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機大會#情有所寄,生而可依
昨夜風冷,寒舍寂寥。只因離人歸期無期,更是落寞清寂。恰逢讀《牡丹亭》,有感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便生黯然之感。
曾經以為,談情說愛,不過是年輕男女之專屬。而經過世事變幻,隨著年歲增加,才明白:情愛之事,與年齡無關,與性情和所遇之人密切。生命的年輪無論多少,若曾遇靈犀之人,有過互通的心,這一生,便無法釋懷,更無法拋卻。只是,跋山涉水去追逐的心力有限了。而越是如此,對於此情此愛便越發懂得珍惜。
也曾從別人的“經驗”裡去效仿,卻終是失敗。世人言:情不可太濃,淡然方可。如何淡然呢?兌水稀釋?彷彿於我,這是件難為之事。一個具有憂患意識之人,總擔憂自己對人情的淡然而輕慢了所愛之人,亦怕無心之過傷及無辜,所以愛時會用盡全力,說奮不顧身也不為過。
與友人論及世間情愛,她常常感嘆:人情不及動物之情。原由是:她豢養了一隻寵物泰迪狗狗,煞是可愛。對她十分依賴,她的話語它也懂得,她命它親親,它便去舔她面頰,叫它道謝,它便兩前腿合掌而拜,甚至讓它說話,它便“旺旺”而叫。當男主人睡懶覺時,它會聽我友人吩咐去拉他起床。外出回到家中,它極顯親熱狀,宛若嬌女對母親的依賴與親暱。友人說:人與人之間呢,處處設防,心與心總隔著什麼,互相信任與依靠也不過是夢想……所以,淡然相處,對於任何感情持可有可無的態度會避免受傷。
她的話幾乎說服了我。坦率而言,她說得不錯。恐怕是我性情使然,抑或,這顆心,縱然經歷風刀霜劍,依然還是如此天真而純淨之故?在我看來:將人情看得如此悲觀,彷彿就是將人生的陽光用黑暗遮擋了。如此看透世情,是不是一種悲哀?
案頭的書籍是一種情結,彷彿不擺放一本或幾本在枕邊,這心便無處可依,亦不可安睡。也許是多年枕邊人總在天涯漂泊之故,書籍便成了一種替代品,是一種精神與情感的寄託。每每陰冷的秋冬之夜,被莫名惆悵包圍時,隨手翻一頁書,便感到一絲慰藉,孤寂也便減半。想來,此生,書籍與我有緣,這也許是幾千年修得的情緣,猶如心裡所念之人,情緣所遇,終有因由。
那年四月,迎來了最美的人間四月天。一個傳奇,一眼萬年。一顆種子在心田播下,經過兩個多月的萌發,六月,在梔子花遍地開放時,那場細雨,便滋潤了我人生最豐沛的初夏。此後經年,春夏秋冬,彷彿不見花謝葉落,只有春光無限。從此,那個多愁善感的我脫胎換骨,一個溫柔可人的人得以新生。生命從此如被新陽沐浴,所有的細胞都煥發新的生機,人生的陰霾一掃而盡。
曾經滄海難為水。此後,再也無法適應無愛的人生。友人曾問我:如果必須要從生命裡拿走一些東西,最多隻能剩下兩樣,你留下什麼?時間?金錢?愛?
我脫口而出:留下愛與書籍,其他統統拿走!友人分明感到此話出自我口不足為奇,似乎這早在她意料之中。
兩地相隔,亦有過一些隔膜。好在信任一直都在,那些朝朝暮暮的懷想,亦如美夢,常常在心裡盤踞,轉念一想,朝暮相守的也不見得情深,倒不如常常享受“小別新婚”的幸福來得深情。再者,深情一網,勝過朝夕。
近日,天氣寒冷,慵懶成為一種常態。此時,寄身書籍,不知不覺中,時間流淌,亦不感寂寞。間或,被窗外的鳥語驚擾,抬頭看向天空,悠遠處可見一片似賓士駿馬的雲朵,眼前立刻浮現那最初的眼神,身心感到一陣愉悅,不覺精神振作,突然發現:這世間一切都是美好,心有依託,情有歸處,人生竟也如此豐碩。
2021年12月18日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