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國劇,一刷的時候笑到滿地找頭,二刷的時候笑著笑著就淚目了,三刷的時候迫切想關心知道如今的劇中演員怎麼樣了。
比如,這麼個磨磨唧唧摳摳搜搜的老頭治病救人也看透世事的故事,這部劇,叫《神醫喜來樂》。
還記得18年前看大結局的時候,“喜郎中”、“夫人”、“賽西施”、“德福”、“王御醫”各有結局,年少的我怎麼也琢磨不明白,魯正明不治也是死,為什麼把喜來樂一家搞得那麼慘?
如今18年過去了,劇中人的故事早已落幕,劇中演員的人生卻看迷了我的眼,有人患癌去世,有人悄無聲息,有人在時光中老去了神顏,有人被封殺沒有戲演。
人生諸般際遇,喜來樂妙手回春,卻留不住夫人,劇外的李保田演技蓋世,卻落得個少人問津。
人間事,就像一碗水,都裝在人世間這個碗裡。
當年看劇,總覺得喜來樂的故事還沒說完,回頭看我才明白,原來演員們的現實際遇,才是《神醫喜來樂》真正的結局。
《神醫喜來樂》,怎麼來的?
說喜來樂,李保田的故事,必須先說。
為什麼?因為沒有李保田,就沒有《神醫喜來樂》。編劇周振天自己說,寫神醫就是專門是為了李保田所寫。
儘管李保田和「帥」字丁點兒邊不沾,但用時下的術語:當年的李保田能抗收視,是妥妥的大一番男主,收視頂流。
而李保田的人生,本就是好戲一出。
李保田生在徐州,1960年,李保田十三歲,江蘇省戲曲學校到徐州招生,憑著對戲劇的喜歡,啥都不會的他,靠一聲“吼”順利進入戲班,離家出走去南京學戲。
這一離家,就是父子決裂。從此,他進了戲班,學柳子戲,扮丑角。作為戲班唯一一個城裡來的孩子,又遭了孤立。
日子過得苦。
趕上饑荒,一個月有七八天沒飯吃,餓得全身浮腫。
後來教戲的師父去世。他赤腳推車將師父帶到醫院,連二十塊的搶救押金都交不起。
但過過苦日子的人,就更懂得珍惜機會。1977年恢復高考,李保田得到訊息立馬跟劇團申請考試名額,領導本不想放他去,但看他打小學戲,心想反正他也考不上,讓他去碰釘子。
誰曉得這硬茬報名中央戲劇學院導演進修班,沒日沒夜煎熬複習。
考完幾近虛脫,而後大病一場,高燒不退。
結果,一考就中,從此少了個醜生,多了個戲骨。
還是那句,若未曾跟命運交手,未體驗過苦澀人生,做得了頂流,做不了一流演員。
後來從無名到有名,進入 90年代,李保田遇到一個人,從此境界大開。這個人,就是險些放他鴿子的張藝謀。
張藝謀當年拍《菊豆》,一眼認準他最適合駕馭楊天青這個人物,定完妝後卻覺得有些過於老氣,與年輕貌美的鞏俐實在不搭,另找了一位年輕帥氣的男演員,但一段時間過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又回過頭來找李保田當男一號。
李保田的楊天青,確實怎麼看,怎麼和鞏俐不搭,但正是因為不搭,他像是被暴曬的麥秸,生命力早就被抽空,卻被鞏俐的菊豆一點便著,才更有張力。
接著就是《有話好好說》,和姜文演對手戲,一開始被欺負得窩囊無比,最後一爆發,姜文都壓不住他。
到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他演黑幫大佬,鞏俐演他的情人,李雪健、傅彪、孫淳給他做配,他在片中游刃有餘地拿捏人命。
除了合作張藝謀,他和趙麗蓉搭檔的《過年》還提名東京電影節、斬獲大眾電影百花獎。
不過真正讓他紅遍大江南北,事業達到巔峰的,還是《宰相劉羅鍋》。
也是從這部劇開始,觀眾知道了還有這麼個戲瘋子。
四十集電視劇,他從頭到尾馱著背,背上塞了東西,演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清官劉羅鍋,與王剛飾演的貪官和珅鬥智鬥勇,明明演的當朝高官,卻演出了平民式悲喜。
