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握中懸璧(公眾號同名)
編者按,本文授權摘編自文史大拿“握中懸璧”(作者公眾號同名,喜歡作者文章的可以去關注,我們在本文底部會有推薦)“晚三國名將錄”連載之諸葛亮篇第一篇。在接下來的幾日,我們將對作者該系列文章做一個連載。希望您能夠喜歡。本篇原名《晚三國名將錄之諸葛亮篇(一)治軍先治國》,讀史小編有所刪改。
喜愛三國的朋友大多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三國前期比後期更精彩。
後期三國之間相互制衡,導致無法出現東漢末年那種群雄並起,英傑輩出,各種兼併戰爭此起彼伏的局面,確實稍顯平淡。
但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古代亂世可以分為兩種,比如五胡十六國與三國前期類似,屬於第一種,即混亂型亂世。南北朝則類似於三國後期,屬於第二種,即穩定型亂世。
穩定型亂世會長期維持在均衡的態勢中。由於彼此都有一定實力,一兩次小規模的勝利難以給對方造成致命的打擊,失敗方由於底蘊深厚,也不會因為一兩次失敗就輕易出現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總之,優勢一方需要兩三代人數十年的積累,才能將優勢擴大到極為懸殊的地步,從而有能力發起滅國之戰。
因此,終結這種穩定型亂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取巧,只能靠實力碾壓。
另外,穩定型亂世不會從治世直接演變而來,而一定由混亂型亂世過渡而來,比如五代十國到北宋與遼。
而混亂型亂世,則不一定演變為穩定型亂世,倘若出現一位當世豪傑,而群雄中無人可與之匹敵,那也有可能直接過渡到治世,比如光武中興。
這就是後期三國爭霸與前期軍閥混戰之間存在的本質上的區別,三國後期是一個由混亂型亂世過渡而來的穩定型亂世。
在魏蜀吳三家政權逐漸穩固下來後,領導者主要考慮的方向就轉到民生、經濟上了,第一要務就是維持內部穩定。
由於彼此都是制度成熟的國家,有著完善的稅收和官僚體系,因此內部動員力要遠強於群雄割據時期的軍閥勢力,這樣的政權很難被輕易攻滅。
這就是三國後期,三方長期保持穩定均勢四十年以上的原因。
然而,局勢越穩定,人才也就越發沒有表現的機會,這導致大家有一種三國後期比前期更平淡的感覺,其實後期三國的精彩程度比起前期不遑多讓。
本系列叫做晚三國名將錄,在這個專欄裡,我選擇了諸葛亮、司馬懿、陸遜和鄧艾四位軍事家,今後將在他們的傳奇事蹟中將三國後期的精彩一一呈現出來。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諸葛亮是內政型人才,軍事才能並不突出,畢竟他的北伐行動未獲成功。
這種觀點是非常片面的,諸葛武侯能位列武廟十哲,與白起韓信等絕世名將比肩,自有它的道理。
其實,以益州為基地進行北伐,本身就是一件地獄級別難度的任務,歷史上也就只有兵仙韓信一人做到過。
而這其中還有很多原因,比如秦末與三國時期地理水文情況有所不同,三國時期陳倉道由於沒有水路通行運糧非常艱難,對北伐行動影響很大。
秦末漢初,從漢中到陳倉的水道是通的,可直通渭水如上圖。
由於地震等原因,到漢末,漢水、西漢水、渭水已不通,後勤運輸便成為噩夢。這也是諸葛亮一定要發明“木牛流馬”解決後勤運輸的必要手段。然而,就算是“木牛流馬”,也完全不能和水道相媲美。
另外秦末屬於混亂型亂世,韓信面對的,只是軍閥性質的章邯等三王:
而諸葛亮面對的則是組織嚴密的魏國,對手的強大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天下十三州,魏居九州半,諸葛亮僅憑一州之地,令魏國“雍涼不解甲,中原不釋鞍”,這本身已經算是極大的成功了。
諸葛亮可以說是雖敗猶榮,因為兩千多年來,沒有第二個益州的政權給中原製造過這麼大的麻煩。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孫子兵法作戰第二)
春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武,在兩千五百年前就闡明戰爭背後的本質,即戰爭消耗極大,難以持久,唯有綜合實力更強者才能笑到最後。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無論一個政權有再多的積蓄(這裡指漢族農耕政權),也無法支援長期戰爭。想要克敵制勝,就必須積累資源,提升國力。這也是穩定型亂世中戰爭真實的情形。
