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元帥(1897一1973)在二戰中與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並稱為蘇軍野戰三駕馬車之一,政工幹部出身的科涅夫在戰場上的敗績與勝仗同樣突出,險些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幸被朱可夫元帥救下,而在戰後朱可夫處於危難之際,又知恩圖報地替其解了圍。
科涅夫早年曾幹過木匠,1918年初加入布林什維克,長期擔任政治委員,後因紅軍大規模縮編,從軍級政委調任師級政委,並受到伏羅希洛夫的賞識,於1926年進入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卻當了5年之久的團長,直到他再次被伏羅希洛夫送入伏龍芝高等軍事學院深造,又趕上蘇軍大清洗,他才從師長一路升遷,於1939年成為候補中央委員,40年晉升中將,先後出任外貝加爾軍區及外高加索軍區司令,他平步青雲的原因是一向壓制他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大清洗中被槍決,他因禍得福地成為了重點培養物件。
蘇德戰爭爆發後,科涅夫率領第19集團軍參加了斯摩稜斯克會戰,初露鋒芒的將軍擊退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精銳一一第3坦克叢集的多次進攻,並協同友軍發起反擊,首次挫敗了希特勒企圖在東線戰場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此後他再次交上了死人運,在巴甫洛夫大將被槍決後,科涅夫晉上將銜,並接替鐵木辛哥元帥為西方面軍司令員,然而他很快在莫斯科會戰中迎來了其軍人生涯中的首次慘敗,並險些步了他兩位不幸前輩的後塵……。
在1941年9月底開始的莫斯科保衛戰中,科涅夫上將的西方面軍在維亞濟馬一一布良斯克一線佈防,由於蘇軍在兵力和裝備上處於劣勢,更由於最高統帥部在德軍進攻方向預判和縱深兵力部署方面的失誤,導致西方面軍,布良斯克及預備隊方面軍被攻勢凌厲的德軍合圍,被俘官兵超過67萬人,此役震動了莫斯科,政府機構及各囯外交使團向古比雪夫疏散,以伏羅希洛夫為首的中央軍事委員會調查團進駐西方面軍司令部……!
當時最高統帥部己內定將科涅夫送交軍事法庭,幸虧及時趕來的朱可夫直接聯絡斯大林,任命科涅夫擔任他的副手,共同指揮西方面軍,後又改任加里寧方面軍司令,對德軍節節抵抗,並於12月初首先發起反攻,協同友鄰部隊一舉將德軍擊退了150公里,保住了莫斯科,並迫使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再也無力進攻。
在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重新執掌西方面軍的科涅夫由於在勒熱夫戰役中雖然牽制了大批德軍,使其無法南下參戰,自身的傷亡卻十分慘重,於43年3月被調任西北方面軍司令,後又與斯大林發生爭執,改任二線草原方面軍司令,然而科涅夫卻再次因禍得福,很快迎來了其命運的轉折!
在庫爾斯克會戰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科涅夫奉命率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及近衛第5集團軍馳援前線,並於43年7月12日參加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德軍儘管擁有虎式,豹式等先進坦克,然而數量不足,在不顧一切密集猛攻的T一34坦克前敗下了陣來,後科涅夫又在大部分裝甲兵力被支援給了瓦圖京大將後,收復了戰略重鎮哈爾科夫,斯大林下令首都鳴禮炮慶祝,並晉升科涅夫為大將銜!
後科涅夫的草原方面軍又收復波爾塔瓦,並在切爾卡瑟戰役中果斷出擊,掩護了正遭受德軍猛攻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並再一次圍殲了德軍重兵集團,44年2月18日,首都的禮炮又一次為科涅夫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鳴響,將軍被晉元帥銜。
科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繼續勢如破竹,擊潰德南方集團軍群,並攻入羅馬尼亞,後又接替朱可夫,統一指揮烏克蘭第1,2方面軍,在桑多梅日戰役中一舉打垮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並挺進至波蘭維斯瓦河地區建立橋頭堡。
科涅夫元帥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協同朱可夫元帥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於1945年發起了柏林戰役,迫使納粹政權於當年5月垮臺,後科帥又率烏克蘭第1,2,4方面軍挺進捷克首都布拉格,全殲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90萬殘軍,為衛國戰爭的勝利完美地收了官,莫斯科的1千門禮炮最後一次為了科涅夫元帥而鳴響!
戰後科帥擔任了蘇聯陸軍總司令,並接替朱可夫出任國防部長至1950年,後又和大批戰時將帥一樣被貶至喀爾巴阡地區,直至斯大林死後出任華約總司令及駐東德蘇軍總司令,兩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及列寧,勝利等各型勳章共17枚,榮譽武器1件,另有多枚外國勳章。
值得一提的是,科帥與他的救命恩人朱帥在長期的共事中,關係有些微妙,但科帥從不在人背後搞小動作,在1946年斯大林曾想敲打在蘇軍中有著崇高威望的朱可夫,科帥第1個站出來為其辯護,其它將帥們紛紛跟進,從而使事態得到控制。
赫魯曉夫上臺後,大力發展火箭軍而裁減其他軍種,遭到科涅夫元帥的抵制,兩人的關係十分緊張,直到61年由於東德修建柏林牆,美蘇兩軍發生對峙,科帥奉命飛赴柏林協調處理,憑藉與駐歐美軍司令布萊德利將軍的私人關係,才將此事壓了下來。
然而赫魯曉夫卻於次年將科涅夫解職,從此元帥開始了學習、研究和撰寫回憶錄的生活,1967年科帥在70大壽的慶典上與朱可夫元帥見了最後一面,1973年辭世,被葬在克里姆林宮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