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編劇周振天就看準了李保田,但《宰相劉羅鍋》播出是1994年,李保田與張國立、王剛合作,被稱為“鐵三角”,若是沿著這條路演下去,可能就沒有喜來樂。
可就在這時候,李保田與張國立王剛分道揚鑣。
有主持人詢問李保田與他們不再有合作的原因,李保田的答案是: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的。
也是因為李保田,《宰相劉羅鍋》沒了續集,製片人當年本想要趁熱打鐵,王剛和張國立欣然接受,但是李保田堅持,劉羅鍋的故事已經講完了,況且“重複飾演角色會讓觀眾審美疲勞,真正的藝術應該創新,而不是一直吃老本兒。塑造角色不易,毀掉角色很簡單。”
劉羅鍋沒了,戲拍不下去。
張國立腦子一轉,與王剛繼續合作,找來張鐵林代替了李保田的位置,組成了新的“鐵三角”,連續合作了四部《鐵齒銅牙紀曉嵐》,劇集風格與《宰相劉羅鍋》有異曲同工之妙,前兩部口碑收視雙爆,可後兩部就滿是套路,終究應了李保田的斷言。
而李保田再繼續挑戰新的角色,也便有了喜來樂。
雖然劇本寫好,劇集曾因資金問題放置了兩年,期間導演變換了幾次,但主演李保田一直沒變。
劇中的喜來樂,八字眉,褶子皮,一幅愁苦相。有觀眾不喜,說看了李保田的樣子就想換臺,但更多的觀眾,偏偏看上這張苦臉。
李保田,當然是全劇的定盤心,但《神醫喜來樂》對群像的刻畫,也是一大亮點。
全劇主打的是平民視角。要是其他角色不出彩,劇集也成不了經典。
比如劇中的母老虎夫人,演員梁麗。誰能想到,1989年,梁麗還曾在《封神榜》中飾演妲己。在那個模特走秀都被質疑有傷風氣的年代,梁麗為了藝術可以說是相當“獻身”。
到了98版《水滸傳》,梁麗差點出演潘金蓮,不過因身高不及王思懿,最後演了孫二孃。
梁麗外形優越,性格還豪爽,正適合出演胡氏,對待愛情,不許丈夫有一絲花花腸子,寧死也不讓賽西施進門;但在大義面前,又可以為丈夫付出自己的生命。
梁麗當年的表演當確實也是沒得挑。有母老虎河東獅吼的霸氣,也有最後時刻敢於質疑高官的倔強與硬氣,更自有民間女子的高貴。
有這樣的老婆,喜來樂還要做大豬蹄子,情敵必須十分有說服力,這個角色的演員,就是沈傲君。
沈傲君來自哈爾濱,身上自帶東北人大氣豪爽的性格特徵,偏又長著一張南方人溫婉知性的臉。眉眼的一顆痣又給她增添了幾分獨特。
在上戲她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學且能吃苦,老師都看好她能闖出一番天地。
一畢業她就接到了和郭富城的可樂廣告,美出了圈。當年她本名沈燕,恰逢 “小燕子”趙薇名滿全國,為了區別,公司就給了她一份名單,各種各樣的名字供她選,她一眼看中‘傲君’兩個字,改藝名為”沈傲君“。
2001年,她搭檔林志穎出演《天地傳說之寶蓮燈》,開始嶄露頭角。
令她開始走紅的,則是與聶遠、唐國強合作的《大唐情史》,據說她和聶遠有一段長達十年的感情,出演高陽公主之前兩人就在一起,但就像劇中兩人不得善終,劇集外聶遠有新女友這件事,沈傲君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之後她就離開上海去北京發展。這一去,就剛好撞上了賽西施。
沈傲君演古典美女,就是一本教科書。她的出場、嬌羞、微笑、落淚都恰如其分,百看不厭。
有人評論說賽西施 “一雙高挑桃花眼,嗔也好看喜也好看”。這也成為沈傲君最經典的角色。
核心演員都有了,但劇要好看,故事是關鍵。
喜來樂不是歷史真實人物,沒有原型。但編劇說,該人物創作構思源自於那個時代諸多現實的人、事、物,雖然是 “輕喜劇”,但劇集卻無處沒有編劇的思考與體悟,處處都在揭示時代與人性,才有了這出小人物反抗大人物的好戲。