而西方與之類似的總體戰思想到二十世紀才由德國的魯登道夫提出,可見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先進。
關於綜合國力,在古代的歷史背景下無非體現在人心向背、政局穩定、外交形勢,以及人口和錢糧的多寡等幾個方面。
從這幾方面綜合來看,曹魏要遠強於蜀漢。
諸葛亮北伐,以漢中一個小小的經濟體(巴蜀到漢中,物流也是噩夢),對抗關中經濟體,本就吃力,加上運輸不暢,而漢中又背靠中原,體量之大,可以想象。
諸葛亮的努力最終失敗了,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地位,最終成功與否還是很重要的一個標準。
諸葛亮的失敗,或許正像《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所說:“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而行”。
有人會問,由於魏強蜀弱便出師未捷身先死,這不恰好說明諸葛亮不長於軍略嗎,這樣還怎麼算得上名將呢?
誠然,在大多數人眼中,以弱勝強才是名將風采。殊不知,以弱勝強是不可能實現的,在戰爭中強者恆勝,弱者恆敗。而兵法所傳達的思想也並不是什麼以弱勝強之道,而是如何由弱變強。如果敵強我弱交戰必敗,則應避戰,待取得優勢後再戰。
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孫子兵法謀攻第三)
當然,這裡所說的強弱並不是紙面上的強弱,而是指的綜合實力,而諸葛亮發起的北伐之戰,正是在兩國綜合實力有顯著差距的情況下進行的。
就是這樣,諸葛亮還能在區域性戰場上佔據優勢,這還不能算名將嗎?
諸葛亮在北伐中取得的一系列戰績,並不是出於他的神機妙算,而是他治國才能的體現。
所謂治軍先治國,如果沒有國家實力做後盾,統帥就不能發揮出他的才能。蜀漢經過諸葛亮的治理,在綜合實力上與曹魏的差距已經比之前有很大幅度的縮小了。
作為管仲的粉絲,諸葛亮將管仲治國理財的能力學得淋漓盡致,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他又繼承了商鞅的法家學說。
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可以說是農商並重,這在古代政權中是不多見的。不僅如此,他還能靈活地處理內政和外交問題,讓整個國家實力大增,很快就走出夷陵之戰慘敗的陰霾。
諸葛亮能長期和曹魏抗衡反而佔據上風的原因就是他能最大限度地動員出了蜀漢的全部國力。
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餘物稱此。(三國志蜀書後主傳第三,裴注)
以上是蜀漢滅亡那一年的資料,以九十四萬人口養十四萬士卒官吏,這樣的動員比例已經與近代國家相當了,而這可以說是諸葛武侯的遺德也不為過。
諸葛亮治國有五大法寶,我將其總結為:公正執法、恩威並施、聯吳抗魏、興修水利、重視商貿。
這五大法寶,讓綜合實力只有魏國五分之一的蜀漢,有了和對手抗衡的資本,雖然仍是弱勢的一方,但至少有了掰掰手腕的能力。
富國強兵是穩定型亂世中的取勝之道,想戰勝對手別無他法,只能靠提升自身實力。
諸葛亮深諳此理,將管仲和商鞅的治國思想合二為一,短短几年間就將內憂外患的國家從“危急存亡”的處境中拉了出來。
首先說公正執法。
這是諸葛亮執政的核心思想,從他個人的言行來看,也是始終不渝地貫徹下去的,令人信服。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諸葛亮在劉備入川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和法正、伊籍、劉巴、李嚴等人共造蜀科。
劉焉、劉璋父子治蜀,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而推崇法家思想的諸葛亮主張法、禮並用,威、德並行,也就是以法為體,以德為用,著重教化並公平執法。將法令與教化合二為一。這些措施令蜀漢吏治清明,國勢日盛。
天下百姓追求的無非就是公平。當然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至少經過這樣改革,諸葛亮憑藉以身作則的行為還是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信服。
這是一個在國民精神上有巨大加成作用的為政措施,即使連年征戰,國內也不會怨聲載道,在諸葛亮執政期間,蜀漢的反戰派始終被死死壓制住,這也就最大限度避免了反對派在戰爭中拖後腿的行為。
