可以理解,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可能已經沒有精力再來回兩地奔波了,再說第二天早上還得早起趕去公司。
回來的少了,家裡的事情就落在了妻子身上,時間一長難免會有所抱怨,最糟糕的是妻子懷疑他有外遇了。他回家時妻子會盤問他,會去檢視他的手機,為此他焦頭爛額。他索性就不回家了,直接住在公司宿舍裡。
再後來,他的妻子追到他的公司,在他的公司裡向他要一個說法。到這時,婚姻於他而言就是包袱,他已經在負重前行,於是他提出離婚。此時的妻子一口拒絕,試圖挽回丈夫,請求丈夫回到自己的城市,可以不要現在的大房子,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人心一旦受傷便很難再癒合,哪怕妻子不同意離婚,哪怕妻子一鬧再鬧,他心意已決,就這樣他們的婚姻畫上句號。他們協議現在的房子由妻子和孩子住,房子有妻子的份同時每個月的高額貸款由他還。至此他恢復單身,帶著滿身疲憊。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可是夫妻二人長時間的不見面,很容易產生誤會。誤會慢慢積累,終有一天會爆發,便不可收拾。
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有家人的陪伴才彌足珍貴。我們不要以婚姻為代價去追求那些物質上的滿足,分居兩地的夫妻,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