在寫喜來樂的同時,編劇還寫了與他較勁較了一輩子的宮中太醫王天和這個人物。
喜來樂經常贈醫施藥,是懸壺濟世的典範。可作為太醫院“榜一”的王天和,卻和小縣城的奸商孟慶合合謀弄虛作假、貪汙賑災款。對於喜來樂,這位大人物更是構陷了一輩子。
這個角色,主創找來了杜雨露,之前老爺子從未飾演過這種小人。
他曾在《雍正王朝》中飾演有謀略、又忠心,最後大義滅親的“張廷玉”;
還是《大宅門》中 “一身傲骨”的白老爺……
可到了喜來樂中,他本來也是講究醫道的高階知識分子,卻妒火中燒,終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千方百計扼殺人才,也內心備受煎熬惡魔般的角色。
《喜來樂》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一部有著喜劇風格的歷史正劇,什麼意思?表面看,喜來樂嬉笑怒罵,一直被夾在兩個女人之間受夾板氣,是充滿喜劇色彩的人物;但他又生在晚清戊戌變法失敗那樣一個黑暗年代,自帶一股小民的英雄氣。
作為醫師,他看不慣奸商孟慶合,讓他洩火、拉肚子。
在李鴻章的家中以“芝麻和燒餅”為例諷刺了割地賠款,差點被中堂大人滅了。
他一生膽小怕事、有些“窩囊”,但看到好友魯正明刺殺袁世凱失敗、被捕入獄後,竟答應了魯正明的要求“藥死”了他,結果惹禍上身。
於是有了喜來樂的夫人為喜來樂頂罪,當著他的面服毒自盡,李保田那場被稱為哭戲教科書的一場戲。
劇中喜來樂淚湧上來,可嗓子卻失了聲。
自小體會人間百態的李保田知道,人最痛時是喊不出也哭不出聲的。
有了好故事,好人物,加上李保田和一票演員的表演,喜來樂就變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能讓人跟著他笑,也能讓人陪著他哭。
兩個字,過癮。
李保田說:我只有以我劇中人的悲喜哭笑作答。只要我活著,我就不能停止。歲月是刻刀,在我們臉上刻下皺紋。命運是刻刀,在我們心中烙下創傷。
這樣的演員,這樣的喜來樂,故事是喜是悲,或是悲喜交集,就交由觀眾自己去感受。
國產神劇那些道理,我終於在李保田沈傲君們的百般際遇裡看懂了
但《神醫喜來樂》的現實版續集,卻遠遠超出了觀眾想象,透過演員們的命運,觀眾也看到了普通人的喜和悲。
還是先說被封殺的李保田。
2005,李保田受邀拍攝了電視連續劇《欽差大臣》,在拍攝前籤的合同裡寫著“本劇共30集,若超過30集,則因雙方共同協商確定,超過30集的部分按每集30萬元支付酬金。”前期拍攝也是按照30集拍攝的,後期剪輯時,製片方卻把30集的電視劇硬拉成33集。後來李保田一紙訴狀告到法院,留下金句:觀眾不吃注水肉。
最後官司勝訴,李保田獲賠190多萬,卻遭到了業內13家公司的聯合封殺。
封殺之時,李保田已近六十歲,幾年之後再復出,已是流量劇崛起的時代,也已經沒有多少觀眾記得李保田了。
何況在此之前,李保田難搞的名聲已經傳遍業界,演《警察李酒瓶》,認為本子不夠好,跟編劇一集一集改劇本,問題是他不僅改自己的部分,也改整個故事。對於業界來說,這是壞了行規。
拍攝《南北大狀》,覺得20人演全城百姓太少,要求增加群演。為了等人齊,自己在烈日暴曬下等上四五個小時。
對於片方來說,這種人當然討人厭。
但業界罵他「戲霸」,他坦然受之。
傳出名言,“戲霸挺好,是質量的保證“。但這句話其實有下半句,“如果說我是‘戲惡霸’的話,那我會罵他……”
他還是少有地和王志文一樣,沒接過一個商業廣告,沒上過一檔綜藝的明星。不出席與演戲無關的活動,酒局飯局也從來不去。