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孫子兵法始計第一)
孫子認為:百姓與君王有著共同的意志,這稱為道,也是道、天、地、將、法作戰五要素中的第一位。全國上下萬民一心,則可避免內耗,從而發揮出國家全部的潛力。
可以說,諸葛亮時代蜀漢全國上下的精神風貌和亡國前夕是有很大不同的。倘若武侯不死,譙周的《仇國論》一類的思想則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生存的土壤。
再說恩威並施。
恩威並施的物件是南中勢力和益州本土勢力。簡單地說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這其實和公正執法是相輔相成的,公正執法的治國理念,可以讓南中勢力感到蜀漢中央並不會歧視並壓榨他們,於是可以心甘情願的表明:“南人不復反矣。”
同時也儘可能讓益州勢力感到執法的公正,並保證他們的基本利益,最終可以將這兩個勢力成功團結到蜀漢的大旗之下。
諸葛亮徵南中便是以此策略為核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三國志中馬謖的建議。而諸葛亮文集的南征教中也有同樣的記載。
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謖對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裴注)
但僅僅施恩,對方是不可能輕易降伏的,恩威並施才是解決南中問題的一把良鑰。
所謂恩威並施,就是在擁有足夠武力可以震懾對手的同時,又以利益去籠絡,使得對手既不敢背叛也沒有理由背叛。
當時南中叛亂勢力主要有三股。分別是越巂郡的高定、建寧郡的雍闓和牂牁郡的朱褒。其中建寧郡就是之前的益州郡的一部分
先主薨,高定恣睢於越巂,雍闓跋扈於建寧,朱褒反叛於牂牁。(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這三股勢力成分是不一樣的,其中高定(也有史書稱之為高定元)是少數民族首領,雍闓是當地豪族,朱褒則是蜀漢官員。
對於三路叛軍,諸葛亮分別派李恢攻建寧雍闓,馬忠攻牂牁朱褒,諸葛亮則自領一軍攻越巂高定。
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寧。(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建興三年春,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巂。別遣馬忠伐牂柯,李恢向益州。(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其中,馬忠這一路進展最為順利,很快平定了朱褒叛亂,但此人的結局似乎史書中沒有交代,據推測應該是下落不明,否則倘若是投降或者被斬殺應該會明確記錄的。而馬忠在平定牂牁郡後,則致力於撫慰當地民眾,很快恢復了社會秩序。
叛亂之後,忠撫育恤理,甚有威惠。(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諸葛亮這一路遇到一點小麻煩,高定堅決抵抗,諸葛亮本來給了此人一個機會,不過高定冥頑不靈,最終還是被徹底剿滅。對於死硬分子,並不能採取安撫策略,還是要亮出刀刃的。
初謂高定失其窟穴,獲其妻子,道窮計盡,當歸首以取生也。而邈蠻心異,乃更殺人為盟,糾合其類二千餘人,求欲死戰。(諸葛亮集,南征表)
亮既斬定元。(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而李恢這一路則有點坎坷,當時他兵力較少,在昆明陷入包圍,於是李恢用計宣稱糧草將盡,假意與叛軍聯合,以放鬆叛軍的警惕,然後趁勢出擊取得大勝,並與諸葛亮這一路人馬相互呼應。雍闓則被高定部下所殺。
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紿謂南人曰:"官軍糧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里,乃今得旋,不能復北,欲還與汝等同計謀,故以誠相告。"南人信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及丞相亮南征討闓,既發在道,而闓已為高定部曲所殺。(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接替雍闓成為叛軍首領的孟獲,最終得到了赦免。
