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居民消費水平升級的大背景下,說走就走已經不再是一句空話,每當接近年關,我們在回憶這一年裡都幹了些什麼的時候,那些最美好的記憶,往往都與旅遊、度假相關。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人的度假出行資料每年都刷新歷史新高。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旅遊,還是度假,總離不開“住哪裡”的問題。所以,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開始注重對度假地產的開發。特別是這幾年,開發度假地產基本上已經成為房地產企業轉型的標配,尤其是那些極具規模化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很少有不染指度假地產的。
那麼,問題來了,度假地產值得買嗎?在筆者看來,想要搞清楚度假地產是否值得買,首先需要對度假地產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簡單來說,度假地產本質上是屬於房地產行業,但實際上是屬於旅遊產業,其核心是“度假”,而不是“地產”。換句話說,度假地產只是度假的載體而已,購買度假地產是為了實現度假的生活方式,獲得更好的度假體驗,而不是買房子。因此,決定度假地產價值的自然也就不僅僅是房子的戶型、景觀以及配套等等,而是度假地產的運營,更確切地說,是有影響力、有內容的運營。
何為有影響力的運營?說白了,就是能夠得到購買者的擁護和認可。何為有內容的運營?就是不僅要擁有基礎配套,滿足居住者的日常基本需求,還能提供休閒娛樂設施,讓居住者產生身體和精神上的放鬆,甚至還要帶有一定的文化屬性,讓居住者產生一定的文化認同感等等。
凡此種種,是不是說明只要弄清楚度假地產的本質,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購買度假地產了呢?其實並非如此。一位從事超過10年度假地產銷售的內行人告訴筆者,度假地產有3大“缺點”,讓人難以接受,要了解。倘若購買者可以接受度假地產的這3個“缺點”,那麼,才建議放心大膽地去入手度假地產,否則還是遠離度假地產為好。
具體是哪3大“缺點”?
1、度假地產只具備短期居住的屬性。一個度假地產專案,無論開發商把它描述得多麼高大上,它都不具備長期居住的條件,因為度假地產的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很難有比較完善的,比如雲南麗江,這個在國內非常知名的旅遊城市,環境好自然不在話下,但是,這邊的醫療條件非常差,三甲醫院屈指可數,偶爾旅旅遊,短期居住還可以,長期居住並不方便。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最好別選擇度假地產去養老,否則生病了都沒辦法得到優質的醫療救治。
2、度假地產的流通性比較弱。首先,選擇度假地產的人群幾乎都是中產階級,也就是那些手裡有些錢,而且還有大把時間的那部分人,要知道,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人畢竟是少數。其次,度假地產所在的城市,人口基數一定不會很高,這是由城市屬性決定的,很難有特殊情況,比如國內的威海、麗江、大理、西雙版納、三亞等城市皆是如此。最後,服務度假地產的房產中介也少得可憐,很多人買了度假地產,想著轉手賣掉的時候,才發現周圍5公里都不一定有一家房產中介。以上種種,決定了度假地產的流通性比較弱,同理,流通性弱,也就代表了升值潛力有限,所以,不要用投資普通商品房的邏輯去投資度假地產,否則你會血本無歸。
3、度假地產的居住體驗比較低。舉個例子,我一個朋友前些年在海南買了一套房子,買的時候開發商說得天花亂墜,可是等住進去以後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他這套房子是靠海的,環境不錯,交房以後,朋友進行了簡單的裝修,想著半年以後再去住,可等他打算入住的時候,發現房子裡面發黴的一塌糊塗,廚房發黴了,廁所也發黴了,臥室的門框也出現了裂痕,陽臺還長了青苔,傢俱和被褥就更不用說了,已經發黑髮臭了,根本沒法入住,物業更是不作為。雖然朋友的這個例子比較特殊,但在度假地產中並不少見,畢竟,度假地產都少不了山山水水,而在山山水水的環境中生活,這些情況自然無法避免。
所以,筆者認為,度假地產只適合高收入人群來享受生活,用來當作第二居所,並不適合普通人。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