憑《神醫喜來樂》,李保田在第四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上,連奪最佳表演藝術男演員獎、最具人氣男演員獎、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獎,金庸給他頒獎,但他只領走了兩個獎盃。“作為他個人對下一屆可能不太知名,有藝德、有能力、有人緣的優秀年輕演員的獎勵。”
但最後,李保田積攢了一輩子的戲德還是因為“捧兒子”、“拍續集”而違背了自己所說的“重複飾演角色會讓觀眾審美疲勞”的初衷。
他在10年後參演《神醫喜來樂傳奇》,還在劇中安排了“德貴”這麼一個有些累贅的角色給兒子。最終劇集豆瓣6.0。
《神醫喜來樂》怎麼說的?“俗話說馬有失蹄,人有失手,誰都難免有左腳穿右鞋的時候。”
而在劇中到死都瀟灑厲害的“夫人“梁麗,從此就被框定在媽媽、阿姨的戲路里,在周迅版《射鵰英雄傳》和劉亦菲版《神鵰俠侶》中,她兩次扮演瑛姑,都市劇裡,她不是演事多惹人煩的繼母,就是演強勢迷信,又虛榮心爆棚的母親,演著演著,就沒了訊息。
還有當年美到爆的沈傲君,《金婚》中在男女主的感情中插了一槓子,在《潛伏》中飾演了餘則成的初戀“左藍”,沒幾集就下線。
2009年5月她結婚,之後生下了兒子愛新覺羅·瑞豐華,因為兒子的名字,沈傲君丈夫的身份也被網友深扒。由於眾說紛紜,她出來澄清老公的真實身份是“滿族人、乾隆皇子永瑆的後代”。
婚後她就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從此淡出娛樂圈,等到近年來她再復出,也終於難逃中年發福的魔咒,整個人氣質大變,全憑眉間一點痣觀眾才認出來,當年怒贊她絕美的網友,如今都在嘲她發福老去,賽西施,不再是賽西施了。
但誰能一輩子賽西施呢?
在劇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德福結局最美滿:娶了瑞芯和玉兒,還學到了師傅的醫術,可謂完美贏家。
戲外的演員吳軍成為了國家一級演員。趙亮不在的時候,還演過《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三德子”。
演《張思德》又一舉囊獲了百花獎影帝和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但這位好演員,在逐漸單一化的影視劇市場,卻逐漸落寞了。
最令人唏噓的還是“王太醫“杜雨露。劇中的王太醫最後病入膏肓,喜來樂不計前嫌開方救他,他卻寧死不用藥,最終一命嗚呼。
劇中的杜雨露演技出神入化,幾個表情就傳遞出角色對喜來樂有欣賞,有嫉妒,有瞧不起,也有自愧不如,既痛恨,又無奈的複雜情緒。但老爺子2012年後就鮮有作品了,偶爾出來也是瘦骨嶙峋的模樣。
2020年,杜雨露老師終因肺癌去世。在劇中他尚有喜來樂這一神醫救命,現實生活中,卻並無神醫可以妙手回春。
當老戲骨逝去,人們才想起他生前那句話:“宇宙那麼大,我們還會遇見……”
《神醫喜來樂》最好看的原因在於群戲,鮮活動人,有一種人間百態的反差感,這是出圈的原因。
但回頭看,又多少有點心酸。因為戲裡戲外,皆是人生。
戲裡是通俗喜劇,戲外的每一集又都像荒誕喜劇。
但喜劇的核心是悲劇,也不是悲劇,就是不容易,生活的一粒塵,落在有的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誰能想到戲裡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人”,後來都迎來那麼多命運上的轉折。
為什麼18年了,那麼多神劇被翻拍,卻沒人翻拍《神醫喜來樂》?
為什麼是《神醫喜來樂》?