孟獲此人在三國志中沒有記載,只出現在其他史料中,可能是陳壽對於此人的資料並沒有什麼把握才沒有記錄,但他應該還是真實存在的。
七擒七縱的故事很可能過於誇張,但是恩威並施,剿撫並用的策略最終大獲成功。
定元部曲殺雍及士庶等,孟獲代為主。亮既斬定元,而馬忠破柯,李恢敗於南中。夏五月,亮渡瀘,進徵益州。生虜孟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獲對曰:“恨不相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獲使還,合軍更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注)
諸葛亮在政府中也任用了一些南中當地的官員,比如孟獲就做到御史中丞,另有其他當地俊傑也被任用,徹底籠絡了當地豪族勢力。南中之亂至此基本被平定下去。
亮收其俊傑建寧爨習、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平定南中好處多多,首先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出兵北伐,其次南中地區在兵員和物資方面還可以為蜀漢政權大量輸血。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亮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南中三郡無論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對於蜀漢都是一個極有益處的補充,南中平定後,蜀漢國家實力有了進一步提升。此後南中地區的叛亂雖然持續不斷,但規模較小,沒有再掀起什麼大的風浪。
恩威並施的另一個物件,則是益州本土力量。
眾所周知,蜀漢是荊州人掌權的國家,而丟失荊州後由於失去了根基,荊州集團更加希望擴張,這才符合自身利益。不過這就與益州本土勢力的利益相沖突了。
原因很簡單,益州本土勢力一直沒有進入蜀漢的核心決策層,因此即使擴張,得益的也是荊州集團。而戰爭勞民傷財,則損害了益州集團的經濟利益。
諸葛亮心知,益州勢力做大,必然會對北伐大業形成障礙,於是明裡暗裡還是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壓。比如出師表中推薦給劉禪的四位賢臣:郭攸之、費禕、董允和向寵,郭攸之是南陽人。費禕是江夏鄳縣人。董允是南郡枝江人。向寵是襄陽人。他們全都是荊州人。
諸葛亮雖然也會用一些益州人,比如王平、馬忠和張嶷,但這些人都是武將,他們只能被諸葛亮所用,卻不可能掌握核心權力。至於有一定政治訴求的益州文臣,則基本不會重用。
諸葛亮對益州本土勢力雖然在政治上進行了打壓,但是由於蜀漢重視發展農業和經濟,再加上政治清明,益州大族在經濟上的利益還是可以保障的。因此即使他們不會支援北伐,也不會作亂,雙方可以達到一個默契的平衡,這便是恩威並施的好處。
總之,無論是南中勢力還是益州勢力,對於冥頑不靈的,就毫不留情地進行打擊;而能為己所用的,就給予利益去拉攏,這樣恩威並施,使得諸葛亮的威望在蜀漢國內達到了頂峰。
以上兩點公正執法和恩威並施,基本解決了蜀漢內政方面的問題。而第三樣法寶——聯吳抗魏,則在外交上形成一大助力。
聯吳抗魏,是隆中對裡就提出的策略了,並不是什麼新的理論,因為這是蜀吳兩國必然的一個選項。
關於這一點,東吳一流戰略大師魯肅也持有同樣的看法。對於曹魏,諸葛亮和魯肅的看法一致。都認為破曹需要長期作戰,而且聯合也是必須的。因此魯肅長期致力於維護孫劉之間脆弱的同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為何在孫劉聯合抗曹一事上,諸葛亮和魯肅觀點如此一致呢?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戰略目標的本質是相同的,即實現帝王之業,而並不滿足於稱霸。
《隆中對》中所說的漢室可興,指的也是劉備所代表的漢室,而不可能是漢獻帝代表的漢室。
魯肅則勸說孫權放棄稱霸的思想,轉而以建立帝業為目標,效仿漢高祖劉邦的先例。
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這種思想無疑是最正確的,隨著歷史的推移,春秋時代的稱霸思想早就不合時宜了,神州大地只能有一個主人,不建立帝業而選擇偏安一隅就只能為人所滅。
成就帝業是終極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消滅曹魏。在這一點上,蜀吳兩家是一致的,這就是合作的基礎。至於消滅曹魏之後雙方關係如何演化,那就是以後要討論的事了。
不過,在魯肅去世後,情況發生很大變化,他的繼任者呂蒙的格局就太小了,戰略目標又重新回到了之前割據稱霸這一層次上。
在三國博弈中,弱勢的二者必須聯合,否則一定會被最強的一方各個擊破,這是顯而易見的。
而東吳背盟的發生,卻是割據稱霸這種短視思想在作祟,也許一時得利,這但長久看來便是走向敗亡之路。
東吳最高決策者畢竟還是孫權,沒有他首肯呂蒙不可能擅自行動,而孫權本身就是抱有稱霸思想的人,只不過當初魯肅說服了他,後來魯肅去世,與孫權持有同樣觀點的呂蒙則再次引導他走了歪路。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目前,孫權如願得到了荊州,兩家重歸於好的最大障礙就沒有了。但是,在其他方面還有一些問題要解決。
這個問題就是,蜀漢在官方上如何定位東吳這一盟友。要知道,在夷陵之戰期間,孫權為了避免雙線作戰,已經向曹丕稱臣了,他的官方身份是大魏吳王。
但是一旦轉而和蜀漢結盟,他這個吳王的身份,比起劉禪的天子就遜色多了,相當於名義上在同盟中居於從屬地位。
況且,一旦背叛曹丕,曹魏給的這個吳王稱號就也要取消,那孫權所擁有的合法頭銜,就只剩下曹操給的南昌侯了(名義上漢室冊封)。
在身份上低人一頭,肯定是心高氣傲的孫權不願意看到的,他試圖把自己拉到和劉禪同等的地位上。
蜀復令芝重往,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而諸葛亮派出的使臣鄧芝,顯然看出了孫權的意圖,不露聲色地做出回擊,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意思還是把東吳的地位降到了蜀漢之下,這令孫權無法辯駁,不得不接受現實吃了個暗虧。
芝對曰:"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不過,鄧芝的外交話語也給孫權留了面子。實際上他已經就差明確說了:等大家一起滅魏後,到底你成為天子,還是我們家劉禪繼續稱天子,就要看各自的實力了。沒有實力,說的都是無用的話。所以咱就別在稱謂這種虛名上浪費時間了。
由此可見,鄧芝還是很有外交才能的,諸葛亮這個用人選擇的非常好,這也是他的一大優點。事實上,諸葛亮這一生基本也就用錯了一次人。
不過,後來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孫權實在禁不住誘惑,最終還是稱帝了。
這讓聯盟雙方的關係又有了很大變化,因為這相當於東吳在明面上挑戰了劉禪的權威,這個問題是必須要慎重處理的,因為孫權也希望蜀漢承認他的帝位,而如果不予承認則會破壞聯盟關係。
不過諸葛亮還是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即以北伐大業為重,孫權雖然僭越但並不是主要矛盾,待擊破曹魏可以秋後算賬。
至於具體措施,則是對孫權稱帝這一事實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做擱置預設處理。
這種結果在當下局勢中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孫權雖然沒被承認帝位,算是美中不足,但至少過了一把皇帝的癮,而蜀漢這邊也免於因為此事與東吳交惡。一舉兩得。
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僣之罪,未宜明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注)
諸葛亮利用靈活的外交策略,成功穩住了東吳這一盟友,這對蜀漢的北伐事業有極大的助力。
道理很簡單,東吳承擔的曹魏方面的軍事壓力要大於蜀漢,這是因為東吳要面對曹魏淮南和荊州兩個大兵團的威脅。倘若沒有這個外援,魏國可以將大批東線部隊調集到雍涼,那樣北伐就太艱難了。
在諸葛亮的有力的外交手段之下,聯吳抗魏這一大方針重新被實施,徹底解決了外交問題。
崇山峻嶺之中的四川盆地,可謂得天獨厚。但是,這樣一個大平原,卻由於山勢的問題,河水水流湍急,如果治理不好水系,也就是中看不中用了。可以說,沒有李冰父子建都江堰,成都可就難有“天府之國”美稱了。
除了內政和外交,諸葛亮在水利和農業方面也有過人的才能。
其實水利和農業也可以合二為一來說,因為在古代,水利工程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灌溉。