某種意義上,“喜來樂“和李保田都是國產影視劇一記註腳。
他們共同映照出國產影視劇的生猛時代,也映照了它的後來。
《喜來樂》的成功在於,外表是喜劇色彩,其內在卻張揚了一種悲劇感,讓人從中悟出許多做人的道理劇,每個段子都有與時俱進的理解,不乏針砭時弊、諷刺人性,又帶著對人情世故的理解,透過喜來樂的跌宕人生,將晚清的動盪和戊戌變法的歷史、清末社會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盡數融入。
論深度,那真是吊打同行。
比如大結局喜來樂給仇人王太醫治病,已是老態龍鍾的喜來樂聲淚俱下地說:“王太醫害得我妻子死了,你就別說是我來給他瞧病”。
劇中對於角色的理解,更是耐人尋味,就說盧忠這個角色,一直到大結局,大家都把他當做王太醫的跟班兒、看門狗,但偏偏是他在最後求喜來樂給王太醫治病,說出那句:
“士為知己者死,為報王大人知遇之恩。”
最終王天和知道是喜來樂開的藥,又怒將藥罐打翻在地,羞愧憤怒地死去。
觀眾愛看喜來樂,最重要的原因,是劇中有煙火氣、有人情味。
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免不了被喜來樂這樣的小人物捉弄,那些社會底層百姓在皇權、強勢重壓下,卻能憑著幾分狡黠,於苦難中尋歡樂。
無論是哪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從中看到內涵和情懷,每看一遍可能都會有更多的理解,那個虛構的故事,竟是如此動人。
劇中沒有一個流量明星,但每位演員都有著自然生動的演技,女演員的美麗都很真實,因為當時良好製作風氣,整個集體將一個個故事演繹得引人入勝。懷念這部神劇,也是在懷念那個貨真價實不摻水的國劇年代。
如今,國產劇的受眾越發趨向年輕化。
一部部《上錯花轎嫁對郎》這樣的經典老劇被翻拍,劇情已經天翻地覆認不出,收視卻不俗,據說《士兵突擊》也在翻拍名單中。
為什麼《喜來樂》沒人翻拍呢?大概是因為,這部以一個糟老頭子為主角的經典劇,即使對於熱愛翻拍的平臺和劇方來說,也太難拍了,再說,上哪兒再去找一個不好看還有觀眾緣的“喜來樂”呢?那麼美的賽西施呢?
上屆金鷹節,李保田獲得終身成就獎。全場集體起立鼓掌。
李保田淡然走到臺前說:沒有為大家服務的時候,我就躲在家裡頭一門心思地畫畫,等有了機會,我繼續地像以往一樣地充滿激情地為大眾服務。
今年五一檔,他出演了電影《尋漢計》。戲份不多,電影票房慘敗,口碑也褒貶不一,
李保田又演出了一位白髮蒼蒼的可愛姥爺,只是觀眾已經認不出,這就是那個睿智的神醫喜來樂。
李保田還是當年那副性子,認為當下全民演戲的現象,讓演員職業沒了門檻,痛心表示演員這一職業已變成賺錢工具,“藝術的核心是真,只要真裡邊摻了不純的成分,真就不存在了。”
後浪洶湧的時候,老爺子本可以瀟灑地一走了之,可他還堅持著過去的專業正規化和藝術堅持,這樣的過時,也算是一種浪漫的過時吧。
他自知已經不在風口浪尖,但卻堅持,“時代是自然淘汰,該淘汰什麼淘汰什麼,但是淘汰不了的深刻的東西,受眾再少,也是一個時代的核、時代的魂”。
可世事總有現實,當年看喜來樂的結局,看到田魁和孟慶合春風得意,觀眾心裡不舒服,覺得是敗筆。
如今看來,卻另有一番滋味,原來這就是編劇埋下的現實:哪怕是故事裡,也從來不是隻有爽劇大結局,參差百態才是人間。
最後回到李保田的故事。
當年李保田去戲班練功,趕上饑荒,他吃不飽,練功卻不能停,終於支撐不住被送進了醫院。醒來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恰巧也在醫院治病的幾年未見的父親,兩人默默注視著對方,所有怨氣都在那一瞬間和解了。
李保田對著病床上的父親說:
爸爸,你不要瞧不起我,等我將來成了大演員,我要爸爸來接成了大演員的小李保田回家。
可惜他的父親沒有等到那一天便離開了人世。
這些年的李保田,永遠帶著那股子傲氣,那股傲氣曾經成就了他,又讓他跌落低谷,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會磨掉自己的稜角。
但有些事,終要敗給與光陰的較量。
喜來樂18年後,“喜來樂”從頭部大男主,變成沒戲演的老戲骨;賽西施從絕美女演員,變成發胖的女明星;當年戲中的盛世美顏,都難免敗給光陰歲月。18年間,當年的光輝,已經隱入歲月;曾經的是是非非,都化作笑談。
箇中滋味,有奼紫嫣紅,也有一聲嘆息。
不知再過18年後,眾人是否還能想起在當年“一笑樓”中的人間風雨。
紅塵翻滾,人世變幻,十八載風雨坎坷,到頭來如大夢一場。還記得劇集大結局,“一笑樓”和“食為天”重新開張,生意紅紅火火,歷經磨難後,喜來樂和賽西施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微笑。
只是如今的“一笑樓”和“食為天”,再也不見當年人的身影。
還是劇集的主題曲《人間情多》唱得好:一時歡笑一時寂寞 ,一生相伴最難得。