都江堰是益州農業的根本,這一點諸葛亮再清楚不過了。但是三國時期的都江堰距離戰國時剛剛建成已經過去四百年了,肯定有一些損壞,需要做一些維護工程,諸葛亮主持了都江堰的維護工程,這使得蜀漢的倉廩迅速充盈起來。
並且,從諸葛亮始,專門為保護都江堰設立官職,從制度上保證都江堰的穩定性。
後來在北伐過程中,只出現過因為道路艱險糧草運不到前線,而不會出現國內無糧的情況。
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水經注)
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 ,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這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很多來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觀後,都對都江堰水利工程讚歎不已,就連餘秋雨都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主要工程有三個,分別是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魚嘴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
外江是天然形成的河道,而內江是人工開鑿的河道,外江淺而寬,內江深而窄。
這樣一來,在枯水期,大部分江水會流入內江,起到灌溉作用,而在汛期,多餘的江水會從外江流走,起到分洪作用。
飛沙堰在汛期會起到排沙的作用。寶瓶口作為最後一道關卡,進一步起到引清排渾的作用。
但是這些設施經過幾百年使用會淤積大量泥沙,所以進行維修就不可避免了。
諸葛亮不僅修繕了都江堰,還派出一千兩百人常年維護,並設定官員專門管理,讓都江堰重新發揮了最大的作用。
此外諸葛亮還主持修建了另一處水利設施九里堤。
縣西北十里,其地窪下,水勢易趨,漢諸葛孔明築堤九里捍之。(成都縣誌)
總之,水利設施是對國家農業實力提升最顯著的手段,秦國用耕戰之法一統天下,無非依靠關中和巴蜀兩大糧倉,而關中和巴蜀都修建有大型水利工程。
關中靠鄭國渠,巴蜀則靠都江堰。諸葛亮治蜀,重視興修水利,從而將益州真正打造成天府之土。
蜀錦
最後說說重視商貿。
戰爭需要製作大量軍械,士卒傷亡還要有所撫卹。因此,金錢和糧草是同等重要的。
諸葛亮深得管仲經濟學之精髓。
管仲治理經濟的核心要義就是國家壟斷,也就是所謂的官山海。這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壟斷自然資源的一種思想。
後來西漢的桑弘羊也是利用壟斷鹽鐵幫助漢武帝積累了巨量財富,從而一舉打垮匈奴。
要實現壟斷,就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拳頭產品,按傳統觀點來看自然還是鹽鐵為佳,因為這是老百姓生活必須的資源。
但是,若在鹽鐵上面壓榨過重,難免會引起下層的不滿,激發國內矛盾。畢竟按現在的觀點來看,市場經濟才是最優解,而與民爭利則是最下之選。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史記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既然不在鹽鐵上搜刮百姓,那就必須尋找其他方向了,諸葛亮選擇了奢侈品這一領域,具體來說就是益州名產蜀錦。
益州自古就有農桑生產的傳統,古蜀國蠶叢氏便是養蠶專家。到了漢代,蜀錦知名度進一步擴充套件,成了絲綢之路上的主要流通品,因此漢朝在成都設定了錦官,為專門管理蜀錦的機構。這也就是成都擁有錦官城別稱的由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唐杜甫)
三國時,為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為了更好的管理織錦的生產和調撥,諸葛亮恢復了錦官,讓國家壟斷了蜀錦這一產業,並將蜀錦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上。
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
軍中之需,全籍於錦。(諸葛亮集)
那麼,為何蜀錦能為國家創造如此多的財富呢?這是因為消費物件的不同導致的。
從什麼樣的人身上最好賺錢?無疑是有錢人的錢最好賺。蜀錦就是達官貴人的專屬。
秦漢時期,上流社會的服裝都是寬袍大袖,基本為錦製成,而老百姓大多穿短衣,材質基本是麻。
蜀錦就是錦中的王者,也是所有人都認可的貴重商品。劉備平定益州後給功臣賞賜中就有蜀錦。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以飛領巴西太守。(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蜀錦名揚天下,魏吳兩國紛紛大量購入,比如曹操對蜀錦就很是喜愛,專門派人去購買。總之蜀錦貿易對於蜀漢來說是一筆極為可觀的收入。
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買錦,可過敕使者,增市二端。(後漢書方術列傳下)
江東歷代尚未有錦,成都獨稱妙,故魏則市於蜀,吳亦資西蜀。(丹陽記)
貿易是市場行為,它的背後是利益。而人類恰恰是經濟動物,最重利益,因此所謂愛國情懷等精神因素,根本不可能阻擋魏國和吳國的達官顯貴對蜀錦趨之若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這種情況引起了魏國皇帝曹丕的高度重視,因為蜀錦本就貴重,並且益州到中原路途艱險,這中間有一筆很高的物流成本,所以蜀錦在中原可以說是天價也不為過。這樣一來,魏國每年都有一筆巨大的財富流入蜀漢的囊中。
曹丕對於蜀錦在魏國熱銷的現象感到痛心疾首,他告誡大臣們,蜀錦雖然好,但蜀國賣給我們的都是劣質商品,以後不要再再購買。
前後每得蜀錦,殊不相比,適可訝,而鮮卑尚復不愛也。自吾所織如意虎頭連壁錦,亦有金薄。蜀薄來至洛邑,皆下惡,是為下工之物,皆有虛名。(與群臣論蜀錦書曹丕)
無論是出口到中原的蜀錦真的以次充好,還是曹丕無計可施只好氣急敗壞地公然汙衊蜀錦品質,這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就是透過蜀錦貿易,蜀漢賺取曹魏的財富已經到了令曹丕難以接受的地步了,否則這個事也不會拿到朝堂上去議。
這從側面證明了諸葛亮的經濟才能。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諸葛亮治國的五大法寶。
首先,依靠公正執法,使百姓和官吏對政府有一種信任感,使得國家從上至下萬民一心,實現了孫子兵法中所說的道。
然後,再透過恩威並施,迅速平定了南中的叛亂,同時壓制益州本土勢力中的一些不安定分子,實現了國家的穩定,使得之後的北伐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進行下去。
接著,選擇了合適的時機,並用優秀的使者鄧芝,出色地完成了重新與東吳結盟的使命。而且還在名義上於同盟中居於主導地位。這是蜀漢外交上重大的勝利,蜀漢國力雖相對弱小,但外交上卻佔據上風,諸葛亮的外交手腕可見一斑。
同時,又重視興修水利,長期維護都江堰,此舉增強了益州的農業生產水平,為之後的北伐行動積累了大批糧草。
最後,重視商貿,加強經濟發展,將紡織業納入國家控制中,成為支柱產業。以蜀錦作為拳頭產品,全面開啟魏吳兩國的市場,賺取大量財富。而發展紡織業創收,也給了益州本地豪族帶來了實際的利益,真正做到了“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錢糧充足,諸葛亮開始致力於打造先進的軍械,也就是元戎弩。此弩威力巨大,一代名將張郃便死於此弩之下。
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注)
另外,針對蜀道艱險的特點又製作了“木牛流馬”,以便運送兵糧,減輕後勤壓力,延長外出作戰的週期。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
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三國志蜀書後主傳第三)
現在國家內政穩定,外有強援,錢糧充沛,北伐已經迫在眉睫。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227年春,諸葛亮上出師表,隨後率大軍抵達漢中,為北伐之戰做最後的準備。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三國志蜀書後主傳第三)
前一年魏帝曹丕病故,明帝曹睿登基,年方23歲,正是主少國疑之良機。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蜀漢的戰爭機器已經全面開動起來,一個宏大作戰的計劃即將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